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7——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圆柱展开图和探索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2、认识圆柱展开图,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建立展开图与圆柱侧面、底面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认识圆柱展开图,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准备:
圆柱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根据昨天的预习,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我们用1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讨论出你们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
生:讨论
(依次类推每个小组说出本小组的问题,老师把问题输入电脑)
我们研究了圆柱的侧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体的表面积。
二、汇报展示,解决问题
组1:认识表面积
生:圆柱的表面包括什么?(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现在把这个圆柱体纸盒剪开。看一看圆柱的展开图是什么样的。边说边动手操作,照教材上的样子贴在黑板上。
观察这个圆柱体展开图,
学生可能会说:
(1)圆柱的表面是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的。
(2)圆柱的表面是由两个同样大的圆和一个侧面组成的。
(3)圆柱的展开图是两个同样大的圆和一个长方形。
2、生:谁来说一说怎样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教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组2:计算表面积
生: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现在请大家实际计算一个圆柱的表面积。
(出示第25页的示意图)
生:观察图,我们知道了什么?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14厘米
生: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如果出现列综合算式的给予表扬,如果没有,提出兔博士说的话,鼓励学生尝试,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四、尝试应用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计算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茶叶桶,同桌合作,测量出有关数据,并计算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合作测量并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师:谁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测量方法。如:
(1)测量直径和高。
(2)测量底面周长和高。
如果学生出现了综合算式,教师给予肯定,并告诉学生:我们在做题时,不做统一要求,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师:大家读一读“练一练”的第1题,自己解答。
2、“练一练”第2题。
(1)师:请大家看练一练的第2题,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呢?与前面的练习有什么区别?(求的是做这个容器至少需要多少铁皮;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半圆柱形铁皮容器)
师:求这个半圆柱形容器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这个容器的什么?(表面积)
师:这个容器的表面积包括什么?(圆柱体表面积的一半和一个长方形)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个别指导。
(2)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