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我们欣赏了经典国剧、地方戏曲的剧照,深为他们的精美画面所折服,你知道在我国的西藏有什么地方剧种吗?
那就是“藏戏”。它起源于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藏戏》,体会藏戏的特点吧。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独具一格的剧种。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等广大藏族地区的人民都普遍喜爱观看藏戏。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这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藏戏简介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
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
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
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
文化的“活化石”。
传奇人物—唐东杰布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族人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他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唐东杰布幼时家境贫穷,牧羊为生。成年后当过兵,做过生意,后削发为僧,僧名尊珠桑布。
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学多思,后来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誉为唐东杰布(意为
“千里平原上的国王”)。
唐东杰布亲身感受到西藏地域辽阔、山高水险,交通极不发达,给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于是,他不畏辛劳,跋山涉水,广泛地向民众讲明了搭桥的意图,赢得了许多人的信赖和官员的支持。终于于1430年在雅鲁藏布江上首次建成曲水铁索桥。
雅鲁藏布江的铁索桥
以后,唐东杰布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修桥造船补路,邀请了山南琼结能歌善舞的七兄妹,共同组成了藏戏班子,这就是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而唐东杰布也成了“藏戏”的开山鼻祖。
唐东杰布用演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专用资金,调集了设计师和冶炼工匠以及大量民工,因地制宜,连年施工。在他一生中,共建筑了58座铁索桥。人们亲切地赞誉他为“铁桥活佛”。
唐东杰布在募集资金、解除众百姓交通不便之苦的过程中,又完成了佛教跳神舞蹈向藏剧的过渡。他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
生字词闯关
毫不稀奇
别无所求
随心所欲
师传身授
两面三刀
开山鼻祖
僧人
王妃
演绎
金钹
獠牙
巫女
琼结
吞噬
脱缰
jiānɡ
shì
qiónɡ
wū
liáo
bó
sēng
fēi
yì
黄河一路咆哮着奔向大海。
词语解释
【咆哮】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课文中形容江水奔流轰鸣。
他的一席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哄堂大笑】
一屋子人全笑起来。本课指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发誓架桥招来人们嘲笑。
大家都不喜欢和两面三刀的人交往。
【两面三刀】
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课文中指巫女的性格。
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初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第1—3自然段
第4—7自然段
第8—17自然段
第18自然段
概括藏戏的主要特点。
介绍藏戏的形成。
介绍藏戏的艺术特色。
总结藏戏的传承方式。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说说作者是怎么介绍藏戏的?
具体介绍藏戏的特点
概括藏戏的特点
唐东杰布开创藏戏
总结全文
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概括藏戏的特点的?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精读课文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排
比
反
问
演出时间长
戴着面具
没有舞台
藏戏
三大
特点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字里行间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
句式转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3.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2.演出时没有舞台;
1.戴着面具演出;
小组合作
自由读第4—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还是从西藏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用“还是”转折,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传奇一: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一无所有的僧人
作者用精炼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也说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传奇二:从一无所有到58座铁索桥
……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传奇三:从僧人到藏戏的开山鼻祖
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族人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时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③(
?
)的演唱风格。
②(
?
)的舞台;
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①(?
)的面具;
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情节可以任意拖延、唱腔及动作随意发挥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藏剧:演出戴面具。
介绍藏戏的艺术特色(学习第8—17自然段)。
戴着面具演出
人物
面具
代表
唐东杰布
国王
王妃
巫女
妖魔
村民
白色
——
象征
夸张
形象突出
性格突出
红色
威严
绿色
柔顺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青面獠牙
压抑和恐怖
白布或黄布
朴实敦厚
白色
纯洁
国王
红色
威严
善者
王妃
绿色
柔顺
黄色
吉祥
巫女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活佛
妖魔
青面獠牙
压抑恐怖
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最初的藏戏没有剧本,全靠师父言传身教,全靠在戏班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逐步加工提高,使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得以保留和发展,成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唱腔、动作丰富多彩。
情节可以任意拖延;
演出三五天没结束;
演出时没有舞台;
戴着面具演出;
一段戏可以再三重复。
回想一下你了解的京剧脸谱知识,比较一下:藏戏的面具和京剧的脸谱有什么相似之处?
不管是京剧还是藏戏,各类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观其外表,辨其性格,辨其善恶。
开篇用反问的手法概括了藏戏的特色,中间写藏戏的形成,最后又对藏戏的特色做了生动的描写,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写文章,又运用了比喻、反问、夸张等手法。
写作特点
概括介绍藏戏的特点
藏戏
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具体介绍藏戏特点
概括全文
独特艺术
魅力
结构梳理
拓展延伸
黄梅戏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代表严凤英,代表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
其他的地方戏曲
豫剧
河南主要剧种。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等。
4.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
)
3.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代表(
)
2.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代表(
)
1.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代表(
)
E
D
F
B
随堂检测
F.吉祥
E.纯洁
D.威严
C.柔顺
B.压抑和恐怖
A.两面三刀的性格
一、根据藏戏里人物的身份选择填空。
3.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
1.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和发挥。
(
)
2.戏剧艺术的种类。
(
)
压抑
剧种
两面三刀
4.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
)
开山鼻祖
5.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
)
随心所欲
二、根据下列解释写词语。
三、你喜欢戏曲吗?选择你最喜欢的戏曲上网查查资料,看看它有哪些特色,再把它介绍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