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突破(通用版):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导学案+课后作业+课件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实验突破(通用版):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导学案+课后作业+课件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1 21:02:02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实验目的
1.通过活动理解什么是保护色以及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学会用模拟探究的方法进行生物现象的推理。
3.了解动物与环境的相对适应性。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对比色容易形成视觉冲击
材料用具
100mm×100mm彩纸一张,10mm×10mm彩纸100张,A4复印纸,笔
实验步骤
1、准备一块面积为100毫米×100毫米的彩色纸和100张10毫米×10毫米的各种颜色的小纸片。
2、以小组为单位,5~6个同学为一组,推举一人为组长。
3、组长在桌子上展开面积为100毫米×100毫米的彩纸,作为生物的“生活环境”,并检查小纸片,记下纸片的颜色,小纸片的颜色代表某种动物不同的体色变异类型。
4、组长是监督人,其他同学都是“捕食者”,它们的“猎物”是小纸片。捕食者是先背对桌子,组长将小纸片均匀地撒在布上,不要使小纸片粘在一起。注意:小纸片分布越分散越均匀实验效果越好。
5、组长时刻注意“捕食者”取出的“猎物”数和剩下的“猎物”数。
实验步骤
6、每个同学想想自己是“捕食者”,小纸片是“猎物”,彩色纸的背景是“猎物”的生活环境。“捕食者”事先背对桌子,每转向桌面一次,快速选取一张小纸片,把它拿出来放在另一只手上,然后转身准备下一次“捕食”。直到材质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组长通知不在选择时为止。注意,捕食者”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7、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量。
8、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后代,而且体色与自己的相同。在每个“幸存者”下面放上3张从老师那儿拿来颜色相同的备用纸片。
9、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充分混合,重复上面的步骤。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10、各种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量并将数据统计填写在表中。
注意事项
1、进行探究活动时,全组同学要严肃认真、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互相监督与合作,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要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2、提醒每位同学每转一次看见的最显眼的纸片捕食,动作要迅速,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3、要及时记录下纸片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
经过几代的选择,幸存下来的“猎物”的体色与背景色相近。
实验问题探究
这个模拟实验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1.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2.有些动物如箭毒蛙,它们在绿色的森林中格外绚丽夺目,很容易被其他生物发现,但仍然存活至今。这种现象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

实验知能提升
×
×
3.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实验知能提升
C
4、家养动物与同种的野生动物相比(如马和野马),两者往往在体型、习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请解释其原因。
实验知能提升
家养动物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而野生动物如野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自然选择相比较,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的选择动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5、青霉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有些致病细菌将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请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实验知能提升
青霉素在刚被使用时,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将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影响了。
再见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理解什么是保护色以及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学会用模拟探究的方法进行生物现象的推理。
3.了解动物与环境的相对适应性。
二、自主学习检测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第62-66页,完成下列问题。
1.100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_________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2.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______与_________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_______,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________或者_________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的结果。
3.除了保护色,动物的_______和______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4.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_________,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______和______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是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__________。
6.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_____________,其中有许多______是能够______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______的基础。
7.变异具有_________。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
8.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而不断进化。
三、自主学习疑惑
亲爱的同学,请把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记录在这里,上课时和同学们一起来突破这些学习难点哦。
【探究案】
一、实验目标
1.通过活动理解什么是保护色以及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学会用模拟探究的方法进行生物现象的推理。
3.了解动物与环境的相对适应性。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三、材料用具
1.本实验需要哪些材料?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
2.本实验用到哪些试剂?
3.本实验需要用到哪些仪器用具?
四、实验步骤
1.准备一块面积为100毫米×100毫米的彩色纸和100张10毫米×10毫米的各种颜色的小纸片。
2.以小组为单位,5~6个同学为一组,推举一人为组长。
3.组长在桌子上展开面积为100毫米×100毫米的彩纸,作为生物的“生活环境”,并检查小纸片,记下纸片的颜色,小纸片的颜色代表某种动物不同的体色变异类型。
4.组长是监督人,其他同学都是“捕食者”,它们的“猎物”是小纸片。捕食者是先背对桌子,组长将小纸片均匀地撒在布上,不要使小纸片粘在一起。注意:小纸片分布越分散越均匀实验效果越好。
5.组长时刻注意“捕食者”取出的“猎物”数和剩下的“猎物”数。
6.每个同学想想自己是“捕食者”,小纸片是“猎物”,彩色纸的背景是“猎物”的生活环境。“捕食者”事先背对桌子,每转向桌面一次,快速选取一张小纸片,把它拿出来放在另一只手上,然后转身准备下一次“捕食”。直到材质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组长通知不在选择时为止。注意,捕食者”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7.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量。
8.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后代,而且体色与自己的相同。在每个“幸存者”下面放上3张从老师那儿拿来颜色相同的备用纸片。
9.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充分混合,重复上面的步骤。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10,各种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量并将数据统计填写在表中。
五、实验结果与结论
六、实验知能提升
1.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2.有些动物如箭毒蛙,它们在绿色的森林中格外绚丽夺目,很容易被其他生物发现,但仍然存活至今。这种现象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

