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9)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
【甲】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石钟山记
宋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闲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螳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舟回
/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8.(3分)
A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布:投映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蛇:像蛇一样
C.而此独以钟名
名:名字
D.自以为得其实
实:真相
9.
(3分)
C
【】名:命名
10.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甲文是作者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湖南永州,为排解内心苦闷,探山访水而写的一篇精短游记。
B.
乙文以游踪为顺序,先交代作者夜游石钟山的原因,再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再现了作者月夜独游石钟山时的见闻和独特感受。
C.
甲文在景物描写中巧妙传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听见水声的高兴——发现小潭的欣喜——
欣赏美景的愉悦——难耐凄清的悲伤。
D.
虽然都是游记,但两文在写法上却各有千秋。甲文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融情于景;乙文重在明理,以记叙、描写和议论为主。
10.
(3分)
B【】“以游踪为顺序”说法不准确;“独游”与原文不符合。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8
分)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4分)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4
分)
11.
(8分)
(1)
(4分)因为(认为)小石潭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清”“居”“去”各1分,句意1分。)
(2)
(4分)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置”“虽”“鸣”各1分,句意1分。)
2.
2020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①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②,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建兴元年,封亮武乡候,开府③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④,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屈致:(让他)屈意前来。②病笃:病重。③开府:设立臣相府。④仪轨:礼仪法规。
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B.亮每患粮不继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随身衣食,悉仰于官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D.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B.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C.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8.C(3分)
[]“必能安国”与“可自取”的主语应为“君”。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先帝病危之时,托孤于他;他尽心辅佐后主,事必躬亲。
B.诸葛亮忠君爱国,不忘己志。他多次带兵北伐,以图大志,后病卒军中,大业未成。
C.诸葛亮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上表请求身后不优抚家人,及卒,后主成全了其遗愿。
D.诸葛亮治国有方,受人爱戴。他安抚百姓,提倡读书,为政十分苛刻,赏罚分明。
9.D(3分)
[]“提倡读书”为无中生有。“苛刻”与文意不符。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3分)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3分)
10.(1)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3.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陈性善,名复初,以字行,山阴人。洪武三十年进士。胪唱①过御前,帝见其容止凝重,属目久之,曰:“君子也。”授行人司副,迁翰林检讨。性善工书,尝召入便殿,翻录刘琏所献其父刘基遗书。帝威严,见者多惴恐,至惶汗,不成一字。性善举动安详,字画端好。帝大悦,赐酒馔,留竟日出。
惠帝在东宫,习知性善名。及即位,擢为礼部侍郎,荐起流人薛正言等数人。云南布政使韩宜可隶谪籍,亦以性善言,起副都御史。一日,帝退朝。独留性善赐坐,问治天下要道,手书以进。性善尽所言,悉从之。已,为有司所格,性善进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猥承顾问。既僭尘圣听,许臣必行。未几辍改,事同反汗②。何以信天下?”帝为动容。
燕师起,改副都御史,监诸军。灵壁战败,与彭与明、刘伯完等皆被执。已,悉纵还。性善曰:“辱命,罪也,奚以见吾君?”朝服跃马入河而死。余姚黄墀、陈子方与性善友,亦同死。
(选自《明史·列传三十》,有删改)
【注】①胪唱∶皇帝召见新科进士时,依次唱名传呼,称“胪唱”;②反汗∶反悔食言,收回成命。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酒馔,留竟日出
竟:全,整
B.云南布政使韩宜可隶谪籍
隶:属于
C.与彭与明、刘伯完等皆被执
执:拘捕
D.辱命,罪也,奚以见吾君
命∶性命
6.D;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帝见其容止凝重
/
窥镜,谓其妻曰
B.何以信天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帝为动容
/
为人谋而不忠乎
D.朝服跃马入河而死
/
鸣之而不知其意
7.A。
第Ⅱ卷(共129分)
三、(28分)
8.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善工书,尝召入便殿,翻录刘琏所献其父刘基遗书。(5分)
答:
(2)独留性善赐坐,问治天下要道,手书以进。(5分)
答:
下建议进献给[皇帝][要道、手书、进、省略句、大意各1分,共5分]
9.
陈性善为什么能被君王器重?请根据第I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2分)
答:
9.①仪容端庄,举止稳重。②擅长书法。③忠心耿耿。④有远见卓识,[每点1分,答到两点给满分]
4.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小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人。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饰,精究坟典,耽爱黄、老、《易?象》。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召见,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籍英华,文称?晔。”累迁拾遗。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子昂自筮卦,惊日:“天命不佑,吾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与游英俊,多秉权衡。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感遇诗》三十章,王适①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犹是知名。凡所著论,世以为法。尝劝后兴明堂太学,以调元气。柳宗元评曰:“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昂而已。”有集十卷,今传。
呜呼!“古来材大,或难为用。”“象以有齿,卒焚其身。”信哉!子昂之谓欤?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王适: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合称“仙中十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再确的一项是(???)
