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10)共10集(学生版+教师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1: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10)共10集(学生版+教师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9 19:12: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10)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浙江省金华市语文中考题
(五)文言文阅读(11分)
辨白檀树
〔五代〕王仁裕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玉堂闲话》)
【注释】①虺(hu):一种毒蛇。②移时:一段时间,③限:限制,限定。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④毳(cu)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大可数围
果得于数里外
B.又西岩之半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路人过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溪谷洗然
吴广以为然
15.(2分)A
16.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16.(2分)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17.阅读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2分)
志公影
真相
志公戴着斗笠的头

志公身体的形状
圆柏两边上下走向的石缝

斜向的石缝、斑驳的苔藓
17.
(2分)①岩石间的一株圆柏
②志公袈裟的花纹
1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的一项是(▲)(2分)
A.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B.遂勒辔移时望之
C.又西瞻志公影D.志公不留影于此
18.
(2分)D
19.联系《穿井得一人》中的传闻,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附: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9.(3分)“乃”是“才”的意思,“哉”相当于“啊”,该句意思是“才知道人们的误传哪有边界啊”,“乃加强感叹语气,强调传闻的荒诞,人们对白檀树、志公影的传闻竟信以为真,甚至顶礼膜拜,这与(穿并得一人中“得一人之使”误传为“得一人于井中”何其相似,“乃”和“哉”也流露了作者对此类现象的不满与批评
2.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请你参与“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阅读活动,完成13-17题。
【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岀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妙赏亭
[明]祁彪佳
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①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緲,掖②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③然。而众妙都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选自祁彪佳《寓山注》)
【注释】①暱:同“昵”,亲近。这里指挨近,靠拢。②掖:搀扶,挟持。③沤:水中气泡。④都:汇聚
【亭之址·有讲究】
13.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也。
13.




/不




收/缘




也。
(2分。断对1处1分。多断1处扣1分,扣完为上)
14.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答题。(3分)
(1)解释【甲】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临:
.
(2)请从【乙】文中找出直接写妙赏亭建造位置的句子。
.
14.(1)居高面下
(2)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然
(3分。(1)1分。(2)2分,写“置亭于屿”也对)
【亭之景·有情味】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亭不暱于山,故能尽有山
15.(1)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消下来的,是酿泉啊。
(2)这个亭不靠近山,所以(在亭上)能尽览山色。
(5分。(1)3分。(22分。意对即可)
【亭之名·有因由】
16.祁彪佳为什么把亭命名为“妙赏亭”?根据【乙】文中的画线句,简要回答。(3分)
16.
祁彪佳认为在此亭不仅能欣赏妙景,还能有神清气夾的奇妙感受,所以将此亭命名为“妙赏亭”。
(3分。意对即可。只写“能欣赏妙景”得1分)
【探究成果】
17.请你补全“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活动收获卡。(3分)
(五)古诗阅读(5分)
请你参与“抓诗题·读古诗”活动,完成18题。
17.(1)悠闲自在
(2)得意
(3分。(1)1分。(2)2分,仅从“快乐”层面作答给1分。意对即可)

18.阅读【甲】【乙】两首诗,关注诗人所望的景物,根据要求答题。(5分)
(1)根据诗歌内容,将“晓”“晚”两字分别填在相应诗题的横线上
【甲】


【乙】


18.
(1)【甲】晚
【乙】晓
(2分,每空1分)
(2)追随诗人的目光,你会发现,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思。请从两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句,品味诗人所望之景,体会诗人流露之情。
(2)【示例一】
甲诗第一句,诗人望着西沉的落日,想到自己独自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有一种落寞的感受,流露出忧伤之情。
【示例二】
甲诗第二句,诗人望见“归鸦”“翼难齐”,想到乌鸦难归巢,自己也有家难回,流露出故园之思
【示例三】
乙诗第一句,西去的“万点寒鸦”引起了诗人凄凉的感受,触发了诗人对故的思念之情。
【示例四】
乙诗第二句,诗人望见低垂的斜月,想到月有残缺,人无团圆,流露出对故匠的怀念之情。
(3分。具体意象1分,结合诗句1分,情感1分
3.
2020年浙江省衢州中考语文试题卷
(二)
彭天锡串戏①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②、一肚皮磊砢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④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串戏:客串演戏。②机械:机巧。③磊可(kē):众多的样子。④桓子野:即桓伊,字子野。
16.对文中画线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花尽家财;另一种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唱戏,花尽家财。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2分)
16.(2分)
示例1:我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因为他的戏每一出都有传承,不是自己杜撰的,曾到张岱家串戏五六十场技艺都没有穷尽。他的表演惟妙惟肖,形神兼具。
示例2:我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到家唱戏。原因是他唱戏妙天下,多扮演丑净,角色扮演惟妙惟肖,让人如临其境。
(言之有理即可)
17.本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彭天锡串戏之妙?结合内容分析。(4分)
17.(4分)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他善演丑净角色,表演惟妙
惟肖,有形有神,让人如临其境;他厚积薄发,一生的积累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戏中。侧面描写:通过作者的感受“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把他的戏比作“一夜好月”“一杯
好茶”,并借桓子野的典故写出了彭天锡串戏之妙,技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正面描写2分,侧面描写2分。回答铺陈、烘托等言之有理也可)
18.结合本文和《湖心亭看雪》,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岱?(4分)
18.(4分)①有生活情趣,兴趣爱好广泛。痴迷山水,酷爱戏曲。②才华出众,文采好。如
《湖心亭看雪》中,营造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彭天锡串戏》中,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串戏之
妙。③特立独行。在大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对伶人彭天锡以平视的态度大加赞赏。
④有家国情怀。他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崇祯”“金陵”追忆故国山河,在《彭天锡串戏》中,借彭天锡演戏,发不平之气,暗藏着亡国之痛。
(结合内容分析,答到两点即可)
4.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15分)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备位卿贰⑤,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⑥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lì):骂。②坐:犯罪。③抶(chi):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时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①法:规范,准则,模范。此处指学习的糖样。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昔里中一富儿素悭(▲)
(2)其人骂至五里许(▲)
(3)一主政以公差舟行(▲)
(4)必能寡过
14.(1)向来,一向(2)表约数(3)乘船,坐船(4)过错,犯错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15.被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16.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内容。(3分)

