(共26张PPT)
【备考2021】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
(8)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年
辽宁省盘锦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选文,完成8-11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景公问晏子曰:“莅①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②以敕民,则其道也。”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③知乎?”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④乎是,故不知也。”
公曰:“请问求贤。”
对曰:“观之以其游⑤,说⑥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⑦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⑧,不掩欲以荣⑨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释】①莅(lì):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②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③吾庸:怎么,哪里。④务:致力,专力从事。⑤游:交游、交结的朋友。⑥说:评说,评论。⑦靡曼:指言辞华丽。⑧声:名声,声誉。⑨荣:通“营”。迷惑。
【分析】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
齐景公问晏子说:统治国家治理民众,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怎样行事?
?????
晏子回答说:任用贤人治理国家,任用有才能之人治理百姓,就是他的办法。任用贤能之人,以能者为官,那么百姓就会亲附国君。
?????
景公说:即使有贤能之人,我怎么能发现呢?
?????
晏子回答说:有贤能而隐居,怎么能算做贤人呢?您也没有努力做这个,所以没有发现。
?????
景公说:请教求贤的方法。
?????
回答说:观察同他交游的是什么人,品评他的行为,君王不要以美妙动人的夸饰之词判定他的品行,也不要以毁谤非议判定他的品性。像这样,就不会故意做出某种举动来扬名,也不会掩盖自己的目的来迷惑君王了。所以,通达时看他都做些什么事,困顿时看他不做什么事,富有时看他向外分放什么,贫穷时看他不要什么。最贤能的人,不轻易进身为官而容易引退;次一等的人,能轻易为官也轻易引退;再次的人,能轻易为官而不容易引退,用这几种方法选用贤人,大概能行。
(4)①人才???
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
举贤以临国,官能敕以民
②景公:有求贤的主观愿望,虚心求教,食马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
【点评】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2.
202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共计16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
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
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试卷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工之侨①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②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
(选自《古文百篇译释续编》)
[注]①工之侨,古代的音乐家。②窾:通“款”,即款识,器物上刻写的文字。
【分析】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4.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5.
2020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15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6.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重修杜工部草堂记
[明]杨廷和
成都草堂,唐杜工部旧居之地也。堂屡废矣,辄新之者,重其人也。今日之举,则巡抚都御史钟公蕃倡其议。既成,成都府同知吴君廷举以书与图来属予记之。
盖翘然而起,临于官道者为门。门之后为祠,祠后为书院。引水为流,桥其上,以通往来。于其前门焉,榜曰“浣花深处”。进于是,则草堂也。堂之左右,亦各为屋,缭以周垣。其东为池,引桥下之水注其中,菱莲交加,鱼鸟上下相乐也。名花时果,杂植垣内。其外则树以桤、柳,象子美之旧也。经始于弘治庚申之春,落成于其年之秋,财不费而功侈,民不劳而事集。
夫世称子美者,概以为诗人。愚以为诗道极于子美,而子美重于人者,不独诗也。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蜀自先秦以来,数千年间,通祭祀者才数人。若秦之李冰,汉之文翁、孔明,皆以功德流远。而子美徒以羁旅困穷之人,轩然与之并,是诚不独以其诗也。盖子美之为人,孝友忠信,大节俱备,读其诗,考其素履,一一可见。志其墓者,不过称之为文先生耳。於乎!此何足以知子美哉?不知于当时,而知于后世,一世之短,百世之长,子美之名若草堂,虽与天壤俱存可也。今日诸公之举,尊贤厉俗,其于风教岂曰小补之哉!
(选自《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四十三,有删节)
7.
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共17分)
陶公①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④,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⑤,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世说新语·褒赏篇》
①陶公:即陶侃,字士衡,晋泸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入仕后勤于职事,颇有政绩,声望颇高。②孝廉:选举官吏的科目,要求是孝顺清廉,候选中的人也称为孝廉。③室如悬磬:比喻室无所有,甚为贫乏。④髲(bì):假发。⑤锉(cuò):碾碎,荐:草垫子。
8.
2020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
注:①范文正公:范仲淹。
【分析】参考译文:
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
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目,经常总计收入和支出。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绢。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
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女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子女罢了。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9.
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0.
