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至四单元检测题(含详细解答)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至四单元检测题(含详细解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9 11: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至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9·眉山)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
)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
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
2.▲(2020·青岛北区期末)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C.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
000年
D.月亮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2019·聊城)如果组织学生开展以“探寻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应首选(
)
4.▲(2020·潍坊青州期末)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可能实现(
)
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B.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
C.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D.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不受侵犯
5.▲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
A.埃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阿拉伯文明
6.▲(2020·阜宁期末)下列图中的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按照图中内容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7.▲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频繁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农耕文明发达
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下图历史人物图片,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B.希腊城邦的兴衰
C.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D.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9.▲(2020·三门峡灵宝期末)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都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史前时期的人类
B.西欧封建国家
C.世界三大宗教
D.亚洲文明古国
10.▲(2020·曹县期末)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
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11.▲(2020·永定区期末)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
A.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德意志
B.①拜占庭帝国
②波斯帝国
③英格兰
C.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荷兰
D.①阿拉伯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俄罗斯帝国
12.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说明庄园法庭的处理手段是(
)
A.处以罚金
B.劳役地租
C.实物地租
D.处以刑罚
13.(2019·青岛)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
2
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权利法案》
14.▲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15.▲(2020·槐荫期末)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不包括(
)
A.传播阿拉伯数字
B.创立并传播伊斯兰教
C.创立佛教并传播到中国
D.将中国的造纸术、火药等发明传播到欧洲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
罗马建城
公元前509年
罗马共和国诞生
公元前3世纪
统一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
称霸地中海
公元前73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
罗马帝国
前27年至180年
罗马和平
181—394年
罗马帝国衰落
395—476年
帝国分裂衰亡
公元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材料二 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1)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关键是灭掉了哪个国家?(2分)
(2)古罗马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这两种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沉重地打击了罗马的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衰落的是哪次大规模起义?(2分)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2分)
(4)阅读材料二,思考当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1分)中国史书上称罗马帝国为什么?(1分)
17.有人说,拜占庭文明就像是一只同乌龟赛跑而半路停下来睡大觉的兔子,不仅被乌龟超越,而且为时代所抛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帝国的繁盛】
由于拜占庭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因此,帝国不但渡过了危机,而且国库充实,军力强大,能成功地抵御蛮族的入侵。
(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拜占庭帝国繁盛一时的原因是什么?(2分)
【帝国的衰亡】
帝国的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从此,帝国经济凋敝,领土不断被周边的蛮族势力蚕食。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2)拜占庭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其灭亡的标志是什么?(2分)
【深刻的启示】
拜占庭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从拜占庭帝国的命运中我们应得到什么教训?(2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18.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而日本与阿拉伯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古时期的历史状况。请你探究两国历史,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日本《田令》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材料一的主要内容。(1分)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材料二 他们挥舞着弯月马刀,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击败中国唐朝军队,控制了欧亚大部分地区;攻克埃及,横扫北非,占领西班牙,最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2)材料二中的“他们”是谁?(1分)他们“最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指的是什么?(1分)
材料三 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来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宫”……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阿拉伯文化光辉灿烂的原因。(1分)举两例说明阿拉伯文化光辉灿烂的主要表现。
(2分)说说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中有怎样的地位。(1分)
(4)“学史明智,以史为鉴。”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阿拉伯学习、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创造出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深刻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C
C
B
A
C
D
C
C
B
D
A
A
C
B
C
1.(2019·眉山)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
C
)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
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
2.▲(2020·青岛北区期末)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C.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
000年
D.月亮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2019·聊城)如果组织学生开展以“探寻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应首选(
B
)
4.▲(2020·潍坊青州期末)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可能实现(
A
)
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B.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
C.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D.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不受侵犯
5.▲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C
)
A.埃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阿拉伯文明
6.▲(2020·阜宁期末)下列图中的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按照图中内容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7.▲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C
)
A.对外交流频繁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农耕文明发达
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下图历史人物图片,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C
)
A.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B.希腊城邦的兴衰
C.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D.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9.▲(2020·三门峡灵宝期末)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都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B
)
A.史前时期的人类
B.西欧封建国家
C.世界三大宗教
D.亚洲文明古国
10.▲(2020·曹县期末)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D
)
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11.▲(2020·永定区期末)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A
)
A.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德意志
B.①拜占庭帝国
②波斯帝国
③英格兰
C.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荷兰
D.①阿拉伯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俄罗斯帝国
12.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说明庄园法庭的处理手段是(
A
)
A.处以罚金
B.劳役地租
C.实物地租
D.处以刑罚
13.(2019·青岛)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
2
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C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权利法案》
14.▲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15.▲(2020·槐荫期末)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不包括(
C
)
A.传播阿拉伯数字
B.创立并传播伊斯兰教
C.创立佛教并传播到中国
D.将中国的造纸术、火药等发明传播到欧洲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
罗马建城
公元前509年
罗马共和国诞生
公元前3世纪
统一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
称霸地中海
公元前73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
罗马帝国
前27年至180年
罗马和平
181—394年
罗马帝国衰落
395—476年
帝国分裂衰亡
公元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材料二 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1)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关键是灭掉了哪个国家?(2分)
迦太基。(2分)
(2)古罗马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这两种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由于版图不断扩张、大规模的内战和军事独裁的出现,导致共和国解体,帝国形成。(2分)
(3)沉重地打击了罗马的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衰落的是哪次大规模起义?(2分)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2分)
斯巴达克起义。(2分)屋大维。(2分)
(4)阅读材料二,思考当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1分)中国史书上称罗马帝国为什么?(1分)
汉朝。(1分)大秦。(1分)
17.有人说,拜占庭文明就像是一只同乌龟赛跑而半路停下来睡大觉的兔子,不仅被乌龟超越,而且为时代所抛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帝国的繁盛】
由于拜占庭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因此,帝国不但渡过了危机,而且国库充实,军力强大,能成功地抵御蛮族的入侵。
(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拜占庭帝国繁盛一时的原因是什么?(2分)
地理位置优越,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军力强大。(2分)
【帝国的衰亡】
帝国的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从此,帝国经济凋敝,领土不断被周边的蛮族势力蚕食。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2)拜占庭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其灭亡的标志是什么?(2分)
帝国的西征,蛮族的入侵,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拜占庭人的保守、狭隘。(2分)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2分)
【深刻的启示】
拜占庭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从拜占庭帝国的命运中我们应得到什么教训?(2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教训:开放、宽容带来文明的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故步自封是国家衰落的重要原因。(2分)启示: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我国的发展。(2分)
18.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而日本与阿拉伯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古时期的历史状况。请你探究两国历史,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日本《田令》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材料一的主要内容。(1分)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1分)使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1分)
材料二 他们挥舞着弯月马刀,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击败中国唐朝军队,控制了欧亚大部分地区;攻克埃及,横扫北非,占领西班牙,最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2)材料二中的“他们”是谁?(1分)他们“最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指的是什么?(1分)
阿拉伯人。(1分)阿拉伯人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1分)
材料三 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来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宫”……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阿拉伯文化光辉灿烂的原因。(1分)举两例说明阿拉伯文化光辉灿烂的主要表现。
(2分)说说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中有怎样的地位。(1分)
阿拉伯人重视知识;阿拉伯人大量吸收、消化外来文化。(1分)阿拉伯数字;《天方夜谭》;《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2分)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1分)
(4)“学史明智,以史为鉴。”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阿拉伯学习、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创造出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深刻的启示?(2分)
开放包容带来文明繁荣,居安思危,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发展;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