①▲
)遇仇家欲嫁祸,(
②▲
)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
③▲
)动。
16.①富儿
②仇家
③之
17.“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公的智慧。(5分)


17.文中的富儿,不能洞悉仇家“欲嫁祸”之心,亦不能洞察可能招致的祸患,当乞丐辱骂其妻子儿女时,“不胜忿”,最终落得“坐偿”的结局(主政亦是如此)。而刘公面对大骂“若不闻”,体现的正是刘公的智慧——他善于洞察人心:他认为对方“知我而故詈”一定是有所倚仗,有所谋求;他还能预判事情的后果,知道不忍或将引来祸患。
5.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14分)
【甲】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除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徐敬业乱,署宾王为府属,为敬业传檄①天下,斥武后罪。后读之,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矍然②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
【乙】
唐考工员外郞宋之问③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第一联搜奇覃思④,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命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久不寐思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日:“弟子业诗,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⑤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节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章。②矍然:吃惊的样子。③宋之问:初唐时期诗人。④覃思:深思。⑤迟明:黎明,
15.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4分)
(1)联系课文。(2分)
序号
释义
课文

或以宾王对

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再三吟讽,因曰

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2)查阅字典。(2分)
“属”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以下几种常见义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下列两个“属”
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署为府属

B.而兴思不属

(五)文言文阅读(14分)
15.(1)①有人
②于是,就
(2)A.⑤
B.①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
1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c2分













