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14 20:1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时 量:120分钟 满 分:150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迤逦(lǐ) 拾掇(duō) 绊倒(pàn) 一蹴而就(cù)
B.混沌(hún) 强横(hèng) 提防(dī) 数见不鲜(xiǎn)
C.蕴藉(jí) 真菌(jūn) 框架(kuàng) 模棱两可(líng)
D.阈值(yù) 贮存(zhù) 着魔(zháo) 深恶痛绝(wù)
答案:D/A.绊bàn B混hùn 鲜xiān C藉jiè 棱lé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啰嗦 含糊 精彩 促狭鬼 哀声叹气
B.唢呐 缉拿 螺旋 笑嬉嬉 粗枝大叶
C.迄今 膨胀 绵密 琉璃瓦 陈词滥调
D.付梓 寒砧 佳宾 万应锭 不落言筌
答案:C/A唉声叹气 B笑嘻嘻 D嘉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宽以待人会使人人都喜欢与你交往。所以,宽以待人是为
人 的一个重要原则。
②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 ,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
③如果没有 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④在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也许是________的,老农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吧。
A.处世 消失 体味 微不足道 B.处事 消逝 体味 微乎其微
C.处世 消逝 体验 微乎其微 D.处事 消失 体验 微不足道
答案:A(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事务。/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或(人或事物)由近及远,逐渐看不见,不复存在。消逝:(声音、时间等)在一个过程中渐渐消失。/体味:仔细体会。体验:①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②亲身经历。/微不足道: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微乎其微:形容非常细小,极其有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对于“无人监考”的建议,同学们见解不一,议论纷纷,无所适从,学生会准备组织大家认真讨论一下。
B.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窘困,无出其右。
C.同学们都认为他多才多艺,他自己却谦虚地说:“我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D. 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有些国家的经济形势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未见好转迹象。
答案:D / 风雨飘摇: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形势很不稳定。(A.无所适从:形容不知依从谁的话好,不知该怎么办,此处应该用“莫衷一是”。B.无出其右:没有人能超出他,多指才能,褒义。此处不符合句意。C.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简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开阔的胸襟,就是对和自己学术观点不同的同行,也要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B.通过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D.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 芬奇密码》的作者丹 布朗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答案:A(B 主语残缺,去掉“通过”。C 结构混乱,前一个句子未说完,中途更换主语,另起炉灶。D 动宾搭配不当,“抄袭”与“著作权”不搭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6—8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①2000年3月30日,美国天文界一组被称为“行星搜索者”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发现在太阳系以外,距地球109光年和117光年的太空中,有两个质量比土星稍小的行星,分别在围绕各自的恒星运转。从已探测到的种种迹象判断,这两颗行星各自环绕的星系,应与我们的太阳系有某种近似性。换句话说,这个发现预示,人类有可能在寻找“天外家园”方面取得阶段性的新进展。
②研究人员说,这两颗行星很可能是两个巨大的超高温气团,平均温度在华氏1530度到2070度之间。它们的存在形态与土星相似,是两个没有固态陆地的低密度物质团。虽然如此高的温度对任何一种生命形态都是不适宜的,但科学家们却乐观地相信,仅从它们的体积上就可以判断,这两颗新发现的星球属于行星类,与一般的恒星有很大区别。而只有在行星当中或行星附近,才有可能找到与我们居住的地球有某种类似之处的星球。
③迄今为止,囿于探测精度的局限,人类在太阳系以外只发现了大约30颗星球,它们每一个都比地球大上百倍。而根据人类目前积累的天文学知识,专家们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即只有那些与地球在体积和质量上相近的星球,才最有可能具备适合生命形态存在的基本条件。就这个意义讲,已知的那些太阳系外星球,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不过也正是这样,才使得此次的发现更有价值。
④最先发现这两颗行星的,是由美国两所大学中的天文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他们在位于夏威夷的全球头号天文望远镜“凯克”上,利用一种称为“射线探测”的间接观察方法,获得了上述成果。
⑤他们还发现,围绕麒麟座HD46375号星球运行的行星,其质量约是土星的80%,距HD46375星的距离仅为600万公里,大约每隔3.02天自旋一次。另一颗环绕79CETI星(又称HD16141)运行的行星,处在距离为5000万公里的轨道上,质量约是木星的70%,绕轨道运行一圈为75天,与太阳系中的水星大致相近,但与水星相比,它的轨道更长一些。
⑥科学家指出,从通常意义上说,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应当具有稳定的运行轨道,这意味着可以为生命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在已知星球中,只有地球具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至于太阳系外是否还有与地球条件类似的星球,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此次发现的那颗围绕79CETI星运行的行星,其轨道非常有趣,它与79CETI星的关系很像木星与太阳的关系,这证明人类完全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发现与太阳系类似的星系,最终导致“第二个地球”进入人类视线。
⑦“它就是一个路标,指引我们去更加接近目的地。”研究小组成员说,为了实现目标,他们需要更加精密的装备,在这方面,美国宇航局正在建造的新一代天文望远镜“太空助手”将助他们一臂之力。因为NASA已对他们的研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答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6.下列对新发现的两颗“行星”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处于距地球109光年和117光年的太空中,并分别绕HD46375和79CETI运转。
 B.科学家们认为,新发现的这两颗太阳系外的星球,不是恒星,而是行星。
 C.这两颗行星可能是两个巨大的超高温气团,且没有固态陆地,是低密度行星。
 D.质量分别是土星的80%和木星的70%,它们的轨道比水星的更长一些。
6.D(轨道比水星的更长一些的是79CETI星,不是“它们”)
7.对发现两颗系外行星的价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发现预示着人类已经在寻找“天外家园”方面取得阶段性的新进展。
B.这次发现使科学家们坚信,人类的“天外家园”只能在行星当中寻找。
C.此次发现证明人类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发现类似太阳系的星系。
D.此次发现告诉人们,只有那些与地球在体积和质量上相近的星球,才最有可能具备适合生命形态存在的基本条件。
7.D(A不是“已经”,只是“有可能”;B属于常识,非此次发现的“价值”,且丢了原文中“或行星附近”之信息,对原文“科学家却乐观地相信”之内容的理解也有误;C是“人类目前积累的天文学知识”,不是这次两行星被发现的价值,答非所问)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星球的运行轨道要具有稳定性才能为生命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地球是唯一一个具备这种条件的星球。
B.具备精密的仪器装备,是人类加强外层空间观察和研究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C.这两颗新发现的星球是两个巨大的超高温气团,但这丝毫不影响科学家们的乐观态度,他们认定这两颗行星上有生命形态的存在是有可能的。
D.专家认为,已知的那些太阳系外星球,因为体积是地球的上百倍,所以没有什么发现价值。
8.B(A只能说是“已知星球中”;C中“认定”的内容没有根据,科学家只是乐观地认为“这两颗新发现的星球属于行星类,与一般的恒星有很大区别”,且文中说“如此高的温度对任何一种生命形态都是不适宜的”;D文中说的只是“就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虽然可能不具备适合生命形态存在的基本条件,但会有其他天文学的意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8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选自《陈情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形容非常少
C.臣之辛苦 辛苦:辛酸苦楚
D.谨拜表以闻 闻:使……知道
答案:B 区区:形容诚挚恳切的样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报刘之日短也 善万物之得时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不拘于时
C.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以险衅
D.且臣少仕伪朝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答案:C 介词,因为/A、助词,的;取消主独。 B、介词,在;表被动。D、连词,况且;副词,将。
11.下列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从事、理、情三个方面,陈说了报谢圣恩与奉养祖母的两难处境,并提出先尽孝再尽忠的解决办法。
B.选段写作者在蜀国做官的经历,是为了避免晋武帝猜忌,就因为这一点,才打动了晋武帝,答应了李密的请求。
C.作者借“死当结草”的典故表达自己报效皇上的心迹,叙述委婉,辞意恳切,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愿乞终养”表达了作者上“陈情表”的目的,外表象是俯首乞怜,语气委婉,实则有不去应召的坚决态度。
答案:B “就因为这一点,才打动了晋武帝”,此说法不当。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本图宦达,不矜名节(3分)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3分)