A.痛自修饰,精究坟典????
究:研究
B.召见,武后奇其才
奇:认为……出众
C.尝劝后兴明堂太学
兴:兴办
D.象以有齿,卒焚其身????
卒:突然
6.D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富家子,任侠尚气????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此子必为海内文宗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
D.信哉!子昂之谓欤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7.B
第Ⅱ卷(共119分)
三、(27分)
8.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5分)
(2)天命不佑,吾殆穷乎!(4分)
9.陈子昂的文章在当时被奉为典范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第Ⅰ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2分)
5.
2020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年有裘葛之遗(wei),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注释]①卒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垆:酒家的代称。
21.用“/”给乙文划线语句断句,划两处。(2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
(2)手不释书????????????(放下)
(3)岂他人之过哉???????(难道)
(4)以一骡二马?????????(用)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品德有没有养成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
(2)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
2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3分)
我们青少年学习时,要把心思用在读书、学习上,要专心致致,一丝不苟,不能心有杂念和别人在生活方面和别人攀比。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6.
2020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25,26小题。(6分)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原文有删节)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⑥傅:涂。
25.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25.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
26.本文写郑君医治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简答。(3分)
26.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如果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意对即可)
7.
2020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16分)?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①,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物,粹冷柔滑,若俗土,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侯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
①蠲(juān)烦析酲(chéng):解除烦恼,消除困倦。
16.下列关于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尤:最
B.广不累丈
累:重叠
C.可谓佳境殚矣
殚:竭尽
D.述而不作
作:炒作
D
17.下列关于加点文言虚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寺观言
由:从?
B.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C.眼耳之尘
之:的?
D.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
虽:即使?
B
18.把下列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0分)?
(1)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2)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1)春天的日子,我喜欢这里百草绿意弥漫,树木生机勃勃,可以由此顺应暖意吸纳
精华,通畅全身血脉气息。
评分点:“欣欣
(繁茂、充满生机)”“导(引入、疏通、顺应等)”“粹(精粹)
各1分,整体2分。共5分。)
(2)这就是我之所以认为(山水)余杭为最佳(郡的风景)灵隐寺为第一的地方。
评分点:“斯(这)”“甲(意动用法)”“判断句式”各1分,整体2分。共5分。
8.
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①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盂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②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③,发甲卒为穿圹④,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大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⑤,令“葬之于人腹肠”。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注】①棺椁(guǒ):套棺。②文梓:有纹理的梓树。③题凑:指护棺的木块。④穿圹(kuàng):摭墓穴,挖坟坑。
⑤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
【点睛】参考译文: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
B.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刺:当面讽刺
C.
发甲卒为穿圹
甲卒:士兵
D.
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属:通“嘱”,交付
11.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B.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C.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D.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12.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讽谏齐王时,采用类比方式说理,层层推进,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B.
齐王真诚采纳邹忌的谏言,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实现齐国大治。
C.
楚王宠爱马,让他的爱马在吃、穿、住等方面过着优裕的生活,最终导致马肥胖而死。
D.
楚王欲以人君礼葬马,优孟冒死直言,以退为进,消除楚王排斥心理,成功说服楚王。
1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13.
(1)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赏。(2)诸侯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知道大王是很看重马而很轻看人的。
【13题详解】
皆,都;贱,认为……轻贱;贵,认为……贵重。
9.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曾②。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圹kuàng:墓穴。⑤窆biǎn:落葬下棺。③柩jiù
:棺材。
(1)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土”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答案】D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
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答案】D
(3)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①②题。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①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②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答案】①我们是生死之交,元伯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
②为他们的深厚友情所感动。
(4)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
【答案】元伯托梦给范式,告知自己的死期,希望好友能来相送;范式赶到,灵柩才顺利下葬。故事富有传奇色彩,突出了二人友情深厚、心灵相通,表达了人们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和向往。
10.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跋李庄简公家书
〔南宋〕陆游
李丈①参政罢政归里时,某②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③谈终日,每言秦氏必曰成阳⑤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⑥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林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矩,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⑦,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尽翻范世,犹想见其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泽陆某题。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①李庄简公:即李光,抗金领袖之一。宋高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因坚持抗全和反对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而罢官。后遭秦桧党羽陷害,远贬琼州。死后,赐谥庄简。②丈:对长辈的尊称。李丈,指李光。③某:自称的谦辞。下面的“仆”也是自称的谦辞。④剧:激烈,热烈。⑤成阳:此处用来影射秦桧。⑥赵相:赵鼎,宋高宗时两度为相。因反对秦桧和议,被贬崖县。⑦海表:指海南岛。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
(2)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3)虽徙海表,气不少衰
15.(1)眼泪
(2)怎么
(3)虽然
评分标准:共3分,各诊分
16.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3分)
每言秦氏必日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16.每言秦氏/必曰成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
17.上文是如何表现李光的“英伟刚毅之气”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17.第一,选取最能表现李光性格的生活细节。一是李光罢政归乡,言及秦桧,“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二是否定赵鼎被贬时“悲忧出涕”的情状,认为“青鞋布袜”而
评分标准:共4分。写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18请你根据上文和相关注释,推断李光“丁宁训戒”的内容,并结合陆游的诗词简述陆游受到的影响。(4分)
18.