耶?
16.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
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17.等到(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逃亡,(人们)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评分标准:共2分。意对即可。
18.楹联“山月常明,应知诗杰丞临:湖波乍涌,恍见文澜动则天”提到了甲文所叙述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8.骆宾王多次写奏章议论政事,得罪朝廷,被贬为临海县丞;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文让武则天惊叹。
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
19.两文为了表19.两文为了表现骆宾王的才华,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19.甲文写骆宾王“七岁能赋诗”,这是正面描写;写武则天对路宾王的讨武曌文备加赞赏,这是侧面指写。乙文写骆宾王帮助宋之同续写诗歌,这是正面指写;写宋之间惊异于骆宾王的诗才,这是侧面描写。
6.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
◎材料一
听蕉记
[明]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①。然蕉曷②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③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④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⑤若匝匝⑥,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⑦田,如珠倾,如马骧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石田先生文钞》
[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zé):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材料二
夜雨有作
[宋]张嵲
睡足秋堂夜雨声,
天涯此夕叹飘零。
空阶滴沥肠堪断,
更向芭蕉叶上听。
(选自《全宋诗》
◎材料三
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听。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
(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序》
◆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
1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承雨有声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__________
(2)声假雨也
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
__________
(3)则蕉亦默默静植
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爱莲说》)
__________
(4)以伺雨
查阅词典法:①窥探,探望;②等待,守候;③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
__________
填序
(1)接受,承受
(2)借,凭借
(3)竖立
(4)②
13.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13.(2分)蕉叶大而空,承接雨的时候发出声音。或:蕉叶为静态,雨为动态,动静相碰撞而有声。或: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同的雨落在蕉叶上,发出不同的声音。
14.《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4分)
14.(4分)画线句用一组叠音拟声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雨落蕉叶上或疾或徐、或疏或密等特点;通过僧人诵经、骏马奔驰等比喻来描摹雨打蕉叶的声音,极富新意,有通感之趣。运用排比句式,读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的律动感,让人联想到雨中芭蕉摇曳生姿的美感。
◆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
15.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15.(4分)通过“天涯”“叹”等词读出了诗人的飘零孤寂,从“雨打芭蕉”声比空阶滴沥的雨声让人听着更断肠,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愁思深重。
◆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
16.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3分)
16.(3分)雨打芭蕉有独特的声音美,启人遐想;雨打芭蕉动静相能,让人有所得于动静之机;雨打芭蕉之声让人闻而生思,借此舒怀,寄托幽微之情思;芭蕉尤宜于雨中观赏,“听蕉”是一种有韵味、雅致免俗的生活方式,所以深受喜欢。
◆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17.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3分)
17.(3分)雨打芭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能触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人们对清新雅致生活的追求,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是一个极富美感和韵味的古典意象。
7.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
杨万里传①(节选)
①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②浚入相,荐之朝。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率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
③淳熙十二年五月,应诏上书曰: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其为奸也大矣。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金人日逼,疆场日扰,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保疆场者何道。愿陛下超然远览,昭然远寤。勿以海道为无虞,勿以大江为可恃。增屯聚粮,治舰扼险。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
④东宫讲官阙②,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③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万里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⑤开禧二年,闻韩侂胄④撞开边衅,愤惋不食,手书八十四言,掷笔落坐而逝。
⑥万里精于诗,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
[注释]①选自(宋史》,有删改。②阙:同“缺"。③端人:正直的人。④韩侂(tuō)胄:南宋大臣。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9.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2)率师往平之
(3)孰为才
(4)闻韩侘胄撞开边衅
10.(1)命名(2)军队(3)谁,哪一个(4)听说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11.杨万里三次去拜访(张浚)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
12.阅读全文,回答问题。(4分)
(1)对本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万里,人相后又把他推荐给朝廷。
B.杨万里应诏上书,劝谏皇帝“增屯聚粮,治舰扼险”。
C.担任侍读,杨万里主动向太子推荐人才,因此“太子深敬之”。
D.末段中“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一句,暗含了对杨万里学识人品的肯定。
(2)人物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本文却用较大篇幅引用了杨万里的奏章,这样写是否恰当?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12.(1)C
(2)奏章也是体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形式,同样反映人物的思想;人物传记也要详略得当,这部分内容更好地表现了杨万里的正直和有政治远见。
13.下面两句话用不同的句式向皇帝指出当前形势,语气和表达效果各有什么不同?(4分)
[甲]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乙]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宋史·杨万里传》)
甲句:
乙句:
13.甲句:采用判断句,加强了肯定语气,强调了形势危急,引起后主的重视。乙句:采用疑问句(设问句),语气委婉,引发君主的深人思考,起到劝谏的作用。
8.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
②游:指游说。
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④得己:自得。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薄暮冥冥
⑵去国怀乡
⑶吾语子游
⑷人知之,亦嚣嚣
9.(1)迫近
(2)国都
(3)告诉
(4)理解(或“了解,赏识”)
(4分。每小题1分)
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穷则独善其身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人知之,亦嚣嚣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达则兼善天下
D.其喜洋洋者矣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10.
B(2分)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⑵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1.(1)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2)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背弃)道。
(4分。每小题2分,关键词语理解正确、翻译恰当即可)
1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
”,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
之情。(2分)
12.
洞庭风雨图
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或“喜悦”)
(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3.“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2分)
13.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
2020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李沆??????
李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①.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稍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祭祀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②,大营宫观,无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沆真圣人也。”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③.帝以沆无密奏,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④,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李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旰(gàn)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②封岱祠汾:封禅泰山、祭祀汾水。③寝:搁置。④动遵条制:行动遵守规章制度。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或至旰食
或王命急宣
B.会契丹犯边
多会于此
C.则土木、祭祀之事作矣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D.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
康肃笑而遣之
10.B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B.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C.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D.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11.C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沆担心真宗会纵情声色犬马,劳民伤财,符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因为李沆在留守京城时烧了诏书,所以皇帝要降罪于他。
C.选文赞美了李沆忠良勤勉、富有远见、刚正不阿、襟怀坦荡、生活简朴的品质。
D.选文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
12.B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13.①我常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②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10.
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15-18题。(7分)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猪)三俱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分析】参考译文:
????
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驻扎在定州,只要有士兵到来,太宗都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当时有一个随从的士兵病重,不能进见。太宗诏令把他抬到自己的床前,询问他的病情,下令州县的医官给他好好治疗。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宗出征的。等到大军回师驻扎柳城,又诏令收集前后阵亡将士的骸骨,设太牢隆重祭奠。太宗亲临祭祀,为死者哀悼痛哭,全军将士无不落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乡,把这件事情告诉阵亡者的父母,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丧致哀,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太宗亲征辽东,攻打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乱箭射中,太宗亲自替他吮血止伤,将士们没有不因此而受感动和深受激励的。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次定州
(2)及大军回次柳城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驻扎在定州。次:驻扎。
②句意为:等到大军回师驻扎柳城。及:等到。
(1)①驻扎;②等到。
16.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一处)(1分)
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宗出征的”,据此断句为: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2)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御,驾临;之,代词,指兵士。句意为:太宗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
(3)太宗都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
18.读这段文字,你觉得身为君主的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4)本题考查人物评价。梳理语段内容,抓住人物描写的句子来评价人物。
根据“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帝亲为吮血”等描写可以看出太宗是一个关爱士兵,体恤部下的贤明君主。
(4)太宗是一个关爱士兵,体恤部下的贤明君主。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3张PPT)
【备考2021】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
(10)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浙江省金华市语文中考题
(五)文言文阅读(11分)
辨白檀树
〔五代〕王仁裕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玉堂闲话》)
【注释】①虺(hu):一种毒蛇。②移时:一段时间,③限:限制,限定。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④毳(cu)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大可数围
果得于数里外
B.又西岩之半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路人过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溪谷洗然
吴广以为然
15.(2分)A
16.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16.(2分)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志公影
真相
志公戴着斗笠的头

