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动画阴晴圆缺——引导线动画 课时 1
科目 信息技术 教师
班级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素材图片的处理和引导线动画的设计,素材图片的处理方法易懂,但特别注重细节的处理;引导线动画属于Flash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在今后作品的创作中应用非常广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实物与背景的分离操作。
(2)掌握引导线动画的制作步骤,能利用引导层设计运动的轨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法,加快获取新知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Flash和Photoshop的基础,在应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时候,适应度较好,能比较快速的找到需要的工具及窗口,但部分同学在处理细节方面比较弱,当遇到比较细致的问题时,缺乏耐心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素材图片的处理和引导线动画的设计。
【教学难点】
图片的抠取与杂边的处理,引导线动画中素材的处理。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
下达指令,成绩取前三组。
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游戏闯关最重要的是什么?”
“速度”
“路线”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设计动画的路线?”
任务驱动,获取新知
明确目标
用PPT展示教学目标
2、任务驱动,自学指导
展示两个动画效果,思考区别。
补充学生的回答。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任务一:观看微课,结合微课内容,制作月球和地球的动画形象。
制作思路:为了便于重复使用,将月球和地球制作成元件,并导入图片作为他们的动画形象。
引导学生提炼操作步骤。
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讨论任务完成或者没有完成的原因及技术问题。
教师讲解+自主探究
自学引导线动画知识拓展,思考引导线的特点。
任务二:观看微课视频,完成任务:制作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引导线动画。
随堂指导+个别辅导
展示学生作品,在展示中提炼制作用导线动画的技巧和技术支持。
三、拓展提高
任务:制作走迷宫动画。
展示走迷宫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任务需要的技术支持。
分层练习:A层任务:制作转身版本的走迷宫。
B层任务:制作普通走迷宫。
将微课发送给学生。
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讨论任务完成或者没有完成的原因及技术问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记录展示各个小组的加分情况,鼓励表现优秀的小组。
布置作业
自己搜集素材,设计完成“蝶恋花”的引导线动画。
接收教师发送的游戏,
打开游戏,等待教师指令
根据教师指令进行游戏。
“速度”
“路线”
“方向”
明确学习目标
思考:
动画1:按照预设的路线走;自主设置路径;可控
动画2:根据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自动生成最短路径;不可控。
观看微课,提炼知识点。
执行操作:
导入图片、新建元件、对齐面板、分离操作、椭圆工具、删除操作。
3.组内互助。
4.展示完成效果。
5.分享制作过程的技巧和困难。
组成:引导层、被引导层
位置关系:引导层位于被引导层上方
数量:一条
特点:连续、非封闭
观看微课。
操作实践:插入帧、关键帧、图层;添加运动引导层、绘制引导线;起始位置的确定。
展示作品。
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技术问题。
练习达标
1.组长分层,组员根据所在层完成相应的任务。
2.有问题,看微课。
3.展示作品。
4.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技术问题。
1.素材的处理。
2.引导线动画。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学习。(根据学生的表现,记录小组的得分)
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向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独立解决问题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根据学生的表现,记录小组的得分)
教师讲解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培养自主探究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根据学生的表现,记录小组的得分)
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拓展练习。
(根据学生的表现,记录小组的得分)
学生自己总结,培养综合概况的能力,同时再一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
动画阴晴圆缺——引导线动画
组成:引导层、被引导层
位置: 上 、下
数量:有且只有一条
特点:连续、非封闭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