示例(1):内容:要有气节(正气),影响:李光不畏权佞,英伟刚毅,表现出浩然正气。陆游年轻时就对“愤切慨慷”的李光非常崇敬,四十年后还想见他“青鞋布袜”的样子,可见影响很深。这种影响也在《卜算子·咏梅》中体现出来。“无意苦争春,一任评分标准:共4分;推断内容1分,结合诗词并简逃影响3分,意思相近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9)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
【甲】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石钟山记
宋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闲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螳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舟回
/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8.(3分)
A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布:投映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蛇:像蛇一样
C.而此独以钟名
名:名字
D.自以为得其实
实:真相
9.
(3分)
C
【】名:命名
10.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甲文是作者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湖南永州,为排解内心苦闷,探山访水而写的一篇精短游记。
B.
乙文以游踪为顺序,先交代作者夜游石钟山的原因,再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再现了作者月夜独游石钟山时的见闻和独特感受。
C.
甲文在景物描写中巧妙传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听见水声的高兴——发现小潭的欣喜——
欣赏美景的愉悦——难耐凄清的悲伤。
D.
虽然都是游记,但两文在写法上却各有千秋。甲文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融情于景;乙文重在明理,以记叙、描写和议论为主。
10.
(3分)
B【】“以游踪为顺序”说法不准确;“独游”与原文不符合。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8
分)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4分)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4
分)
11.
(8分)
(1)
(4分)因为(认为)小石潭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清”“居”“去”各1分,句意1分。)
(2)
(4分)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置”“虽”“鸣”各1分,句意1分。)
2.
2020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①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②,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建兴元年,封亮武乡候,开府③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④,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屈致:(让他)屈意前来。②病笃:病重。③开府:设立臣相府。④仪轨:礼仪法规。
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B.亮每患粮不继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随身衣食,悉仰于官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D.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7.A
(3分)[]A项“属以后事”中“属”通“嘱”,嘱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属”为“类”;B项两个“患”为“担忧,担心”之意;C项两个“悉”均为“全,都”之意;D项两个“之”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B.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C.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8.C(3分)
[]“必能安国”与“可自取”的主语应为“君”。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先帝病危之时,托孤于他;他尽心辅佐后主,事必躬亲。
B.诸葛亮忠君爱国,不忘己志。他多次带兵北伐,以图大志,后病卒军中,大业未成。
C.诸葛亮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上表请求身后不优抚家人,及卒,后主成全了其遗愿。
D.诸葛亮治国有方,受人爱戴。他安抚百姓,提倡读书,为政十分苛刻,赏罚分明。
9.D(3分)
[]“提倡读书”为无中生有。“苛刻”与文意不符。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3分)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3分)
10.(1)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2)对竭尽忠心,有益于世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奖赏他。
评分意见:
6分,每句3分。第(1)句关键词“诣”“凡”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第(2)句关键词“尽”“虽”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
3.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陈性善,名复初,以字行,山阴人。洪武三十年进士。胪唱①过御前,帝见其容止凝重,属目久之,曰:“君子也。”授行人司副,迁翰林检讨。性善工书,尝召入便殿,翻录刘琏所献其父刘基遗书。帝威严,见者多惴恐,至惶汗,不成一字。性善举动安详,字画端好。帝大悦,赐酒馔,留竟日出。
惠帝在东宫,习知性善名。及即位,擢为礼部侍郎,荐起流人薛正言等数人。云南布政使韩宜可隶谪籍,亦以性善言,起副都御史。一日,帝退朝。独留性善赐坐,问治天下要道,手书以进。性善尽所言,悉从之。已,为有司所格,性善进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猥承顾问。既僭尘圣听,许臣必行。未几辍改,事同反汗②。何以信天下?”帝为动容。
燕师起,改副都御史,监诸军。灵壁战败,与彭与明、刘伯完等皆被执。已,悉纵还。性善曰:“辱命,罪也,奚以见吾君?”朝服跃马入河而死。余姚黄墀、陈子方与性善友,亦同死。
(选自《明史·列传三十》,有删改)
【注】①胪唱∶皇帝召见新科进士时,依次唱名传呼,称“胪唱”;②反汗∶反悔食言,收回成命。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酒馔,留竟日出
竟:全,整
B.云南布政使韩宜可隶谪籍
隶:属于
C.与彭与明、刘伯完等皆被执
执:拘捕
D.辱命,罪也,奚以见吾君
命∶性命
6.D;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帝见其容止凝重
/
窥镜,谓其妻曰
B.何以信天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帝为动容
/
为人谋而不忠乎
D.朝服跃马入河而死
/
鸣之而不知其意
7.A。
第Ⅱ卷(共129分)
三、(28分)
8.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善工书,尝召入便殿,翻录刘琏所献其父刘基遗书。(5分)
答:
(2)独留性善赐坐,问治天下要道,手书以进。(5分)
答:
8.
