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气温
〖要点整理〗
1.气温的含义: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它是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的;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2.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常用单位:摄氏度(℃)
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
在气象观测中,除了使用普通温度计定时测量气温外,还要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思考]:为什么要把气象预报中的温度计放在百叶箱中呢?
①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②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思考]:百叶箱以及百叶箱中温度计的放置有什么要求?
①百叶箱放置在一块开阔的草坪上,为什么要放在离地大约1.5-2米的高度?(这个高度空气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一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②百叶箱的门朝向哪个方向开着?为什么?(朝北方开着,防止观测时太阳直射箱内的温度计)
③百叶箱为什么要漆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太阳光)
④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如何放置的?为什么不是竖直放置?(横着放,为了避免重力的影响)
3.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这是与太阳辐射和大地散热有关。
4.气温与人类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⑴人类的生活方面: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是22 ℃,气温在35℃或35℃以上人就感觉炎热,气温在0℃下人就感觉到寒冷。
⑵人类的生产方面:春播、夏收;冬季作物的防冻;农作物有各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⑶生物的行为:狗在高温时吐舌头的表现;青蛙和蛇的冬眠等。
〖例题解析〗
例下列语句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轮台九月风夜吼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分析与解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九月风夜吼、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些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山前桃花山后雪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A符合题意。
〖巩固基础〗
1.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近地面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及其变化特征
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D.目前,天气的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
2.在以下词语中:①阴转多云;②冬暖夏凉;③鹅毛大雪;④秋高气爽;⑤和风细雨;⑥长夏无冬;⑦冬雨夏干;⑧雷电交加。描述天气的有( )
A.只有①③④⑤⑧ B.②③④⑧ C.只有①③⑤⑧ D.①③④⑤⑦⑧
3.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天中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14时左右
B.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
D.气温即大气温度,故气温测量不需要在百叶箱里进行
4.如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 )
5.张华同学要测量家中的气温,为了使测得的温度更接近实际气温,则温度计应放在( )
A.朝南的阳台上 B.客厅内 C.朝北的后窗上 D.楼梯单间
6.在气象观测中,通常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百叶箱距地面的高约1.5~2米,百叶箱的颜色要漆成白色,漆成白色的原因是( )
A.因为离地1.5米高的空气流动 B.防止受重力影响
C.可引起人的注意,防止被人碰倒 D.可减少阳光辐射的影响
7.“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一天中的最高气温 B.一天中的最低气温
C.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很小 D.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很大
8.夏日,我省城市最高气温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12:00,而是在午后的14:0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行道树遮阴 B.城市中风速较大
C.城市中人口较多 D.地面热量传给大气有一个过程
9.下列叙述中,说的不是天气的是( )
A.今天的气温突然降了下来 B.近几年杭州的冬天好像温暖了许多
C.看,天上飘着好多的云啊 D.现在空气中好像能挤出水来
10下列动物的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有关的是( )
①蛇的冬眠 ②公鸡的啼鸣 ③知了的鸣叫 ④企鹅游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词语中用来描述气候的是( )
A.阴转多云 B.晴空万里 C.炎炎烈日 D.四季如春
12.天气预报说今天的最低气温是15℃ ,最高气温是23℃ ,请问这两个气温分别出现的时间是( )
A.日出前后和傍晚6 时 B.日出前后和午后2 时
C.午夜24 时和中午12 时 D.午夜24 时和午后2 时
1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描述动物(或人)的现象或行为跟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
B.冬天到来的时候蛇要进行冬眠,一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出来活动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22℃,因此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蜗牛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会选择夏眠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气温的分布具有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
B.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陆地受热快、放热慢,海洋受热慢,放热快
D.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比平原地区的气温低
〖提高能力〗
1.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 )
A.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大
C.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小
2.最高温度计是专门用来测定一定时间间隔的最高温度的,它的构造是在球底处置一根玻璃针,直伸到毛细管口,使毛细管口变狭。温度上升时,水银膨胀,压力增大,迫使水银挤过狭管上升。温度下降时,因无足够压力使水银挤过狭管回到球部,水银柱就在狭管处断裂,于是狭管以上这段水银柱的顶端,就保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温度计曾感受的最高温度示数上,因而可测得最高温度。最高温度计的结构特点与下列仪器相似的是( )
A.体温计 B.密度计 C.普通温度计 D.弹簧测力计
3.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 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的气温变化的是 。白天:阴天的最高气温比晴天 ,这是由于 ;夜晚:阴天的最低气温比晴天时 。
(2)已知海洋表面升温和降温均比陆地上要慢,则可以判断 A、B 两条曲线中, 线表示陆地上气温日变化曲线, 线表示海洋上气温日变化曲线。
(3)若图示为我国某城市8月份两条街道气温日变化曲线,则图中代表绿化街道昼夜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由此可知绿化林在改造城市小气候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
4.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度效应”,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需要将实验装置置于 (填“阳光下”或“黑暗中”)。
(2)红墨水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
A.美观 B.指示 C.湿润 D.吸热
(3)甲和乙中的气体分别为(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空气 C.空气、空气
(4)根据以上实验设计,预计出现的现象是 。
5.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 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 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 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 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