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父母的心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4.体会小说浓浓爱心,淡淡哀怨的情感。
5.感受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珍视亲情,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情节的曲折性。
教学难点
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导语: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让我们共同走进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也许从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这篇小说中,我们能找到这些俗语最好的诠释。在这篇小说里,作者以他惯常的柔腻、纤细的笔触,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却割舍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的人间亲情!(板书课题、作者)
2.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掌握重点字词 (读课文做好圈点批注)
(1)注音: 濑户 褴褛 女佣 犹豫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函 馆: 衣衫褴褛:
无精打采: 失魂落魄:
2.了解作者作品.
《父母的心》选出《_______》,作者是日本著名小说家______。他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成名作是《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
3.理情节(标注段落序号)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根据情节可划分几个层次? (指导筛选信息方法)
4.理解主题思想,体会写作特色
5.品味语言
(二)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回指导。(温馨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运用工具书,在课本上圈点批注,做好笔记)
(三)自学检测(可以板演、听写)
1.给划线的字注音
褴褛( ) 吩咐( ) 酬谢( ) 失魂落魄( ) 妥( )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吩付 风度极佳 痛哭失生
无精打彩 冷酷无情 如数俸还
3.理清故事情节,完成下面表格(抢答)
次数 送、换情况 所去的人及表情 理由
第一次 送去大儿子 妻二人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第二次 父亲 大儿子是接班人;按次序也不对
第三次 将女儿换回二儿子 母亲很不好意思、失魂落魄
第四次 要回女儿 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
三 、合作探究
1.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2. 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送走长子时?
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要回女儿时?
3.你认为本文的详略安排如何?为什么?
首先:从故事双方的人物来说,四次调换的过程,其时正是矛盾双方曲折复杂的心理历程。对穷夫妻来说,送子女给别人即可以让孩子过上好日子,自己又能有所回报,从而改变一下目前窘迫的生活条件,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所以他们“商量”后将大儿子送给了贵妇女。但是那种难以割舍的爱子之情又让他们寝食难安,于是他们又三番五次的调换子女。毕竟“毁约”是难为情的,于是他们分别去跟贵妇女说,并且找出各种理由。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斗争过程,感动人们的正是那最纯洁、最无私、最令人感动的父母的心啊!
其次:从表达方法上看,前三次是略写,最后一次是详写。这样写避免了平铺直叙,令简单的故事情节摇曳生姿,产生一波三折的效果。让读者随着作者的叙述而感动,为故事情节的铺展而感染,产生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4.你认为本文记叙 事,表现了 。
本文通过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
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5.从本文中,你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
A.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B.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让学生理解“淡淡的哀怨”有一定难度,建议教师从: ①作者作品的共同风格 ;②故事本身的伤感性和哀怨性;③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淡淡的哀怨”等方面进行点拨。)
四、拓展训练
1.你赞成穷夫妻的做法吗?如果是你,你将如何决定?(三步答)
2. 课文中只是说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那么他们的以后的日子如何呢?请展开你的联想,为故事续个结尾。
五、堂清检测
1.制一张卡片送给父母,以表达对他们的理解、感谢为内容,格式自定,可题写上收集的格言、诗歌、歌曲等。
2.仿写句子,抒写感受。
父母的心是一缕春风,吹暖了我们的心田;
父母的心是一条溪流,带来了一路的欢歌;
, ;
, 。
结束语:
至爱亲情,感人至深!我们生活在亲人的环抱中,享受着爱的沐浴,那么用我们的真心去面对我们的亲人,用我们的真情去呵护我们所爱的人吧!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板书设计:
父 母 的 心
要求送孩子时 犹豫不决,要求商量
送走长子时 条件优越,减轻负担
次子换回长子时 难舍长子,想法换回 一波三折,
女儿换回长子时 难舍次子,设法换回 跌宕起伏
要回女儿时 难舍女儿,决意不送
课后反思(优点、不足、改进设想)第十五课 父母的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失魂落魄(pò) 濑户(lài)
寒酸(suān) 函馆(hán)
B.犹豫(yóu) 船舱(cānɡ)
一模一样(mó) 酬谢(chóu)
C.褴褛(lǚ) 留恋(liàn)
如数奉还(fènɡ) 羡慕(mù)
D.广阔(kuò) 吩咐(fēn)
继承(chénɡ) 商量(liɑnɡ)
【解析】选B。“模”应读“m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褴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位父亲牵着五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
无精打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失魂落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衣服)破烂。 (2)形容不高兴,不振 (3)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那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________(贫穷贫困)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
(2)说起来怪难为情的,我们已经没有能力________(抚养 扶养)这四个孩子了。
(3)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__________(羡慕嫉妒)你们。
答案:(1)贫穷 (2)抚养 (3)羡慕
4.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出那位年轻的母亲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内心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能够得到女儿的关爱而感到欣慰、满足。
5.简析文章第(3)、(4)两段所写事件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件事是“我”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为下文写“我”的心理变化作铺垫。