志公身体的形状
圆柏两边上下走向的石缝

斜向的石缝、斑驳的苔藓
17.阅读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2分)
17.
(2分)①岩石间的一株圆柏
②志公袈裟的花纹
1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的一项是(▲)(2分)
A.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B.遂勒辔移时望之
C.又西瞻志公影D.志公不留影于此
18.
(2分)D
19.联系《穿井得一人》中的传闻,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附: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9.(3分)“乃”是“才”的意思,“哉”相当于“啊”,该句意思是“才知道人们的误传哪有边界啊”,“乃加强感叹语气,强调传闻的荒诞,人们对白檀树、志公影的传闻竟信以为真,甚至顶礼膜拜,这与(穿并得一人中“得一人之使”误传为“得一人于井中”何其相似,“乃”和“哉”也流露了作者对此类现象的不满与批评
2.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请你参与“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阅读活动,完成13-17题。
【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岀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妙赏亭
[明]祁彪佳
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①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緲,掖②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③然。而众妙都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选自祁彪佳《寓山注》)
【注释】①暱:同“昵”,亲近。这里指挨近,靠拢。②掖:搀扶,挟持。③沤:水中气泡。④都:汇聚
【亭之址·有讲究】
13.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也。
13.




/不




收/缘




也。
(2分。断对1处1分。多断1处扣1分,扣完为上)
14.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答题。(3分)
(1)解释【甲】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临:
.
(2)请从【乙】文中找出直接写妙赏亭建造位置的句子。
.
14.(1)居高面下
(2)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然
(3分。(1)1分。(2)2分,写“置亭于屿”也对)
【亭之景·有情味】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
(2)亭不暱于山,故能尽有山
15.(1)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消下来的,是酿泉啊。
(2)这个亭不靠近山,所以(在亭上)能尽览山色。
(5分。(1)3分。(22分。意对即可)
?
【亭之名·有因由】
16.祁彪佳为什么把亭命名为“妙赏亭”?根据【乙】文中的画线句,简要回答。(3分)
16.
祁彪佳认为在此亭不仅能欣赏妙景,还能有神清气夾的奇妙感受,所以将此亭命名为“妙赏亭”。
(3分。意对即可。只写“能欣赏妙景”得1分)
?
【探究成果】
17.请你补全“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活动收获卡。(3分)
17.(1)悠闲自在
(2)得意
仅从“快乐”层面作答给1分。意对即可
18.阅读【甲】【乙】两首诗,关注诗人所望的景物,根据要求答题。(5分)
(1)根据诗歌内容,将“晓”“晚”两字分别填在相应诗题的横线上
【甲】


【乙】


18.
(1)【甲】晚
【乙】晓
(2分,每空1分)
(2)追随诗人的目光,你会发现,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思。请从两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句,品味诗人所望之景,体会诗人流露之情。
(2)【示例一】
甲诗第一句,诗人望着西沉的落日,想到自己独自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有一种落寞的感受,流露出忧伤之情。
【示例二】
甲诗第二句,诗人望见“归鸦”“翼难齐”,想到乌鸦难归巢,自己也有家难回,流露出故园之思
【示例三】
乙诗第一句,西去的“万点寒鸦”引起了诗人凄凉的感受,触发了诗人对故的思念之情。
【示例四】
乙诗第二句,诗人望见低垂的斜月,想到月有残缺,人无团圆,流露出对故匠的怀念之情。
(3分。具体意象1分,结合诗句1分,情感1分
3.
2020年
浙江省衢州中考语文试题卷
(二)
彭天锡串戏①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②、一肚皮磊砢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④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串戏:客串演戏。②机械:机巧。③磊可(kē):众多的样子。④桓子野:即桓伊,字子野。
16.对文中画线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花尽家财;另一种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唱戏,花尽家财。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2分)
16.(2分)
示例1:我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因为他的戏每一出都有传承,不是自己杜撰的,曾到张岱家串戏五六十场技艺都没有穷尽。他的表演惟妙惟肖,形神兼具。
示例2:我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到家唱戏。原因是他唱戏妙天下,多扮演丑净,角色扮演惟妙惟肖,让人如临其境。
(言之有理即可)
17.本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彭天锡串戏之妙?结合内容分析。(4分)
17.(4分)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他善演丑净角色,表演惟妙
惟肖,有形有神,让人如临其境;他厚积薄发,一生的积累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戏中。侧面描写:通过作者的感受“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把他的戏比作“一夜好月”“一杯
好茶”,并借桓子野的典故写出了彭天锡串戏之妙,技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正面描写2分,侧面描写2分。回答铺陈、烘托等言之有理也可)
18.结合本文和《湖心亭看雪》,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岱?(4分)
18.(4分)①有生活情趣,兴趣爱好广泛。痴迷山水,酷爱戏曲。②才华出众,文采好。如
《湖心亭看雪》中,营造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彭天锡串戏》中,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串戏之
妙。③特立独行。在大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对伶人彭天锡以平视的态度大加赞赏。
④有家国情怀。他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崇祯”“金陵”追忆故国山河,在《彭天锡串戏》中,借彭天锡演戏,发不平之气,暗藏着亡国之痛。
(结合内容分析,答到两点即可)
4.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15分)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备位卿贰
⑤,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⑥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lì):骂。②坐:犯罪。③抶(chi):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时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①法:规范,准则,模范。此处指学习的糖样。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昔里中一富儿素悭(▲)
(2)其人骂至五里许(▲)
(3)一主政以公差舟行(▲)
(4)必能寡过
14.(1)向来,一向(2)表约数(3)乘船,坐船(4)过错,犯错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15.被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16.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内容。(3分)