[1]陈性善擅长书法,曾经被召进便殿,抄写刘琏献来的他父亲刘基的遗书。
[工、尝、翻录、被动句式、大意各1分,共5分]
[2][皇帝]只留下陈性善并賜给他座位,[向他]询问治理天下的关键方法,[陈性善]亲手写下建议进献给[皇帝][要道、手书、进、省略句、大意各1分,共5分]
9.
陈性善为什么能被君王器重?请根据第I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2分)
答:
9.①仪容端庄,举止稳重。②擅长书法。③忠心耿耿。④有远见卓识,[每点1分,答到两点给满分]
4.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小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人。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饰,精究坟典,耽爱黄、老、《易?象》。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召见,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籍英华,文称?晔。”累迁拾遗。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子昂自筮卦,惊日:“天命不佑,吾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与游英俊,多秉权衡。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感遇诗》三十章,王适①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犹是知名。凡所著论,世以为法。尝劝后兴明堂太学,以调元气。柳宗元评曰:“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昂而已。”有集十卷,今传。
呜呼!“古来材大,或难为用。”“象以有齿,卒焚其身。”信哉!子昂之谓欤?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王适: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合称“仙中十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再确的一项是(???)
A.痛自修饰,精究坟典????
究:研究
B.召见,武后奇其才
奇:认为……出众
C.尝劝后兴明堂太学
兴:兴办
D.象以有齿,卒焚其身????
卒:突然
6.D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富家子,任侠尚气????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此子必为海内文宗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
D.信哉!子昂之谓欤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7.B
第Ⅱ卷(共119分)
三、(27分)
8.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5分)
(2)天命不佑,吾殆穷乎!(4分)
9.陈子昂的文章在当时被奉为典范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第Ⅰ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2分)
5.
2020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年有裘葛之遗(wei),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注释]①卒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垆:酒家的代称。
21.用“/”给乙文划线语句断句,划两处。(2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
(2)手不释书????????????(放下)
(3)岂他人之过哉???????(难道)
(4)以一骡二马?????????(用)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品德有没有养成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
(2)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
2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3分)
我们青少年学习时,要把心思用在读书、学习上,要专心致致,一丝不苟,不能心有杂念和别人在生活方面和别人攀比。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6.
2020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25,26小题。(6分)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原文有删节)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⑥傅:涂。
25.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25.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
26.本文写郑君医治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简答。(3分)
26.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如果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意对即可)
7.
2020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16分)?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①,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物,粹冷柔滑,若俗土,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侯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
①蠲(juān)烦析酲(chéng):解除烦恼,消除困倦。
16.下列关于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尤:最
B.广不累丈
累:重叠
C.可谓佳境殚矣
殚:竭尽
D.述而不作
作:炒作
D
17.下列关于加点文言虚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寺观言
由:从?
B.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C.眼耳之尘
之:的?
D.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
虽:即使?
B
18.把下列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0分)?
(1)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2)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1)春天的日子,我喜欢这里百草绿意弥漫,树木生机勃勃,可以由此顺应暖意吸纳
精华,通畅全身血脉气息。
评分点:“欣欣
(繁茂、充满生机)”“导(引入、疏通、顺应等)”“粹(精粹)
各1分,整体2分。共5分。)
(2)这就是我之所以认为(山水)余杭为最佳(郡的风景)灵隐寺为第一的地方。
评分点:“斯(这)”“甲(意动用法)”“判断句式”各1分,整体2分。共5分。
8.
