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9 21: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 导学案
设计
审核
授课人
课型 新授
年级 高一 班级
小 组 姓名
课题 《故都的秋》
时间 11 月 17 日 第 6 节 第 1 课时 累计 2 课时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重点语段,揣摩优美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运用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体会意境。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学习文本选景的特点,鉴赏写景的艺术。
文化传承与理解:品味文本的悲凉美,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的忧思及落寞之情。
重点难点 1、调动各种感官来体会故都之秋的特点,鉴赏学习文本写景的手法。
2、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学 习 过 程
课前 预习
重点字音
混沌(hùn)(dùn) 潭柘寺(zhè) 一椽破屋(chuán)
落蕊(ruǐ) 着着青布单衣(zhuó) 平平仄仄(zè)
歧韵(qí) 廿四桥 (niàn) 普陀山(tuó)
2、有感情地自由诵读课文。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小院清秋,秋蝉嘶鸣,秋有味。
文人墨客对秋各有其感受,而今天我们随郁达夫先生去感受他笔下故都的秋味。


一、课文初探
自由诵读课文,找出总写故都秋味的句子。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课文再探
浏览课文,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
驯鸽、牵牛花、秋草、槐树、落蕊、秋蝉、秋雨、秋果……
合作探究
作者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展现“清”“静”“悲凉”的特征?
示例:
鸽声、日光:“驯鸽的飞声”以声衬静,写出了城市的宁静,还有作者内心的安宁。“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写出了环境的清静。
四、疑难深究
作者没有详细描绘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等景物,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等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为什么?
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就是吵闹、拥挤的,如果写这些地方,与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就不吻合了。




微写作
任选一幅图片,抓住景物特点,用语言描述你所感受到的秋天的味道。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调动各种感官来体会图片中秋的特点;
②8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探究一: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
1.郁达夫三岁丧父,十七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其抑郁善感的性格。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1922-1934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尝漂泊之苦。
2.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
3.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
4.文章第12段,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对于秋,总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这是一种文人传统。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探究二: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集中体现在第13自然段:
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秋味平淡,北国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
探究三: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
秋是古诗词常用的意象,由于秋风袅袅,树叶飘零,田野萧瑟,故而中国古代文人总会给秋加上一层凄凉悲愁的色彩。屈原诗中就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呈现的是一种萧瑟凄凉之景,伤感离别之情。后代文人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秋自然就成了悲的隐喻。

活动:课外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并在班上交流感受。



辩论: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 设计
课堂 小结 内容总结:
表现总结:这节课表现最优秀的同学有 ,最积极的学习小组是 。
作业 布置
课后 反思 这节课中最成功之处:
这节课中可以修正之处:
作 业 检 查 情 况 记 载
班级 优秀 马虎 缺交



- 1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学习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