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
2.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3.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自主预习
1. 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镇守长江中下游的皇族 于 317年重建晋王朝,以 为都城,史称东晋。 东晋灭亡。
2.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 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健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 。 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3.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西晋末年以来, 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
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 和 ,从而使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4.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梨耕,实行 ,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 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5.南朝时的 ,人口众多,时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三、合作探究
1.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2.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放火烧荒,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西汉)
材料二:《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材料三: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江南土地肥沃,百姓勤奋,丰收的年头,一年的收获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产的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 ——《宋书》(南朝)
(1)上述三则材料是对哪个地区的描述?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对此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此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影响?
四、随堂演练
1. 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
①东晋 ②西晋 ③西汉 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3. 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润 B.土地肥沃
C.社会安定 D.北方人南迁
4. 西晋从统一到灭亡持续了多少年( )
A.14年 B.36年 C.50年 D.37年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6.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
7.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东晋和北魏 B.东晋和前秦
C.西晋和前秦 D.西晋和北魏
8.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羯族
五、课后反思
对比了解江南初步开发的原因及表现和影响,认识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 316 317 司马睿 健康 420 2.宋、齐、梁、陈 “南朝” 宋 3.黄河流域 北方人 劳动力 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 4.精耕细作 施用粪肥 5.健康
三、合作探究
1.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地区:江南地区。不同:《史记》中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农务耕作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很低。《晋书》和《宋书》中的江南很是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可以满足几个郡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供天下人穿用。原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较为安定。影响:为以后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四、随堂演练
1.D 2.A 3.D 4.B 5.B 6.C 7.B 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