①▲
)遇仇家欲嫁祸,(
②▲
)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
③▲
)动。
16.①富儿
②仇家
③之
17.“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公的智慧。(5分)


17.文中的富儿,不能洞悉仇家“欲嫁祸”之心,亦不能洞察可能招致的祸患,当乞丐辱骂其妻子儿女时,“不胜忿”,最终落得“坐偿”的结局(主政亦是如此)。而刘公面对大骂“若不闻”,体现的正是刘公的智慧——他善于洞察人心:他认为对方“知我而故詈”一定是有所倚仗,有所谋求;他还能预判事情的后果,知道不忍或将引来祸患。
5.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14分)
【甲】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除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徐敬业乱,署宾王为府属,为敬业传檄①天下,斥武后罪。后读之,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矍然②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
【乙】
唐考工员外郞宋之问③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第一联搜奇覃思④,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命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久不寐思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日:“弟子业诗,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⑤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节选自《太平广记》)
?
[注释]①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章。②矍然:吃惊的样子。③宋之问:初唐时期诗人。④覃思:深思。⑤迟明:黎明,
序号
释义
课文

或以宾王对

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再三吟讽,因曰

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15.(1)①有人
②于是,就
15.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4分)
(1)联系课文。(2分)
?
?
(2)查阅字典。(2分)
“属”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以下几种常见义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下列两个“属”
属:①zhǔ
连接:
②zhǔ
嘱托,嘱咐;
③zhǔ
劝请,邀请;
④shǔ
种类;
⑤shǔ官属,部属;
⑥shǔ袁属,属于。
?
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署为府属

B.而兴思不属

?(2)A.⑤
B.①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
1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c2分