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
(二)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③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①苟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人,生卒不详。②胡: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③败:毁弃。
【分析】【参考译文】
?????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8)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选文,完成8-11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景公问晏子曰:“莅①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②以敕民,则其道也。”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③知乎?”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④乎是,故不知也。”
公曰:“请问求贤。”
对曰:“观之以其游⑤,说⑥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⑦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⑧,不掩欲以荣⑨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释】①莅(lì):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②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③吾庸:怎么,哪里。④务:致力,专力从事。⑤游:交游、交结的朋友。⑥说:评说,评论。⑦靡曼:指言辞华丽。⑧声:名声,声誉。⑨荣:通“营”。迷惑。
8.下面句子中加粗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食不饱,力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策之不以其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善为国家者何如
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佳肴》)
D.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9.请用现代汉通翻译下面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故
通
则
视
其
所
举
穷
则
视
其
所
不
为
富
则
视
其
所
分
贫
则
视
其
所
不
取
1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①【甲】文中“千里马”喻指________________,“伯乐”喻指______________;【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②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
202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共计16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
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解释下面黑体字词的意义(4分)
(1)阅:___________啮: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3.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3分)????
13、?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1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
3.
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试卷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B.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C.伛偻提携
伛偻:指老人
D.泉香而酒洌
洌: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本文先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接着由写景到写人,最后再到写“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B.本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第③段的用意不在写宴会之盛。而在展现人民的安居乐业。
C.文章结尾处写了“乐”的几种情境。依次是禽鸟之乐、太守之乐、游人之乐,并且层层递进,点明主旨。
D.文章语言简洁流畅,委婉有致。开篇“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令人叹服。
11.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工之侨①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②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
(选自《古文百篇译释续编》)
[注]①工之侨,古代的音乐家。②窾:通“款”,即款识,器物上刻写的文字。
(1)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B.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C.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D.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2)琴的美感在于声音,而不在于古今。工之侨借献琴批判了现实中______的现象。(答案8个字以内)
4.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
(3)盖竹柏影也
盖:(
)
(4)皆可以饱
饱:(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17.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8.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
(3分)
5.
2020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15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乙】
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轻舠⑥飞出,牙人⑦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⑧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天镜园》)
注: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②[樾]树荫。③[兰荡]湖名。④[明瑟]明净新鲜。⑤[破塘]绍兴地名。⑥[轻舠]小船。⑦[牙人]商人。⑧[枻]船桨。
21.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日更矣
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
望其旗靡
D.牵引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
21.B
22.下列各句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园丁/划小舟拾之
22.A
23.人们评价张岱的散文“笔墨情却浓”。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一项是(
)(4分)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理解:此句用白描手法描绘出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人顿生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无限感慨。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的痴人。
理解:此句借舟子之口直接点明“痴”字,坦露文人雅士独与天地往来的率性认真与傲岸情操。
C.高槐深竹,樾暗千层。
翻译:高高的槐树,幽深的竹林,林荫层层叠叠。
理解:此句中的“高”“深”“暗”生动细致地描摹了天镜园的美景,让人如临其境,心向往之。
D.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翻译:妙不可言,只有惭愧。
理解:昔日的美景美味与今日的国破家亡形成了对比,令作者不禁对过去的奢靡享受深感惭愧。
23.A
24.【甲】【乙】两文皆出自《陶庵梦忆》,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趣。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看法。(5分)
【链接材料】
《陶庵梦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该书成书于明朝灭亡之后,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一幕幕过往,让读者看到那个曾经生活闲适、性情潇洒、爱好广泛的风流天才,感受到他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追求。
24.答案示例:虽然遭逢改朝换代之乱,心怀国破家亡之悲,但作者仍然留存着天镜园一草一木的美好记忆,仍然有深夜独自看雪的闲情逸致,由此可见他高雅的生活情趣。(5
分。结合材料得出结论2分,结合两文内容分析3分。)
6.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重修杜工部草堂记
[明]杨廷和
成都草堂,唐杜工部旧居之地也。堂屡废矣,辄新之者,重其人也。今日之举,则巡抚都御史钟公蕃倡其议。既成,成都府同知吴君廷举以书与图来属予记之。
盖翘然而起,临于官道者为门。门之后为祠,祠后为书院。引水为流,桥其上,以通往来。于其前门焉,榜曰“浣花深处”。进于是,则草堂也。堂之左右,亦各为屋,缭以周垣。其东为池,引桥下之水注其中,菱莲交加,鱼鸟上下相乐也。名花时果,杂植垣内。其外则树以桤、柳,象子美之旧也。经始于弘治庚申之春,落成于其年之秋,财不费而功侈,民不劳而事集。
夫世称子美者,概以为诗人。愚以为诗道极于子美,而子美重于人者,不独诗也。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蜀自先秦以来,数千年间,通祭祀者才数人。若秦之李冰,汉之文翁、孔明,皆以功德流远。而子美徒以羁旅困穷之人,轩然与之并,是诚不独以其诗也。盖子美之为人,孝友忠信,大节俱备,读其诗,考其素履,一一可见。志其墓者,不过称之为文先生耳。於乎!此何足以知子美哉?不知于当时,而知于后世,一世之短,百世之长,子美之名若草堂,虽与天壤俱存可也。今日诸公之举,尊贤厉俗,其于风教岂曰小补之哉!
