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竞赛(1----12)课(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竞赛(1----12)课(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14 20:1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1、公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刘裕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3、武则天死后立“无字碑”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其中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 )
A、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4、唐玄宗统治初期“励精图治”,任用的著名宰相是( )
A、魏征 B、姚崇 C、房玄龄 D、杜如晦
5、“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材料描绘的农用工具是( )
A、筒车 B、曲辕犁 C、水排 D、翻车
6、“赞普”是唐朝哪个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
A、匈奴 B、鲜卑 C、吐蕃 D、女真
7、唐朝时,许多外国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其中那个国家的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8、“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它的设计者是谁( )
A、鲁班 B、李春 C、蔡伦 D、张衡
9、右图身披飘拂长带、凌空起舞的“飞天”形象是我国哪一座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 )
A、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B、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甘肃敦煌莫高窟
10、下列哪项不属于北宋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成就( )
A、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其中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C、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D、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11、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经历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12、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气魄似乎是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南宋时流传的民问谚语“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 )
A、太湖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
1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农民的需要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5、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二、非选择题(35分)
16、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材料二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制度?这项制度创立于何时?(2分)
(2)唐朝为发展和完善这项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这项制在当时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外甥是先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
材料二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元末诗歌)
(1)材料一记载了8世纪初发生的什么事件?“遂和同为一家”说明了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末年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总的趋势是怎样的?(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欧洲著名学者汤因比说:“长安是旧大陆文明中心所有城市中最具世界意义的城市,在这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君士坦丁堡,唐帝国和中国文明不仅为朝鲜,而且为更远的日本所赞赏和效仿,这显示了中国的威望。”
材料二 西方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说:“唐代确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长安和巴格达一样,成为国际间著名人物荟萃之地。”
材料三 终唐之世近三百年间,在长安留住的外国人似乎始终相当多。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来华,向中国皇帝进贡。大诗人王维对唐朝这一宏阔气象,曾有诗句言:“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译文:重重叠叠的宫门一一打开,各国使节与百官向皇帝朝拜。)
——以上材料摘自王觉仁《唐原来是这样》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盛况。这一盛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分)
(2)唐朝文化对周围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请举一例说明。(3分)
(3)请举出唐朝时为中外交流做出贡献的两位杰出人物及事迹。(4分)
19、(9分)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宋朝的生活画卷:“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个马夫。”请根据以下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简要描述宋代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BBDBA CCBDB ACACD
二、非选择题
16、(8分)
(1)科举制度。隋朝(2分)
(2)增加考试科目,扩充国学规模;增加殿试和武举;考诗赋。(3分)
(3)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人各级政府任职。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3分)
17.(8分)
(1)金城公主嫁入吐蕃。说明两个民族和政权关系十分密切。(2分)
(2)民族融合不断加强,民族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2分)国家统一,人口大量迁移(2分)
(3)友好相处、交流频繁、不断融合。(2分)
18、(10分)
(1)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或者答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发达。(3分)
(2)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
保留着唐朝的某些风尚。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还引进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3分,答出一个国家即可)
(3)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4分)
19、(9分)
(1)衣:服装体现出行业特征
女性服装样式变化多,但趋于保守
官服与普通服饰有明显不同
劳动者服装短小化
面料以麻布为主,棉布在南宋时逐渐增多(3分。答出3个要点即可)
(2)食:
主食 北方:面食 南方:米饭
肉食 北方:羊肉 南方:鱼肉猪肉
饮料:茶、酒(2分。答出两个要点即可)
(3)住:农村百姓的住房多为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的住房多为长方形。贵族官僚的宅第相当华丽。(2分。答出两个要点即可)
(4)行:车、船、驴(牛、马)、轿子,种类多,出行方便。(可根据要点酌情给分)(2分。答出两个要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