耶?
16.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
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17.等到(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逃亡,(人们)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评分标准:共2分。意对即可。
18.楹联“山月常明,应知诗杰丞临:湖波乍涌,恍见文澜动则天”提到了甲文所叙述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8.骆宾王多次写奏章议论政事,得罪朝廷,被贬为临海县丞;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文让武则天惊叹。
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
19.两文为了表19.两文为了表现骆宾王的才华,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19.甲文写骆宾王“七岁能赋诗”,这是正面描写;写武则天对路宾王的讨武曌文备加赞赏,这是侧面指写。乙文写骆宾王帮助宋之同续写诗歌,这是正面指写;写宋之间惊异于骆宾王的诗才,这是侧面描写。
6.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
◎材料一
听蕉记
[明]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①。然蕉曷②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③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④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⑤若匝匝⑥,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⑦田,如珠倾,如马骧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石田先生文钞》
[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zé):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
◎材料二
夜雨有作
[宋]张嵲
睡足秋堂夜雨声,
天涯此夕叹飘零。
空阶滴沥肠堪断,
更向芭蕉叶上听。
(选自《全宋诗》
?
◎材料三
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听。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
(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序》
?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承雨有声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__________
(2)声假雨也
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
__________
(3)则蕉亦默默静植
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爱莲说》)
__________
(4)以伺雨
查阅词典法:①窥探,探望;②等待,守候;③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
__________
填序
◆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
1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1)接受,承受
(2)借,凭借
(3)竖立
(4)②
?
13.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13.(2分)蕉叶大而空,承接雨的时候发出声音。或:蕉叶为静态,雨为动态,动静相碰撞而有声。或: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同的雨落在蕉叶上,发出不同的声音。
14.《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4分)
14.(4分)画线句用一组叠音拟声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雨落蕉叶上或疾或徐、或疏或密等特点;通过僧人诵经、骏马奔驰等比喻来描摹雨打蕉叶的声音,极富新意,有通感之趣。运用排比句式,读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的律动感,让人联想到雨中芭蕉摇曳生姿的美感。
◆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
15.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15.(4分)通过“天涯”“叹”等词读出了诗人的飘零孤寂,从“雨打芭蕉”声比空阶滴沥的雨声让人听着更断肠,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愁思深重。
◆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
16.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3分)
16.(3分)雨打芭蕉有独特的声音美,启人遐想;雨打芭蕉动静相能,让人有所得于动静之机;雨打芭蕉之声让人闻而生思,借此舒怀,寄托幽微之情思;芭蕉尤宜于雨中观赏,“听蕉”是一种有韵味、雅致免俗的生活方式,所以深受喜欢。
◆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17.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3分)
17.(3分)雨打芭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能触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人们对清新雅致生活的追求,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是一个极富美感和韵味的古典意象。
7.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
杨万里传①(节选)
①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②浚入相,荐之朝。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率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
③淳熙十二年五月,应诏上书曰: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其为奸也大矣。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金人日逼,疆场日扰,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保疆场者何道。愿陛下超然远览,昭然远寤。勿以海道为无虞,勿以大江为可恃。增屯聚粮,治舰扼险。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
④东宫讲官阙②,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③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万里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⑤开禧二年,闻韩侂胄④撞开边衅,愤惋不食,手书八十四言,掷笔落坐而逝。
⑥万里精于诗,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
[注释]①选自(宋史》,有删改。②阙:同“缺"。③端人:正直的人。④韩侂(tuō)胄:南宋大臣。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9.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2)率师往平之
(3)孰为才
(4)闻韩侘胄撞开边衅
10.(1)命名(2)军队(3)谁,哪一个(4)听说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11.杨万里三次去拜访(张浚)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
12.阅读全文,回答问题。(4分)
(1)对本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万里,人相后又把他推荐给朝廷。
B.杨万里应诏上书,劝谏皇帝“增屯聚粮,治舰扼险”。
C.担任侍读,杨万里主动向太子推荐人才,因此“太子深敬之”。
D.末段中“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一句,暗含了对杨万里学识人品的肯定。
(2)人物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本文却用较大篇幅引用了杨万里的奏章,这样写是否恰当?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12.(1)C
(2)奏章也是体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形式,同样反映人物的思想;人物传记也要详略得当,这部分内容更好地表现了杨万里的正直和有政治远见。
13.下面两句话用不同的句式向皇帝指出当前形势,语气和表达效果各有什么不同?(4分)
[甲]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乙]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宋史·杨万里传》)
甲句:
乙句:
13.甲句:采用判断句,加强了肯定语气,强调了形势危急,引起后主的重视。乙句:采用疑问句(设问句),语气委婉,引发君主的深人思考,起到劝谏的作用。
8.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
②游:指游说。
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④得己:自得。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薄暮冥冥
⑵去国怀乡
⑶吾语子游
⑷人知之,亦嚣嚣
9.(1)迫近
(2)国都
(3)告诉
(4)理解(或“了解,赏识”)
(4分。每小题1分)
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穷则独善其身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人知之,亦嚣嚣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达则兼善天下
D.其喜洋洋者矣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10.
B(2分)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⑵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1.(1)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2)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背弃)道。
(4分。每小题2分,关键词语理解正确、翻译恰当即可)
1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
”,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
之情。(2分)
12.
洞庭风雨图
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或“喜悦”)
(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3.“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2分)
13.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
2020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李沆??????
李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①.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稍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祭祀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②,大营宫观,无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沆真圣人也。”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③.帝以沆无密奏,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④,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李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旰(gàn)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②封岱祠汾:封禅泰山、祭祀汾水。③寝:搁置。④动遵条制:行动遵守规章制度。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或至旰食
或王命急宣
B.会契丹犯边
多会于此
C.则土木、祭祀之事作矣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D.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
康肃笑而遣之
10.B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B.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C.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D.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11.C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沆担心真宗会纵情声色犬马,劳民伤财,符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因为李沆在留守京城时烧了诏书,所以皇帝要降罪于他。
C.选文赞美了李沆忠良勤勉、富有远见、刚正不阿、襟怀坦荡、生活简朴的品质。
D.选文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
12.B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13.①我常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②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10.
2020年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15-18题。(7分)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猪)三俱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分析】参考译文:
????
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驻扎在定州,只要有士兵到来,太宗都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当时有一个随从的士兵病重,不能进见。太宗诏令把他抬到自己的床前,询问他的病情,下令州县的医官给他好好治疗。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宗出征的。等到大军回师驻扎柳城,又诏令收集前后阵亡将士的骸骨,设太牢隆重祭奠。太宗亲临祭祀,为死者哀悼痛哭,全军将士无不落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乡,把这件事情告诉阵亡者的父母,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丧致哀,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太宗亲征辽东,攻打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乱箭射中,太宗亲自替他吮血止伤,将士们没有不因此而受感动和深受激励的。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次定州
(2)及大军回次柳城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驻扎在定州。次:驻扎。
②句意为:等到大军回师驻扎柳城。及:等到。
(1)①驻扎;②等到。
16.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一处)(1分)
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宗出征的”,据此断句为: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2)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御,驾临;之,代词,指兵士。句意为:太宗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
(3)太宗都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
18.读这段文字,你觉得身为君主的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4)本题考查人物评价。梳理语段内容,抓住人物描写的句子来评价人物。
根据“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帝亲为吮血”等描写可以看出太宗是一个关爱士兵,体恤部下的贤明君主。
(4)太宗是一个关爱士兵,体恤部下的贤明君主。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10)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浙江省金华市语文中考题
(五)文言文阅读(11分)
辨白檀树
〔五代〕王仁裕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玉堂闲话》)
【注释】①虺(hu):一种毒蛇。②移时:一段时间,③限:限制,限定。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④毳(cu)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大可数围
果得于数里外
B.又西岩之半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路人过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溪谷洗然
吴广以为然
15.(2分)A
16.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16.(2分)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17.阅读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2分)
志公影
真相
志公戴着斗笠的头

志公身体的形状
圆柏两边上下走向的石缝

斜向的石缝、斑驳的苔藓
17.
(2分)①岩石间的一株圆柏
②志公袈裟的花纹
1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的一项是(▲)(2分)
A.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B.遂勒辔移时望之
C.又西瞻志公影D.志公不留影于此
18.
(2分)D
19.联系《穿井得一人》中的传闻,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附: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9.(3分)“乃”是“才”的意思,“哉”相当于“啊”,该句意思是“才知道人们的误传哪有边界啊”,“乃加强感叹语气,强调传闻的荒诞,人们对白檀树、志公影的传闻竟信以为真,甚至顶礼膜拜,这与(穿并得一人中“得一人之使”误传为“得一人于井中”何其相似,“乃”和“哉”也流露了作者对此类现象的不满与批评
2.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请你参与“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阅读活动,完成13-17题。
【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岀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妙赏亭
[明]祁彪佳
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①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緲,掖②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③然。而众妙都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选自祁彪佳《寓山注》)
【注释】①暱:同“昵”,亲近。这里指挨近,靠拢。②掖:搀扶,挟持。③沤:水中气泡。④都:汇聚
【亭之址·有讲究】
13.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也。
13.