(选自《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四十三,有删节)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
-项是(
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分)
A.以书与图来属予记之
属:通“嘱”,嘱托
B.临于官道者为门
临:靠近
C.夫世称子美者
称:称赞
D.轩然与之并
并:合并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1)其外则树以桤、柳,象子美之旧也。(3
分)
译文:
(2)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3
分)
译文:
5.草堂屡废屡修,是因后世“重其人”,作者认为杜甫有哪些值得推重之处?并就其中作者强调的一点,举出一例初中所学的杜甫诗句加以说明。(4分)
7.
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共17分)
陶公①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④,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⑤,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世说新语·褒赏篇》
①陶公:即陶侃,字士衡,晋泸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入仕后勤于职事,颇有政绩,声望颇高。②孝廉:选举官吏的科目,要求是孝顺清廉,候选中的人也称为孝廉。③室如悬磬:比喻室无所有,甚为贫乏。④髲(bì):假发。⑤锉(cuò):碾碎,荐:草垫子。
17.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B.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C.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D.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陶公少有大志
少时,一狼径去
B.
汝但出外留客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与母湛氏同居
居十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
吾自为计
自三峡七百里中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侃母亲让儿子只管留客,其它事情自己会安排好。她卖发购米,砍柱为柴。为范逵一行准备了精美的食物。
B.
陶侃虽然家底贫穷,但从政后能做出成绩。为人称颂,这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和他母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C.
范逵既佩服陶侃的才能和口才,又有感于母子的厚意与热情。离别时与陶侃相谈甚欢。竟然忘记了路的远近。
D.
离别时,陶侃送了又送,直到范逵说要为他传颂美名时,陶侃才返回,可见陶侃对范逵是有所求的。
20.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2)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8.
2020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
注:①范文正公:范仲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以养济群族之人
济:救济
B.葬者如再嫁之数
数:计算
C.尝有志于是矣
志:志向
D.惟以施贫活族之义
活:使……存活
4.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2)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5.范文正公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4分)
9.
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24.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2分)
一
闭
一
开
水
深
广
不
得
渡。
24.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2分)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1)黄发垂髫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尝采药至衡山
(4)深入忘反
25.(1)小孩(1分)(2)妻子和儿女(1分)(3)曾经(1分)(4)通“返”,返回(1分)(共4分)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2分)
A.乃不知有汉
乃相谓曰
B.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其真无马邪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6.B(2分)
2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27.(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2)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他们两个人)对此感到很奇怪。(2分)(共4分)
28.【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
一词相仿。(1分)
28.豁然开朗(1分)
29.【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2分)
29.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10.
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
(二)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③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①苟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人,生卒不详。②胡: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③败:毁弃。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值胡贼攻郡
值________
(2)友人语巨伯曰
语________
(3)不忍委之
委________
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11.
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8)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选文,完成8-11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景公问晏子曰:“莅①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②以敕民,则其道也。”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③知乎?”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④乎是,故不知也。”
公曰:“请问求贤。”
对曰:“观之以其游⑤,说⑥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⑦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⑧,不掩欲以荣⑨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释】①莅(lì):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②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③吾庸:怎么,哪里。④务:致力,专力从事。⑤游:交游、交结的朋友。⑥说:评说,评论。⑦靡曼:指言辞华丽。⑧声:名声,声誉。⑨荣:通“营”。迷惑。
【分析】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
齐景公问晏子说:统治国家治理民众,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怎样行事?
?????
晏子回答说:任用贤人治理国家,任用有才能之人治理百姓,就是他的办法。任用贤能之人,以能者为官,那么百姓就会亲附国君。
?????
景公说:即使有贤能之人,我怎么能发现呢?
?????
晏子回答说:有贤能而隐居,怎么能算做贤人呢?您也没有努力做这个,所以没有发现。
?????
景公说:请教求贤的方法。
?????