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①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盂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②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③,发甲卒为穿圹④,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大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⑤,令“葬之于人腹肠”。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注】①棺椁(guǒ):套棺。②文梓:有纹理的梓树。③题凑:指护棺的木块。④穿圹(kuàng):摭墓穴,挖坟坑。
⑤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
【点睛】参考译文:
(乙)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楚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槨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
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
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
庄王说:“为什么?”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内棺,有花纹的梓木做外椁,楩、枫、豫、樟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的题凑,调集大批士兵给它挖掘墓穴,让年迈体弱的人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守卫,建一座庙宇,享用太牢的祭祀,再划出万户的地方给他作奉邑。诸侯们听到这个消息,全都知道大王是很看重马而很轻看人的。”
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于是庄王就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下令“请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胃肠里”。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
B.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刺:当面讽刺
C.
发甲卒为穿圹
甲卒:士兵
D.
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属:通“嘱”,交付
【答案】10.
B
【10题详解】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B项有误,“面刺”的意思是“当面指责”,“刺”是“斥责、指责”的意思。
11.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B.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C.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D.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11.
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根据句子意思划分节奏,应选A。
12.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讽谏齐王时,采用类比方式说理,层层推进,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B.
齐王真诚采纳邹忌的谏言,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实现齐国大治。
C.
楚王宠爱马,让他的爱马在吃、穿、住等方面过着优裕的生活,最终导致马肥胖而死。
D.
楚王欲以人君礼葬马,优孟冒死直言,以退为进,消除楚王排斥心理,成功说服楚王。
12.
D
【】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D.“楚王欲以人君礼葬马”和“冒死直言”有误,楚庄王想“以棺椁大夫礼葬之”,群臣直言进谏遭到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言辞诙谐幽默,说是以大夫之礼葬马不够隆重,应以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使庄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收回成命。故选D。
1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13.
(1)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赏。(2)诸侯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知道大王是很看重马而很轻看人的。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1)重点字词意思:谤讥,公开议论指责;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闻,使……听到。句(2)重点字意思:闻,听说;皆,都;贱,认为……轻贱;贵,认为……贵重。
9.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曾②。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圹kuàng:墓穴。⑤窆biǎn:落葬下棺。③柩jiù
:棺材。
(1)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土”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答案】D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
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答案】D
(3)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①②题。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①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②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答案】①我们是生死之交,元伯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
②为他们的深厚友情所感动。
(4)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
【答案】元伯托梦给范式,告知自己的死期,希望好友能来相送;范式赶到,灵柩才顺利下葬。故事富有传奇色彩,突出了二人友情深厚、心灵相通,表达了人们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和向往。
10.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跋李庄简公家书
〔南宋〕陆游
李丈①参政罢政归里时,某②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③谈终日,每言秦氏必曰成阳⑤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⑥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林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矩,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⑦,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尽翻范世,犹想见其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泽陆某题。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①李庄简公:即李光,抗金领袖之一。宋高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因坚持抗全和反对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而罢官。后遭秦桧党羽陷害,远贬琼州。死后,赐谥庄简。②丈:对长辈的尊称。李丈,指李光。③某:自称的谦辞。下面的“仆”也是自称的谦辞。④剧:激烈,热烈。⑤成阳:此处用来影射秦桧。⑥赵相:赵鼎,宋高宗时两度为相。因反对秦桧和议,被贬崖县。⑦海表:指海南岛。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
(2)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3)虽徙海表,气不少衰
15.(1)眼泪
(2)怎么
(3)虽然
评分标准:共3分,各诊分
16.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3分)
每言秦氏必日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16.每言秦氏/必曰成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
17.上文是如何表现李光的“英伟刚毅之气”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17.第一,选取最能表现李光性格的生活细节。一是李光罢政归乡,言及秦桧,“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二是否定赵鼎被贬时“悲忧出涕”的情状,认为“青鞋布袜”而行就是了。三是写李光远徙海南后“气不少衰”,对家人仍“丁宁训戒”。第二突出情态,传达精神,如当李光言及赵鼎被贬谪之事时,目如矩,声如钟”,既有对赵鼎的不屑,又含对秦桧等人的义愤。第三,对比烘托,增其光辉。作者把李光与赵鼎对待贬谪的态度出作对比,突出他的刚毅。
评分标准:共4分。写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18请你根据上文和相关注释,推断李光“丁宁训戒”的内容,并结合陆游的诗词简述陆游受到的影响。(4分)
18.