3.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4.家养动物与同种的野生动物相比(如马和野马),两者往往在体型、习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请解释其原因。
5.青霉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有些致病细菌将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请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检测:
1.自然选择
2.体色;周围环境;保护色;躲避敌害;捕食猎物;自然选择
3.警戒色;拟态
4.自然选择
5.繁殖能力;食物;空间;生存斗争
6.遗传和变异;变异;遗传;进化
7.不定向性
8.生存斗争;自然选择;遗传;变异;自然选择
实验知能提升
1.×
2.×
3.C
4.家养动物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而野生动物如野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自然选择相比较,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的选择动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5.青霉素在刚被使用时,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将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影响了。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课后作业
1.某些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

A.警戒色
B.保护色
C.变色
D.拟态
2.19世纪末,英国工业迅速发展。在英国工业区,桦尺蛾种群由原来浅色占大多数变为深色占大多数,其原因是(

A.煤烟将桦尺蛾熏成深色
B.喜欢捕食其他体色桦尺蛾的鸟的数量突增
C.环境的改变造成了桦尺蛾深色类型的出现
D.环境的改变使深色的桦尺蛾得以更多保留
3.现有红、黄、绿、蓝等颜色的小纸片100张,若用绿色的布料作为背景布,经过“捕食者”几次捕食后,剩下的小纸片绝大部分是(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4.下列选项不属于动物保护色意义的是(

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
B.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
C.使动物更加美丽
D.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5.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实验,其结果是(

A.具有漂亮颜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
B.具有鲜艳颜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
C.具有暗淡颜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
D.具有与环境相同颜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
6.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性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是(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长期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降低
7.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

A.繁衍后代的需要
B.短颈的个体被淘汰,长颈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D.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
8.下列事例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A.克隆羊的培育过程
B.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
C.长颈鹿长颈的形成
D.同一种鸟可形成不同的喙形
9.下图是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图解。
A
B
C
达尔文对此过程的解释是:
(1)图A显示,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颈的长短是可以_______的。
(2)图B、C中,当缺乏青草时,________的长颈鹿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_________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生存的可能性小,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少。经过多代后,________的长颈鹿被淘汰。
(3)在长颈鹿的进化中,颈长属于________变异,颈短属于________变异。
(4)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存下来,__________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
10.达尔文在环球航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海岛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2)大风对海岛上的昆虫起了_______作用。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______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4)生物通过_____、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当因工业污染树皮变成黑褐色后,深色成为桦尺蛾的保护色,在环境改变后得以更多保留。
3.C
【解析】与背景颜色相同的小纸片不易被“捕食者”发现,背景为绿色,经几次捕食后,绿色的小纸片会有更多剩余。
4.C
5.D
【解析】当环境颜色相同的小纸片相当于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因此“幸存”的多。
6.C
【解析】有的细菌产生了抵抗青霉素的变异,从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传给下一代。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抗药性逐代累积,抗药性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7.B
【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8.A
【解析】克隆羊是人工培育的结果,而长颈鹿的长颈、雷鸟的体色、鸟的喙形都是长期适应环境、适者生存的结果,是自然选择。
9.(1)遗传
(2)颈长;颈短;颈短
(3)有利;不利
(4)生存斗争;适应者;不适应者;自然选择
【解析】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中提到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颈的长短是生物的性状,颈长、颈短是长颈鹿不同的变异,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颈长成为有利变异,这样的个体容易生存并繁殖后代,而颈短的个体生存的可能性减小,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少,经过多代后逐渐被淘汰。
10.(1)有利
(2)选择
(3)适应者
(4)遗传
【解析】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在该海岛上,由于大风的选择作用,无翅或残翅成为有利变异,具有该性状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