/不




收/缘




也。
14.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答题。(3分)
(1)解释【甲】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临:
.
(2)请从【乙】文中找出直接写妙赏亭建造位置的句子。
.
14.(1)居高面下
(2)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然
【亭之景·有情味】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亭不暱于山,故能尽有山
15.(1)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消下来的,是酿泉啊。
【亭之名·有因由】
16.祁彪佳为什么把亭命名为“妙赏亭”?根据【乙】文中的画线句,简要回答。(3分)
16.
祁彪佳认为在此亭不仅能欣赏妙景,还能有神清气夾的奇妙感受,所以将此亭命名为“妙赏亭”。
(3分。意对即可。只写“能欣赏妙景”得1分)
【探究成果】
17.请你补全“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活动收获卡。(3分)
(五)古诗阅读(5分)
请你参与“抓诗题·读古诗”活动,完成18题。
18.阅读【甲】【乙】两首诗,关注诗人所望的景物,根据要求答题。(5分)
(1)根据诗歌内容,将“晓”“晚”两字分别填在相应诗题的横线上
【甲】


【乙】


18.
(1)【甲】晚
【乙】晓
(2分,每空1分)
(2)追随诗人的目光,你会发现,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思。请从两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句,品味诗人所望之景,体会诗人流露之情。
【示例二】
甲诗第二句,诗人望见“归鸦”“翼难齐”,想到乌鸦难归巢,自己也有家难
(3分。具体意象1分,结合诗句1分,情感1分
3.
2020年浙江省衢州中考语文试题卷
(二)
彭天锡串戏①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②、一肚皮磊砢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④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串戏:客串演戏。②机械:机巧。③磊可(kē):众多的样子。④桓子野:即桓伊,字子野。
16.对文中画线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花尽家财;另一种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唱戏,花尽家财。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2分)
16.(2分)
惟妙惟肖,让人如临其境。
(言之有理即可)
17.本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彭天锡串戏之妙?结合内容分析。(4分)
17.(4分)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他善演丑净角色,表演惟妙
好茶”,并借桓子野的典故写出了彭天锡串戏之妙,技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正面描写2分,侧面描写2分。回答铺陈、烘托等言之有理也可)
18.结合本文和《湖心亭看雪》,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岱?(4分)
18.(4分)①有生活情趣,兴趣爱好广泛。痴迷山水,酷爱戏曲。②才华出众,文采好。如
《湖心亭看雪》中,营造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彭天锡串戏》中,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串戏
(结合内容分析,答到两点即可)
4.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15分)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备位卿贰⑤,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⑥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lì):骂。②坐:犯罪。③抶(chi):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时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①法:规范,准则,模范。此处指学习的糖样。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昔里中一富儿素悭(▲)
(2)其人骂至五里许(▲)
(3)一主政以公差舟行(▲)
(4)必能寡过
14.(1)向来,一向(2)表约数(3)乘船,坐船(4)过错,犯错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15.被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16.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内容。(3分)

①▲
)遇仇家欲嫁祸,(
②▲
)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
③▲
)动。
16.①富儿
②仇家
③之
17.“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公的智慧。(5分)


17.文中的富儿,不能洞悉仇家“欲嫁祸”之心,亦不能洞察可能招致的祸患,当乞丐辱骂其妻子儿女时,“不胜忿”,最终落得“坐偿”的结局(主政亦是如此)。而刘公面对大骂“若不闻”,体现的正是刘公的智慧——他善于洞察人心:他认为对方“知我而故詈”一定是有所倚仗,有所谋求;他还能预判事情的后果,知道不忍或将引来祸患。
5.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14分)
【甲】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除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徐敬业乱,署宾王为府属,为敬业传檄①天下,斥武后罪。后读之,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矍然②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
【乙】
唐考工员外郞宋之问③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第一联搜奇覃思④,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命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久不寐思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日:“弟子业诗,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⑤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节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章。②矍然:吃惊的样子。③宋之问:初唐时期诗人。④覃思:深思。⑤迟明:黎明,
15.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4分)
(1)联系课文。(2分)
序号
释义
课文

或以宾王对

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再三吟讽,因曰

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2)查阅字典。(2分)
“属”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以下几种常见义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下列两个“属”
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署为府属

B.而兴思不属

(五)文言文阅读(14分)
15.(1)①有人
②于是,就
(2)A.⑤
B.①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
1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c2分