示例(1):内容:要有气节(正气),影响:李光不畏权佞,英伟刚毅,表现出浩然正气。陆游年轻时就对“愤切慨慷”的李光非常崇敬,四十年后还想见他“青鞋布袜”的样子,可见影响很深。这种影响也在《卜算子·咏梅》中体现出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就表现出陆游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做骨示例(2):内容:爱国,抗金,影响:李光是抗金领袖之一,力主抗金,到老了,还对他的子孙“丁宁训”,陆游一生也是抗金之志不灭收复失地、统一粗国的信念始终如就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所表现的,到了晚年仍想杀敌报国。陆游对祖国cen的热爱,对抗金事业的深切关注,是从小就在李光等长辈的熏陶下培养起来的评分标准:共4分;推断内容1分,结合诗词并简逃影响3分,意思相近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1张PPT)
【备考2021】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
(9)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
【甲】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石钟山记
宋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闲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螳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舟回
/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8.(3分)
A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布:投映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蛇:像蛇一样
C.而此独以钟名
名:名字
D.自以为得其实
实:真相
9.
(3分)
C
【】名:命名
10.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甲文是作者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湖南永州,为排解内心苦闷,探山访水而写的一篇精短游记。
B.
乙文以游踪为顺序,先交代作者夜游石钟山的原因,再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再现了作者月夜独游石钟山时的见闻和独特感受。
C.
甲文在景物描写中巧妙传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听见水声的高兴——发现小潭的欣喜——
欣赏美景的愉悦——难耐凄清的悲伤。
D.
虽然都是游记,但两文在写法上却各有千秋。甲文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融情于景;乙文重在明理,以记叙、描写和议论为主。
10.
(3分)
B【】“以游踪为顺序”说法不准确;“独游”与原文不符合。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8
分)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4分)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4
分)
11.
(8分)
(1)
(4分)因为(认为)小石潭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清”“居”“去”各1分,句意1分。)
(2)
(4分)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置”“虽”“鸣”各1分,句意1分。)
2.
2020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①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②,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建兴元年,封亮武乡候,开府③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④,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屈致:(让他)屈意前来。②病笃:病重。③开府:设立臣相府。④仪轨:礼仪法规。
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B.亮每患粮不继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随身衣食,悉仰于官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D.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7.A
(3分)[]A项“属以后事”中“属”通“嘱”,嘱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属”为“类”;B项两个“患”为“担忧,担心”之意;C项两个“悉”均为“全,都”之意;D项两个“之”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B.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C.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8.C(3分)
[]“必能安国”与“可自取”的主语应为“君”。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先帝病危之时,托孤于他;他尽心辅佐后主,事必躬亲。
B.诸葛亮忠君爱国,不忘己志。他多次带兵北伐,以图大志,后病卒军中,大业未成。
C.诸葛亮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上表请求身后不优抚家人,及卒,后主成全了其遗愿。
D.诸葛亮治国有方,受人爱戴。他安抚百姓,提倡读书,为政十分苛刻,赏罚分明。
9.D(3分)
[]“提倡读书”为无中生有。“苛刻”与文意不符。
10.(1)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2)对竭尽忠心,有益于世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奖赏他。
评分意见:
6分,每句3分。第(1)句关键词“诣”“凡”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第(2)句关键词“尽”“虽”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3分)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3分)
3.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陈性善,名复初,以字行,山阴人。洪武三十年进士。胪唱①过御前,帝见其容止凝重,属目久之,曰:“君子也。”授行人司副,迁翰林检讨。性善工书,尝召入便殿,翻录刘琏所献其父刘基遗书。帝威严,见者多惴恐,至惶汗,不成一字。性善举动安详,字画端好。帝大悦,赐酒馔,留竟日出。
惠帝在东宫,习知性善名。及即位,擢为礼部侍郎,荐起流人薛正言等数人。云南布政使韩宜可隶谪籍,亦以性善言,起副都御史。一日,帝退朝。独留性善赐坐,问治天下要道,手书以进。性善尽所言,悉从之。已,为有司所格,性善进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猥承顾问。既僭尘圣听,许臣必行。未几辍改,事同反汗②。何以信天下?”帝为动容。
燕师起,改副都御史,监诸军。灵壁战败,与彭与明、刘伯完等皆被执。已,悉纵还。性善曰:“辱命,罪也,奚以见吾君?”朝服跃马入河而死。余姚黄墀、陈子方与性善友,亦同死。
(选自《明史·列传三十》,有删改)
【注】①胪唱∶皇帝召见新科进士时,依次唱名传呼,称“胪唱”;②反汗∶反悔食言,收回成命。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酒馔,留竟日出
竟:全,整
B.云南布政使韩宜可隶谪籍
隶:属于
C.与彭与明、刘伯完等皆被执
执:拘捕
D.辱命,罪也,奚以见吾君
命∶性命
6.D;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帝见其容止凝重
/
窥镜,谓其妻曰
B.何以信天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帝为动容
/
为人谋而不忠乎
D.朝服跃马入河而死
/
鸣之而不知其意
7.A。
三、(28分)
8.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善工书,尝召入便殿,翻录刘琏所献其父刘基遗书。(5分)
答:
(2)独留性善赐坐,问治天下要道,手书以进。(5分)
答:
8.