回答说:观察同他交游的是什么人,品评他的行为,君王不要以美妙动人的夸饰之词判定他的品行,也不要以毁谤非议判定他的品性。像这样,就不会故意做出某种举动来扬名,也不会掩盖自己的目的来迷惑君王了。所以,通达时看他都做些什么事,困顿时看他不做什么事,富有时看他向外分放什么,贫穷时看他不要什么。最贤能的人,不轻易进身为官而容易引退;次一等的人,能轻易为官也轻易引退;再次的人,能轻易为官而不容易引退,用这几种方法选用贤人,大概能行。
8.下面句子中加粗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食不饱,力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策之不以其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善为国家者何如
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佳肴》)
D.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结合自己对词语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A.足:充足/值得;
B.之:代词,代指千里马/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善:擅长/好处;
D.进:都是“做官”的意思。
故选:D
9.请用现代汉通翻译下面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字词:且,况且。等,等同。安,怎么。句意: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重点字词:以,凭。取,选拔。其,句首语气词,表推测,可译为大概。句意:凭着这儿种情况来选拔人才,大概就可以了吧!
(2)①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凭着这儿种情况来选拔人才,大概就可以了吧!
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故
通
则
视
其
所
举
穷
则
视
其
所
不
为
富
则
视
其
所
分
贫
则
视
其
所
不
取
(3)本题考查句子节奏的划分,注意首先理解句意,按照意义和停顿习惯划分。
句意:所以,通达时看他都做些什么事,困顿时看他不做什么事,富有时看他向外分放什么,贫穷时看他不要什么。根据句意,句子断为: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3)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1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①【甲】文中“千里马”喻指________________,“伯乐”喻指______________;【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②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4)①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手法的把握。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举贤以临国,官能敕以民。
②本题考查理解课文主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统治者对待人才的态度,概括即可。结合【甲】文内容,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和“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中可以看出“食马者”对待人才是:不识人才,还摧残人才,大加抱怨。结合【乙】内容,从景公向晏子讨教求贤的方法,可以看出景公有求贤的主观愿望,能虚心求教。
(4)①人才???
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
举贤以临国,官能敕以民
②景公:有求贤的主观愿望,虚心求教,食马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
【点评】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2.
202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共计16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
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解释下面黑体字词的意义(4分)
(1)阅:___________啮: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经过,过了;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2)指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事物的道理,规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13.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3分)????
13、?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1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
14、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
3.
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试卷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B.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C.伛偻提携
伛偻:指老人
D.泉香而酒洌
洌:冷
【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ABC.正确;
D.有误,句意为:泉水香甜,酒水清澈。洌,清澈。
故选:D。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整句翻译时可意译为高踞。句意为: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②句中重点词有:芳,香花;发,开了;佳,好;秀,茂盛,繁茂。句意为: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2)①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②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3)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本文先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接着由写景到写人,最后再到写“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B.本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第③段的用意不在写宴会之盛。而在展现人民的安居乐业。
C.文章结尾处写了“乐”的几种情境。依次是禽鸟之乐、太守之乐、游人之乐,并且层层递进,点明主旨。
D.文章语言简洁流畅,委婉有致。开篇“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令人叹服。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
ACD.正确;
B.有误,第③段的用意不在写宴会之盛。而在展现与民同乐,不是在表现人民的安居乐业。
故选:B。
11.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工之侨①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②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
(选自《古文百篇译释续编》)
[注]①工之侨,古代的音乐家。②窾:通“款”,即款识,器物上刻写的文字。
【分析】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1)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B.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C.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D.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注意限断两处。句意为: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故断句为: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所以。ABC.有误;
D.正确。
故选:D。
(2)琴的美感在于声音,而不在于古今。工之侨借献琴批判了现实中______的现象。(答案8个字以内)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及寓言故事所含寓意的概括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按要求作答。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
(2)重外表轻内在品质。
4.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
(3)盖竹柏影也
盖:(
)
(4)皆可以饱
饱:(
)
15.(2分)(1)念:考虑,想到
(2)相与:共同,一起
(3)盖:大概是
(4)饱:吃饱(使……饱,让……饱)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三个课内,一个课外。课内的平时练习比较多,容易填写。课外的要结合该词所在语境,“果蔬草木,皆可以饱”可知应为“吃饱”。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16.(4分)(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
(1)如果有可以观赏(观看)的地方,都可以获得快乐。(2分)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句子翻译按照“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将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大意流畅。采用“留、删、调、补、替”等方法,准确翻译。(1)要留意“但”“者耳”的翻译。(1)要注意“苟”“皆”的翻译。
17.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3分)
示例一:景物特点鲜明(1分),“积水空明”等句传神地写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1分),
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
示例二: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用竹柏的影子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明亮(1分),
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
示例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院中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月色的澄澈明净(1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
示例四:“交横”(“空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皎洁明澈(2分),表达作者对月
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描写、词语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如”可以看出使用了比喻,写水其实是写月光,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然后分析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18.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
(3分)
18.(3分)①在苏轼的眼中,月色(竹柏影)是可观(美好)的(1分)(如学生引用“月色
入户”或“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给1分)。②苏轼受到贬
谪,(在承天寺中)与友人一起漫步闲庭(欣赏月下美景)(1分),愁绪得到排遣(感受到快乐)(1分)(学生如引用“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等句,不作解说,给1分)。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干要求概括甲文印证“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的内容,要注意把握住“可观”和“乐”两点,从甲文中寻找答案。可观为“月色”,“乐”为通过观赏月色,获得快乐。
5.