耶?
16.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
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17.等到(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逃亡,(人们)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评分标准:共2分。意对即可。
18.楹联“山月常明,应知诗杰丞临:湖波乍涌,恍见文澜动则天”提到了甲文所叙述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8.骆宾王多次写奏章议论政事,得罪朝廷,被贬为临海县丞;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文让武则天惊叹。
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
19.两文为了表19.两文为了表现骆宾王的才华,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19.甲文写骆宾王“七岁能赋诗”,这是正面描写;写武则天对路宾王的讨武曌文备加赞
6.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
◎材料一
听蕉记
[明]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①。然蕉曷②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③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④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⑤若匝匝⑥,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⑦田,如珠倾,如马骧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石田先生文钞》
[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zé):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材料二
夜雨有作
[宋]张嵲
睡足秋堂夜雨声,
天涯此夕叹飘零。
空阶滴沥肠堪断,
更向芭蕉叶上听。
(选自《全宋诗》
◎材料三
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听。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
(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序》
◆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
1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承雨有声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__________
(2)声假雨也
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
__________
(3)则蕉亦默默静植
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爱莲说》)
__________
(4)以伺雨
查阅词典法:①窥探,探望;②等待,守候;③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
__________
填序
(4)②
13.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13.(2分)蕉叶大而空,承接雨的时候发出声音。或:蕉叶为静态,雨为动态,动静相碰撞而有声。或: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同的雨落在蕉叶上,发出不同的声音。
14.《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4分)
14.(4分)画线句用一组叠音拟声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雨落蕉叶上或疾或徐、或疏或密等特点;通过僧人诵经、骏马奔驰等比喻来描摹雨打蕉叶的声音,极富新意,有通感之趣。运用排比句式,读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的律动感,让人联想到雨中芭蕉摇曳生姿的美感。
◆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
15.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15.(4分)通过“天涯”“叹”等词读出了诗人的飘零孤寂,从“雨打芭蕉”声比空阶滴沥的雨声让人听着更断肠,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愁思深重。
◆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
16.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3分)
16.(3分)雨打芭蕉有独特的声音美,启人遐想;雨打芭蕉动静相能,让人有所得于动静之机;雨打芭蕉之声让人闻而生思,借此舒怀,寄托幽微之情思;芭蕉尤宜于雨中观赏,“听蕉”是一种有韵味、雅致免俗的生活方式,所以深受喜欢。
◆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17.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3分)
17.(3分)雨打芭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能触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人们对清新雅致生活的追求,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是一个极富美感和韵味的古典意象。
7.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
杨万里传①(节选)
①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②浚入相,荐之朝。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率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
③淳熙十二年五月,应诏上书曰: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其为奸也大矣。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金人日逼,疆场日扰,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保疆场者何道。愿陛下超然远览,昭然远寤。勿以海道为无虞,勿以大江为可恃。增屯聚粮,治舰扼险。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
④东宫讲官阙②,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③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万里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⑤开禧二年,闻韩侂胄④撞开边衅,愤惋不食,手书八十四言,掷笔落坐而逝。
⑥万里精于诗,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
[注释]①选自(宋史》,有删改。②阙:同“缺"。③端人:正直的人。④韩侂(tuō)胄:南宋大臣。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9.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2)率师往平之
(3)孰为才
(4)闻韩侘胄撞开边衅
10.(1)命名(2)军队(3)谁,哪一个(4)听说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11.杨万里三次去拜访(张浚)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
12.阅读全文,回答问题。(4分)
(1)对本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万里,人相后又把他推荐给朝廷。
B.杨万里应诏上书,劝谏皇帝“增屯聚粮,治舰扼险”。
C.担任侍读,杨万里主动向太子推荐人才,因此“太子深敬之”。
D.末段中“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一句,暗含了对杨万里学识人品的肯定。
(2)人物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本文却用较大篇幅引用了杨万里的奏章,这样写是否恰当?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13.下面两句话用不同的句式向皇帝指出当前形势,语气和表达效果各有什么不同?(4分)
[甲]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乙]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宋史·杨万里传》)
甲句:
乙句:
8.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
②游:指游说。
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④得己:自得。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薄暮冥冥
⑵去国怀乡
⑶吾语子游
⑷人知之,亦嚣嚣
9.(1)迫近
(2)国都
(3)告诉
(4)理解(或“了解,赏识”)
(4分。每小题1分)
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穷则独善其身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人知之,亦嚣嚣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达则兼善天下
D.其喜洋洋者矣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10.
B(2分)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⑵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1.(1)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2)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背弃)道。
1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
”,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
之情。(2分)
12.
洞庭风雨图
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或“喜悦”)
13.“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2分)
13.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
2020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李沆??????
李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①.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稍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祭祀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②,大营宫观,无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沆真圣人也。”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③.帝以沆无密奏,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④,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李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旰(gàn)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②封岱祠汾:封禅泰山、祭祀汾水。③寝:搁置。④动遵条制:行动遵守规章制度。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或至旰食
或王命急宣
B.会契丹犯边
多会于此
C.则土木、祭祀之事作矣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D.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
康肃笑而遣之
10.B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B.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C.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D.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11.C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沆担心真宗会纵情声色犬马,劳民伤财,符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因为李沆在留守京城时烧了诏书,所以皇帝要降罪于他。
C.选文赞美了李沆忠良勤勉、富有远见、刚正不阿、襟怀坦荡、生活简朴的品质。
D.选文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
12.B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13.①我常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②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10.
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15-18题。(7分)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猪)三俱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次定州
(2)及大军回次柳城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
(1)①驻扎;②等到。
16.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一处)(1分)
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18.读这段文字,你觉得身为君主的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4)本题考查人物评价。梳理语段内容,抓住人物描写的句子来评价人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