[1]陈性善擅长书法,曾经被召进便殿,抄写刘琏献来的他父亲刘基的遗书。
[工、尝、翻录、被动句式、大意各1分,共5分]
[2][皇帝]只留下陈性善并賜给他座位,[向他]询问治理天下的关键方法,[陈性善]亲手写下建议进献给[皇帝][要道、手书、进、省略句、大意各1分,共5分]
9.
陈性善为什么能被君王器重?请根据第I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2分)
答:
9.①仪容端庄,举止稳重。②擅长书法。③忠心耿耿。④有远见卓识,[每点1分,答到两点给满分]
4.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小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人。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饰,精究坟典,耽爱黄、老、《易?象》。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召见,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籍英华,文称?晔。”累迁拾遗。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子昂自筮卦,惊日:“天命不佑,吾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与游英俊,多秉权衡。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感遇诗》三十章,王适①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犹是知名。凡所著论,世以为法。尝劝后兴明堂太学,以调元气。柳宗元评曰:“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昂而已。”有集十卷,今传。
呜呼!“古来材大,或难为用。”“象以有齿,卒焚其身。”信哉!子昂之谓欤?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王适: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合称“仙中十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再确的一项是(???)
A.痛自修饰,精究坟典????
究:研究
B.召见,武后奇其才
奇:认为……出众
C.尝劝后兴明堂太学
兴:兴办
D.象以有齿,卒焚其身????
卒:突然
6.D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富家子,任侠尚气????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此子必为海内文宗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
D.信哉!子昂之谓欤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7.B
第Ⅱ卷(共119分)
三、(27分)
8.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5分)
(2)天命不佑,吾殆穷乎!(4分)
9.陈子昂的文章在当时被奉为典范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第Ⅰ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2分)
5.
2020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年有裘葛之遗(wei),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注释]①卒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垆:酒家的代称。
21.用“/”给乙文划线语句断句,划两处。(2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给予、赠送)
(2)手不释书????????????
(放下)
(3)岂他人之过哉???????
(难道)
(4)以一骡二马?????????
(用)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品德有没有养成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
(2)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
2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3分)
我们青少年学习时,要把心思用在读书、学习上,要专心致致,一丝不苟,不能心有杂念和别人在生活方面和别人攀比。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6.
2020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25,26小题。(6分)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原文有删节)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⑥傅:涂。
25.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25.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
26.本文写郑君医治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简答。(3分)
26.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如果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意对即可)
7.
2020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16分)?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①,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物,粹冷柔滑,若俗土,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侯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
①蠲(juān)烦析酲(chéng):解除烦恼,消除困倦。
16.下列关于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尤:最
B.广不累丈
累:重叠
C.可谓佳境殚矣
殚:竭尽
D.述而不作
作:炒作
D
17.下列关于加点文言虚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寺观言
由:从?
B.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C.眼耳之尘
之:的?
D.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
虽:即使?
B
18.把下列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0分)?
(1)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2)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1)春天的日子,我喜欢这里百草绿意弥漫,树木生机勃勃,可以由此顺应暖意吸纳精华,通畅全身血脉气息。
评分点:“欣欣
(繁茂、充满生机)”“导(引入、疏通、顺应等)”“粹(精粹)各1分,整体2分。共5分。)
(2)这就是我之所以认为(山水)余杭为最佳(郡的风景)灵隐寺为第一的地方。
评分点:“斯(这)”“甲(意动用法)”“判断句式”各1分,整体2分。共5分。
8.
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①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盂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②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③,发甲卒为穿圹④,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大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⑤,令“葬之于人腹肠”。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注】①棺椁(guǒ):套棺。②文梓:有纹理的梓树。③题凑:指护棺的木块。④穿圹(kuàng):摭墓穴,挖坟坑。
⑤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
【点睛】参考译文:
(乙)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楚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槨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
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
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
庄王说:“为什么?”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内棺,有花纹的梓木做外椁,楩、枫、豫、樟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的题凑,调集大批士兵给它挖掘墓穴,让年迈体弱的人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守卫,建一座庙宇,享用太牢的祭祀,再划出万户的地方给他作奉邑。诸侯们听到这个消息,全都知道大王是很看重马而很轻看人的。”
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于是庄王就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下令“请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胃肠里”。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
B.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刺:当面讽刺
C.
