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 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 课件(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9 21:1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他有着简明扼要地描述复杂现象和奥妙事物的罕见才能。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诗人)
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
——高士其(我国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
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在评价什么?
前苏联作家、诗人高尔基是在评价谁?
一本书
一位作者
《十万个为什么》
--------
《十万个为什么》
米.伊林(ELAINE)
《炉子》
《灶台》
《桌子》
《自来水龙头》
Hundred
Thousand
Whys





学习目标
1.能产生阅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灰尘的旅行——中国科普作品精选》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
2.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不懂得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3.能感受阅读科普作品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目录
读前指导
读中推进
读后分享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目录
第一课时
读前指导
仔细阅读这本书的正面(封面),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认识读物
书名
作者、译者
出版社
作者简介:
米.伊林
代表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1896—1953),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使用文艺的手法,有诗一般的意境。
背面有书的价格和条形码。
仔细阅读这本书的背面(封底),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条形码:用来存储书的相关信息,比如价格、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1927年
由米·伊林创作。
两年后
正式出版。
1934年
翻译到中国。
1934年后
有十余家出版社或发行单位从事此书的出版。
1999年
被评为“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之一。
80多年来
此书版次不断增加,印数始终不衰,一直是广大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它这么受欢迎,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呢?
你从这本书的目录中发现了什么?
有像“自来水龙头”“炉子”这样的屋内生活场景,针对每站点中常见的事物,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屋内旅行记”
感受一下这个片段,有什么感受?
有趣
幽默
富有生活气息,容易理解
阅读计划
一、了解书的体例。
《十万个为什么》
(米.伊林)
1.房间旅行记
2.灯的故事
3.时钟的故事
4.书的故事
二、制定阅读计划。
书名
篇目
时间
日期
《十万个为什么》
第一章《自来水龙头》、第二章《炉子》
6天

日至


第三章《桌子》、第四章《灶台》
6天

日至


第五章《锅架》、第六章《餐具柜》、第七章《衣橱》
6天

日至


三、阅读及记录。
阅读方法
边读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内容。
边读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景理解书中描述的内容。
想一想这本书讲得有道理吗?
列出问题清单。
如临其境地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把书中精彩的段落讲给别人听。




书名
问题
我的思考(收获)
《十万个为什么》
水为什么能灭火?
还有没有其他可以灭火的东西或方法?例如一条浸透了水的毯子。例如身上衣服着火可以在地上打滚灭火等。
一边阅读一边写批注。遇到写得好的、有疑问、有启发的地方,以及不理解的科技术语、与问题有关的新的研究成果,都可以批注一下。可以圈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或行间空白处写。
写批注
自由读一读感兴趣的章节,交流阅读章节,谈谈
收获吧!
目录
读中推进
第二课时
2.各小组抢答。
1.轮流提问题,其他同学抢答。
阅读展示
《十万个为什么》有十万个问题吗?
为什么我们要穿衬衣?
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有没有透明的铁?
为什么我们要喝水?
阅读推荐
?简要叙述自己喜欢的图书或图书中喜欢的某个章节
的主要内容。
推荐的3步法:
?升华感情,讲出读书后的收获。
?就某个特点或某处句段篇着重推荐。(结合生活实际、如临其境地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运用课堂上学过的方法理解。说明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疑问。)
法国国王豪华的寝宫里有让人震惊的大床,有昂贵的地毯、威尼斯出产的镜子和最好的工匠制造的钟表,但是你一定找不到我们如今看来很平常的脸盆。
——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洗澡的
对比强烈,语言平实而有趣。
着重推荐:
炉膛里,燃烧的松树劈柴在噼啪噼啪地响着。跳跃的火焰仿佛乐师一样,让在炉灶前聚会的大家蹦蹦跳跳。
——厨房实验室
拟人,赋予炉膛里燃烧的松树劈柴以生命,表现出火势强烈,营造出热烈欢快的聚会气氛。
课后作业
阅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灰尘的旅行——中国科普作品精选》,三选一。
圈画出写得好的、有疑问的、有启发的词句,再在旁边空白处、行间加上一两句自己的思考或疑惑的标记。



例:这本书的语言生动活泼,趣味性十足。而且深入浅出,作者凭借他敏感细腻的触角,捕捉到生活中最平常的事物中不寻常之处,很适合青少年阅读学习。
读完了之后,大家一定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段,摘抄下来,读一读,和同学一起评一评谁的积累更棒!
积累并交流
积累并交流
《灰尘的旅行——中国科普作品精选》
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看看我们的地球》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
目录
读后分享
第三课时
能够从自己细心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的书,是件很棒的事。
能够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别人,也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分享你的读书收获吧!
阅读分享
我最喜欢的科普读物是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部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中国有一本非常有名的科普读物——《看看我们的地球》。作者是李四光,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
我最近读了高士其爷爷的《灰尘的旅行》,该书分为《像山那样思考》《飞得比声音还快》《明天的太阳城》。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环保、高科技以及对未来科学技术的畅想。
一、动植物名片展示。
阅读展示
二、科学小报展示。
三、科普知识小竞赛。
李四光
贾兰坡
高士其
《灰尘的旅行》
《看看我们的地球》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1、《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

2、李四光在《看看我们的地球》中,讲述人类起源的问题的篇章


青少年科普读物
《人类起源于中亚么?》
3、《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用了第
人称的写法,向广大青少年朋友解答了
的问题。
4、灰尘里夹杂着病菌和
,它是我们健康的敌人。
我们是从哪儿来的
病毒

比一比
比较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与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在内容、写法等方面的异同。
从“房间旅行记”“灯的故事”“时钟的事”“书的故事”四个方面为我们揭示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知识。
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是专门为青少年编写的一套科普读物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医学、建筑与交通、能源与环境、航空航天等多个方面,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
中国的
《十万个为什么》
米·伊林的
《十万个为什么》
相同的
不同的
不同的
1、制作知识集锦卡片。
实践作业
2、制作主题科学小报。
3、参加科技实践活动。
例如:“看看我们的地球”主题小报、“一颗尘土的产生”主题小报等。
例如: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去参观科技馆,触摸科技、体验科技,把阅读和实践结合起来。
例如:“生活常见现象知识集锦”“你最想不到的原因集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