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及跟踪练习:第2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科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及跟踪练习:第2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20 21:5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要点整理〗
一.气候
概念: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等。
二.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⑴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也比较大),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⑵地球表面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我国的纬度位置跨五带中热带、北温带。
三.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不同。海洋使得气温变化小,同时海洋上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丰富。
四.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1.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在对流层内,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2.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潮湿的气流前进时,受到山地的阻挡,连着山坡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下降,气流中含有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雨,降落在迎风坡上,这种降雨叫地形雨)
五.季风
1.季风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
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气压高,太平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中国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偏北风;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太平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形成偏南风。
2.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东南风)。
〖例题解析〗
例读诗《大林寺桃花》,回答下列问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山上与山下相比, 气温较高。
(2)当庐山脚下(海拔50米)气温为18.1℃时,海拔1400米的山顶气温大致是 ℃。
(3)造成以上自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分析与解答:在对流层,高度越高,温度越低,且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 ℃,据此可以完成(1)和(2)。桃花的开放受气温的影响,气温的高低又受地形的影响,所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形不同。
〖巩固基础〗
1.下列描述中,前者属天气、后者属气候的选项是 ( )
A.长夏无冬;有时有小雨 B.阴转多云;四季如春
C.终年高温;冬暖夏凉 D.狂风暴雨;雷电交加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一地方的天气是固定不变的 B.不同地方的气候可以千差万别
C.天气反映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天气状况 D.气候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天气状况
3.有以下词语:①阴转多云;②冬暖夏凉;③鹅毛大雪;④秋高气爽;⑤和风细雨;⑥长夏无冬;⑦冬雨夏干;⑧雷电交加。其中描述气候的有( )
A.①③⑤⑧ B.②④⑥⑦ C.①③④⑥⑦ D.②④⑤⑦⑧
4.造成地球上气候差异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A.大气环流的影响 B.海陆分布的不同 C.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同 D.地形的千差万别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两地( )
A.气温不同 B.湿度不同 C.阳光辐射不同 D.土壤的肥沃不同
6.每年盛夏,杭州市非常炎热,而与它纬度相近的西藏拉萨却非常凉爽。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 C.地形状况 D.纬度位置
7.分析下边的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可知 ( )
A.地形雨只会发生在坡顶 B.地形雨只会发生在迎风坡
C.地形雨只会发生在背风坡 D.背风坡地形雨比迎风坡少
8.在我国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 )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大
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D.水的对流性能好
9.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地区地处低纬度 B.茂密的森林对气候具有决定性的调节作用
C.这里离印度洋较近,深受印度洋的影响 D.山高谷深,地面起伏较大
10.我国的下列地区,气温的年较差最小的是( )
A.海南省的西沙群岛 B.杭州市 C.北京市 D.内蒙古的海拉尔
11.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12.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位置相近,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是高原山地气候,是全国 7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经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13.我国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流传着这样的话:“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你认为形成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气候变化
14.“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对王先生外出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写。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我国跨经度广 B.我国跨纬度广 C.我国地形复杂 D.距海远近不同
〖提高能力〗
1.小青从北京到新疆旅游,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 )
A.海陆差异的结果 B.河流差异的结果 C.地形差异的结果 D.纬度差异的结果
2.小宇同学发现,附近超市里,一年四季均可买到任何季节生长的“时令”鲜蔬,这就是反季节蔬菜。这个现象说明了( )
A.蔬菜的适应能力很强 B.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形成不同生活和生产方式
C.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部气候条件 D.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
3.当我国大陆内部为一强大的高压所控制,东南沿海的北太平洋海域为低压时,这一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日趋暖和,降水减少 C.日趋寒冷,降水增多 D.气温低,降水减少
4.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5.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且A地长年刮东风。请据图回答问题:
(1)B地与A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A地和B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地,理论上两地的温差为 ℃。
(2)B地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 ,C地位于 。
(3)山地两侧的气候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 (填字母)。
A.气温高,降雨多 B.降雨多,气温无差异 C.气温低,降雨少 D.气温高,降雨少
6.如图是亚洲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影响我国的夏季风①是( )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北季风
(2)图中夏季风②主要来自(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7.材料1: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太平洋的东岸,由于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气候极为干燥,平均年降水量不到0.1毫米,1845~1936年的91年间未下雨,成为世界“干极”。
材料2: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口位于北纬69°附近,受沿岸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这里终年不冻,成为俄罗斯重要的冬季出海口;而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北纬42°附近,一年中却有一段时间封冻,不能通航。
从上述材料可发现,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外,还有 ,其影响的规律为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