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测试时间:45分钟 全卷满分:70分)
班别 座号 姓名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后面的空格里。(2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
A.自刎(wěn) 采樵(qiáo) 拂士(bì)
B.畎亩(quǎn) 拂乱(fú) 莫邪(xié)
C.汤镬(huò) 玉帛(bó) 胶鬲(gé)
D.负笈(jí) 旗靡(mǐ) 踬目(zhì)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个是(3分)…………………………………………【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下焉。(中间)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祭祀用的祭品)
C.大王怒,使相之。(仔细察看)
D.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不见踪影)
4.下面句子翻译不够准确的一句是(3分)…………………………………………………【 】
A. 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
C.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大官们品质恶劣,不能深谋远虑。
D.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
据实情来处理。
5.按要求默写。(5分)
①夜来南风起, 。
② ,但惜夏日长。
③家田输税尽, 。
④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⑤伤心秦汉经行处, 。
6.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天,妈妈发觉女儿丽丽发烧了,决定带丽丽到医院看病,可丽丽却说:“不用妈妈陪我去,我已经十六岁了, ① 。我自己去吧。”到医院后,交款处前排了长长的一队,妈妈气喘吁吁地跑来,看见女儿排在队尾,说:“这么多人,别排了,我带你去找熟人,直接拿药得了。”丽丽说:“妈妈,您不能这样, ② ”。
请在对话的①②两处分别填上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话。
①
②
二、文言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7——10题(16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个是(4分)……………………………………………【 】
A. 舜发于畎亩之中(田间) B.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C. 困于心,衡于虑(平衡) 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辅佐)
8. 翻译加横线的句子。(4分)
[译]
9.第一段列举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来说明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这句话的含义是 。 (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1——14题(16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①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②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 公将鼓之(击鼓) B.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C. 再而衰,三而竭(再次) D. 望其旗靡(倒下)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
13.在第一段文字中,曹刿做出①②两个判断,理由是什么?请从第二段文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①刿曰:“可矣。”理由是
②刿曰:“未可。”理由是
14.从第二段文字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来造一个句子。(4分)
成语
造句
三、古诗词阅读(1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5——16题(8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起一经”是指依靠精通经书,通过考试及第后做官。
B. “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 “干戈寥落”是指当时国家武器很少。
C. 第二联的“风飘絮”国家山河破碎,“雨打萍”比喻自己一生动荡不安。
D. 第三联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1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诗句的理解。(4分)
我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7——18题(8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7.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B. “吟鞭东指即天涯”意思是马鞭东指远离京城。
C. 第三句中的“落红”是脱落下来的红花。
D. 第四句的意思是:“落红”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18.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你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理解。(4分)
答:
第七单元
一、1.(略) 2. B[邪yé] 3.A[参与] 4.C[“鄙”是目光短浅] 5.①小麦覆陇黄 ②力尽不知热 ③拾此充饥肠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 ⑤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 示例:①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解决了 ②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共秩序,我们也不能搞特例啊(合要求即可)”
二、7. C〔阻塞,不顺畅〕 8. 一个国家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样的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 9.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强调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 11.C[第二次] 12.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13.①彼竭我盈(填写“彼竭我盈,故克之”也给满分)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4.一鼓作气;造句(略)
三、15. B[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16.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17.C[“落红”是指落花,不一定是红花] 18.示例:退休的黄老师经常关心、帮助年轻老师的成长;离任、退休的陈老局长经常关心、过问博白教育事业(学生举的例子符合要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