6.“我却只顾自己的兴致,把妈妈的关心搁在一边”这句话中,“自己的兴致”是指_____________。“妈妈的关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赏雪景 送我走出家门,并三番五次地叮嘱我路上小心
7.认真阅读全文,简述“我”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文中“我”看到雪内心感到欣喜,可听到妈妈的叮嘱心里厌烦,后来看到年轻母亲和小女儿的动人情景内心受到感染。
答案:高兴、欣喜——厌烦——受到感染。
8.一对穷人夫妇宁可饿死也要与子女在一起,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爱子之心。其实,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样的,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林肯的母亲在林肯竞选议员失败时鼓励他说: “记住,孩子,只要一颗心在,没有办不成的事,想想在西雅图的日子。”林肯当选总统后说:“我的一切都属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材料二:居里夫人从整个科学生涯和人生道路上体会出一个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一生追求事业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响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有一位开明的母亲,说明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
9.父母对子女的爱,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大都在日常细微的小事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因此,很多人对父母所给予的关心早已习以为常,甚至熟视无睹。读了《父母的心》,你是否想起了父母爱你的桩桩往事?在现在的生活条件下,你对父母的心又是怎样看的?请你畅所欲言,交流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读了《父母的心》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的父母都在外地经商,很少回家。但是,他们对我的爱却丝毫没有打折扣,他们委托邻居照顾我,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天气预报”是他们必看的节目,每天7:40准时打电话回家,嘱咐我添减衣物,夜里盖好被子,注意交通安全。我告诉他们我已经长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不用每天嘱咐了。他们答应了,但第二天,电话铃还是会准时响起,传来的还是那百说不厌的老话,听得我都有些烦了。现在想想,自己实在太不应该了。放心吧,爸爸、妈妈,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我唯有勤奋学习,才能对得起你们的一片爱心。(共20张PPT)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失魂落魄(pò) 濑户(lài)
寒酸(suān) 函馆(hán)
B.犹豫(yóu) 船舱(cānɡ)
一模一样(mó) 酬谢(chóu)
C.褴褛(lǚ) 留恋(liàn)
如数奉还(fènɡ) 羡慕(mù)
D.广阔(kuò) 吩咐(fēn)
继承(chénɡ) 商量(liɑnɡ)
【解析】选B。“模”应读“mú”。
﹒
﹒
﹒
﹒
﹒
﹒
﹒
﹒
﹒
﹒
﹒
﹒
﹒
﹒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褴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位父亲牵着五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
位财主夫人的舱房。
无精打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
法了。
失魂落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衣服)破烂。 (2)形容不高兴,不振 (3)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
﹒
﹒
﹒
﹒
﹒
﹒
﹒
﹒
﹒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那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________(贫穷贫困)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
(2)说起来怪难为情的,我们已经没有能力________(抚养 扶养)这四个孩子了。
(3)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__________(羡慕嫉妒)你们。
答案:(1)贫穷 (2)抚养 (3)羡慕
4.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出那位年轻的母亲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内心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思
路如下:
答案:能够得到女儿的关爱而感到欣慰、满足。
5.简析文章第(3)、(4)两段所写事件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件事是“我”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为下文写“我”的心理变化作铺垫。
6.“我却只顾自己的兴致,把妈妈的关心搁在一边”这句话中,“自己的兴致”是指_____________。“妈妈的关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赏雪景 送我走出家门,并三番五次地叮嘱我路上小心
7.认真阅读全文,简述“我”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文中“我”看到雪内心感到欣喜,可听到妈妈的叮嘱心里厌烦,后来看到年轻母亲和小女儿的动人情景内心受到感染。
答案:高兴、欣喜——厌烦——受到感染。
8.一对穷人夫妇宁可饿死也要与子女在一起,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爱子之心。其实,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样的,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林肯的母亲在林肯竞选议员失败时鼓励他说: “记住,孩子,只要一颗心在,没有办不成的事,想想在西雅图的日子。”林肯当选总统后说:“我的一切都属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材料二:居里夫人从整个科学生涯和人生道路上体会出一个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一生追求事业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响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有一位开明的母亲,说明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
9.父母对子女的爱,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大都在日常细微的小事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因此,很多人对父母所给予的关心早已习以为常,甚至熟视无睹。读了《父母的心》,你是否想起了父母爱你的桩桩往事?在现在的生活条件下,你对父母的心又是怎样看的?请你畅所欲言,交流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读了《父母的心》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的父母都在外地经商,很少回家。但是,他们对我的爱却丝毫没有打折扣,他们委托邻居照顾我,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天气预报”是他们必看的节目,每天7:40准时打电话回家,嘱咐我添减衣物,夜里盖好被子,注意交通安全。我告诉他们我已经长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不用每天嘱咐了。他们答应了,但第二天,电话铃还是会准时响起,传来的还是那百说不厌的老话,听得我都有些烦了。现在想想,自己实在太不应该了。放心吧,爸爸、妈妈,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我唯有勤奋学习,才能对得起你们的一片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