发甲卒为穿圹
甲卒:士兵
D.
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属:通“嘱”,交付
【答案】10.
B
【10题详解】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B项有误,“面刺”的意思是“当面指责”,“刺”是“斥责、指责”的意思。
11.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B.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C.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D.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11.
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根据句子意思划分节奏,应选A。
12.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讽谏齐王时,采用类比方式说理,层层推进,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B.
齐王真诚采纳邹忌的谏言,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实现齐国大治。
C.
楚王宠爱马,让他的爱马在吃、穿、住等方面过着优裕的生活,最终导致马肥胖而死。
D.
楚王欲以人君礼葬马,优孟冒死直言,以退为进,消除楚王排斥心理,成功说服楚王。
12.
D
【】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D.“楚王欲以人君礼葬马”和“冒死直言”有误,楚庄王想“以棺椁大夫礼葬之”,群臣直言进谏遭到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言辞诙谐幽默,说是以大夫之礼葬马不够隆重,应以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使庄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收回成命。故选D。
1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13.
(1)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赏。(2)诸侯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知道大王是很看重马而很轻看人的。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1)重点字词意思:谤讥,公开议论指责;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闻,使……听到。句(2)重点字意思:闻,听说;皆,都;贱,认为……轻贱;贵,认为……贵重。
?
9.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曾②。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圹kuàng:墓穴。⑤窆biǎn:落葬下棺。③柩jiù
:棺材。
(1)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土”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答案】D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
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答案】D
(3)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①②题。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①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②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答案】①我们是生死之交,元伯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
②为他们的深厚友情所感动。
(4)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
【答案】元伯托梦给范式,告知自己的死期,希望好友能来相送;范式赶到,灵柩才顺利下葬。故事富有传奇色彩,突出了二人友情深厚、心灵相通,表达了人们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和向往。
10.
2020年
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跋李庄简公家书
〔南宋〕陆游
李丈①参政罢政归里时,某②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③谈终日,每言秦氏必曰成阳⑤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⑥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林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矩,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⑦,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尽翻范世,犹想见其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泽陆某题。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①李庄简公:即李光,抗金领袖之一。宋高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因坚持抗全和反对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而罢官。后遭秦桧党羽陷害,远贬琼州。死后,赐谥庄简。②丈:对长辈的尊称。李丈,指李光。③某:自称的谦辞。下面的“仆”也是自称的谦辞。④剧:激烈,热烈。⑤成阳:此处用来影射秦桧。⑥赵相:赵鼎,宋高宗时两度为相。因反对秦桧和议,被贬崖县。⑦海表:指海南岛。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
(2)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3)虽徙海表,气不少衰
15.(1)眼泪
(2)怎么
(3)虽然
评分标准:共3分,各诊分
16.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3分)
每言秦氏必日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16.每言秦氏/必曰成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
17.上文是如何表现李光的“英伟刚毅之气”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17.第一,选取最能表现李光性格的生活细节。一是李光罢政归乡,言及秦桧,“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二是否定赵鼎被贬时“悲忧出涕”的情状,认为“青鞋布袜”而行就是了。三是写李光远徙海南后“气不少衰”,对家人仍“丁宁训戒”。第二突出情态,传达精神,如当李光言及赵鼎被贬谪之事时,目如矩,声如钟”,既有对赵鼎的不屑,又含对秦桧等人的义愤。第三,对比烘托,增其光辉。作者把李光与赵鼎对待贬谪的态度出作对比,突出他的刚毅。
评分标准:共4分。写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18请你根据上文和相关注释,推断李光“丁宁训戒”的内容,并结合陆游的诗词简述陆游受到的影响。(4分)
18.
示例(1):内容:要有气节(正气),影响:李光不畏权佞,英伟刚毅,表现出浩然正气。陆游年轻时就对“愤切慨慷”的李光非常崇敬,四十年后还想见他“青鞋布袜”的样子,可见影响很深。这种影响也在《卜算子·咏梅》中体现出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就表现出陆游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做骨示例(2):内容:爱国,抗金,影响:李光是抗金领袖之一,力主抗金,到老了,还对他的子孙“丁宁训”,陆游一生也是抗金之志不灭收复失地、统一粗国的信念始终如就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所表现的,到了晚年仍想杀敌报国。陆游对祖国cen的热爱,对抗金事业的深切关注,是从小就在李光等长辈的熏陶下培养起来的评分标准:共4分;推断内容1分,结合诗词并简逃影响3分,意思相近即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