2020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15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乙】
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轻舠⑥飞出,牙人⑦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⑧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天镜园》)
注: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②[樾]树荫。③[兰荡]湖名。④[明瑟]明净新鲜。⑤[破塘]绍兴地名。⑥[轻舠]小船。⑦[牙人]商人。⑧[枻]船桨。
21.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日更矣
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
望其旗靡
D.牵引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
21.B
22.下列各句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园丁/划小舟拾之
22.A
23.人们评价张岱的散文“笔墨情却浓”。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一项是(
)(4分)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理解:此句用白描手法描绘出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人顿生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无限感慨。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的痴人。
理解:此句借舟子之口直接点明“痴”字,坦露文人雅士独与天地往来的率性认真与傲岸情操。
C.高槐深竹,樾暗千层。
翻译:高高的槐树,幽深的竹林,林荫层层叠叠。
理解:此句中的“高”“深”“暗”生动细致地描摹了天镜园的美景,让人如临其境,心向往之。
D.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翻译:妙不可言,只有惭愧。
理解:昔日的美景美味与今日的国破家亡形成了对比,令作者不禁对过去的奢靡享受深感惭愧。
23.A
24.【甲】【乙】两文皆出自《陶庵梦忆》,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趣。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看法。(5分)
【链接材料】
《陶庵梦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该书成书于明朝灭亡之后,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一幕幕过往,让读者看到那个曾经生活闲适、性情潇洒、爱好广泛的风流天才,感受到他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追求。
24.答案示例:虽然遭逢改朝换代之乱,心怀国破家亡之悲,但作者仍然留存着天镜园一草一木的美好记忆,仍然有深夜独自看雪的闲情逸致,由此可见他高雅的生活情趣。(5
分。结合材料得出结论2分,结合两文内容分析3分。)
6.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重修杜工部草堂记
[明]杨廷和
成都草堂,唐杜工部旧居之地也。堂屡废矣,辄新之者,重其人也。今日之举,则巡抚都御史钟公蕃倡其议。既成,成都府同知吴君廷举以书与图来属予记之。
盖翘然而起,临于官道者为门。门之后为祠,祠后为书院。引水为流,桥其上,以通往来。于其前门焉,榜曰“浣花深处”。进于是,则草堂也。堂之左右,亦各为屋,缭以周垣。其东为池,引桥下之水注其中,菱莲交加,鱼鸟上下相乐也。名花时果,杂植垣内。其外则树以桤、柳,象子美之旧也。经始于弘治庚申之春,落成于其年之秋,财不费而功侈,民不劳而事集。
夫世称子美者,概以为诗人。愚以为诗道极于子美,而子美重于人者,不独诗也。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蜀自先秦以来,数千年间,通祭祀者才数人。若秦之李冰,汉之文翁、孔明,皆以功德流远。而子美徒以羁旅困穷之人,轩然与之并,是诚不独以其诗也。盖子美之为人,孝友忠信,大节俱备,读其诗,考其素履,一一可见。志其墓者,不过称之为文先生耳。於乎!此何足以知子美哉?不知于当时,而知于后世,一世之短,百世之长,子美之名若草堂,虽与天壤俱存可也。今日诸公之举,尊贤厉俗,其于风教岂曰小补之哉!
(选自《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四十三,有删节)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
-项是(
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分)
A.以书与图来属予记之
属:通“嘱”,嘱托
B.临于官道者为门
临:靠近
C.夫世称子美者
称:称赞
D.轩然与之并
并:合并
3.
