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83-85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逐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着重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的三个重点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和用解方程解决问题。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完成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 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交流、归纳、概括、总结等活动,完善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及其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正确熟练地解各种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熟练地解简易方程方程,用解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地解方程,用解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对比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简易方程”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本单元的有关知识(出示课题)。
二、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1、回顾知识,提升认识。
师: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回报。
2、本节课着重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的三个重点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和用解方程解决问题。
(1)用字母表示数
a.表示运算定律 如:a+b=b+a
b.表示图形(长方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 如: S=ab c=(a+b) ×2
c.表示数量关系 如: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则 s=vt
d.表示数量 如:用a表示小红的岁数,妈妈比小红大25岁,则妈妈的岁数可用”a+25”来表示
e.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写 如: x×3 =3x
(2) 解方程
a.什么是方程?
b. 解方程的依据: ①等式的性质; ②运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3) 用方程解决问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a.审题,解设未知数为x 。
b.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c.解方程。
d.检验,写答句。
三、指导练习
1、填空: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那么它的 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
(3)学校买来a个足球,每个m元,又买来a个排球,每个n元, 一共用去( )元。
2、解方程
(1)25-x=15 (2)2(x+1)=6 (验算)
提问: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解方程,然后教师再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83页第2题的第(1、2)题。
提问: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些步骤?验算时要注意什么?
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式:
两个月前的体重-减少的体重=现在的体重
解:设两个月前的体重为 x 千克,
X -3=93
X -3+3=93+3
x =96
答:两个月前的体重为 96千克。
⑶ 分析:3.65m 表示什么?
这一道题把什么看着一倍数?
长颈鹿的高度-梅花鹿高度=3.65m
解:设梅花鹿高度为 xm ,那么长颈鹿的高度为3.5xm , 3.5x -x =3.65
(3.5-1)x =3.65
2.5x =3.65
2.5x÷2.5=3.65÷2.5
x =1.46
1.46×3.5=5.11(m)
答:梅花鹿高度为 1.46m ,长颈鹿的高度为 5.11m 。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说收获,教师点评。
五、作业
1、教科书第83页的第1题。
x +4.8=7.2 x -6.5=3.2 x ÷8=0.4 6x +18=48
3(x +2.1)=10.5 12 x- 9 x=8.7
2、教科书第84、85页练习十八的第3-9题。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609725129540
用字母表示数
简易方程 解方程
用解方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