D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1)其外则树以桤、柳,象子美之旧也。(3
分)
译文:
(2)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3
分)
译文:
4.(1)(重修者)(在)墙外将桤树、柳树种上,仿照杜甫(居住时)的旧貌。
(2)唐代善作文章的文人有千百人,但在后世被祭祀的,仅能用手指数出。
5.草堂屡废屡修,是因后世“重其人”,作者认为杜甫有哪些值得推重之处?并就其中作者强调的一点,举出一例初中所学的杜甫诗句加以说明。(4分)
5.诗歌的卓越成就,孝友忠信的品节。
示例略。
7.
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共17分)
陶公①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④,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⑤,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世说新语·褒赏篇》
①陶公:即陶侃,字士衡,晋泸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入仕后勤于职事,颇有政绩,声望颇高。②孝廉:选举官吏的科目,要求是孝顺清廉,候选中的人也称为孝廉。③室如悬磬:比喻室无所有,甚为贫乏。④髲(bì):假发。⑤锉(cuò):碾碎,荐:草垫子。
17.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B.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C.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D.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17.
C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陶公少有大志
少时,一狼径去
B.
汝但出外留客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与母湛氏同居
居十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
吾自为计
自三峡七百里中
18.
B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侃母亲让儿子只管留客,其它事情自己会安排好。她卖发购米,砍柱为柴。为范逵一行准备了精美的食物。
B.
陶侃虽然家底贫穷,但从政后能做出成绩。为人称颂,这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和他母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C.
范逵既佩服陶侃的才能和口才,又有感于母子的厚意与热情。离别时与陶侃相谈甚欢。竟然忘记了路的远近。
D.
离别时,陶侃送了又送,直到范逵说要为他传颂美名时,陶侃才返回,可见陶侃对范逵是有所求的。
19.
D
20.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2)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20.
(1)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2)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佩。
8.
2020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
注:①范文正公:范仲淹。
【分析】参考译文:
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
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目,经常总计收入和支出。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绢。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
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女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子女罢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以养济群族之人
济:救济
B.葬者如再嫁之数
数:计算
C.尝有志于是矣
志:志向
D.惟以施贫活族之义
活:使……存活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CD.正确;
B.有误,句意为: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数:数目。
故选:B。
4.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2)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施与,施舍,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出家人。咸,都,统统。句意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
②中重点词语有:殁,死亡。修,经营,经管。句意为: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
(2)①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
②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
5.范文正公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4分)
(3)本题考查人物评价。梳理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句来评价即可。
根据“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可知,范仲淹是一个乐善好施、清正廉洁、胸怀大义的人。
(3)范仲淹是一个乐善好施、清正廉洁、胸怀大义的人。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9.
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24.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2分)
一
闭
一
开
水
深
广
不
得
渡。
24.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2分)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1)黄发垂髫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尝采药至衡山
(4)深入忘反
25.(1)小孩(1分)(2)妻子和儿女(1分)(3)曾经(1分)(4)通“返”,返回(1分)(共4分)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2分)
A.乃不知有汉
乃相谓曰
B.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其真无马邪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6.B(2分)
2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27.(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2)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他们两个人)对此感到很奇怪。(2分)(共4分)
28.【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
一词相仿。(1分)
28.豁然开朗(1分)
29.【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2分)
29.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10.
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
(二)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③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①苟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人,生卒不详。②胡: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③败:毁弃。
【分析】【参考译文】
?????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值胡贼攻郡
值________
(2)友人语巨伯曰
语________
(3)不忍委之
委________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值:恰逢,正赶上。
②句意: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语:告诉。
③句意:我不忍心舍弃他。委:舍弃。
(1)①恰逢,正赶上;②告诉;③舍弃。
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子,你。令,让。败,毁弃。以,来。岂,难道。句意: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
②重点词:之,的。而,表转折关系。句意: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
(2)①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
②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
11.
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和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答题时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体现出的人物精神,说出自己的感悟来。由“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可以看出,他道义至上,诚信第一的高贵品质。文章主要记叙了荀巨伯不忍丢下有病的朋友独自避难,而是愿用自己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这种把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因此,我们做人要像荀巨伯那样讲义气,做个大义凛然的人,不背叛仁义与道德,方可获得他人的赏识与尊重。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道义至上,诚信第一的高贵品质。做人要像荀巨伯那样讲义气,做个大义凛然的人,不背叛仁义与道德,方可获得他人的赏识与尊重。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