(3)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3分)

答案; (1)本来希图官职显达 ,不想自命清高。(采分点:本、图、矜)
(2)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采分点:比喻义,乞、终)
(3)希望陛下怜恤我愚拙的诚心,成全我小小的心愿。(采分点:矜、愍、听)

四、古诗鉴赏(10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苹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①苹: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是如何统领全诗内容的 (5分) 。
答:


(2)简析颈联所描写的景物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分)
答:


答案:(1)拟人手法(1分)。由首联浮云不定议“阴晴”领起全诗,颔联侧重于写“阴”,“荷雨”、“苹风”“湿”,表现了天阴的特点;颈联呼应“晴”字,写“日出”,借鹊声、鸥鸟表现雨过天晴的特点;尾联表现出山色经雨洗又加上阳光照耀后的明净秀丽,令人赏心悦目。(4分,合情理即可给分)。
(2)喜鹊欢鸣,雨霁日出;波平如镜,鸥鸟戏水。有声有形、有动有静,活泼而富有情趣(3分)。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五.默写(6分)
14.补写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
⑴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
(《归去来兮辞》)
⑵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
(《腾王阁序》)
⑶依次写出《陈情表》第一段中表现作者孤苦无依生活的两个成语: ,
。(《陈情表》)
答案:⑴云无心以出岫,抚孤松而盘桓。
⑵层峦耸翠,飞阁流丹。
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六、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文学的安静
周国平
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该奖的一位得主爱尔兰女诗人希尼写信给她,同情地叹道:“可怜的、可怜的维斯瓦娃。”而维斯瓦娃也真的觉得自己可怜,因为她从此不得安宁了,必须应付大量来信、采访和演讲。她甚至希望有个替身代她抛头露面,使她可以回到隐姓埋名的正常生活中去。
维斯瓦娃的烦恼属于一切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成为新闻人物是一种灾难。文学需要安静,新闻则追求热闹,两者在本性上是互相敌对的。福克纳称文学是“世界上最孤寂的职业”,写作如同一个遇难者在大海上挣扎,永远是孤军奋战,谁也无法帮助一个人写他要写的东西。这是一个真正有自己的东西要写的人的心境,这时候他渴望避开一切人,全神贯注于他的写作。他遇难的海域仅仅属于他自己,他必须自己救自己,任何外界的喧哗只会导致他的沉没。
最好的作家懂得孕育的神圣,在作品写出之前,忌讳向人谈论酝酿中的作品。凡是可以写进作品的东西,他们不愿把它们变成言谈而白白流失。海明威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仅一千字,其结尾是:“作为一个作家,我已经讲得太多了。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福克纳拒绝与人讨论自己的作品,因为:“毫无必要。我写出来的东西要自己中意才行,既然由己中意了,就无须再讨论,自己不中意,讨论也无济于事。”相反,那些喜欢滔滔不绝地谈论文学、谈论自己的写作打算的人,多半是文学上的低能儿和失败者。
好的作家是作品至上主义者,就像福楼拜所说,他们是一些想要消失在自己作品后面的人。他们最不愿看到的情景就是自己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作品却遭到遗忘。因此,他们大多都反感别人给自己写传。福克纳告诉他的传记作者:“作为一个不愿抛头露面的人,我的雄心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从历史上销声匿迹,死后除了发表的作品外,不留下一点废物。”昆德拉认为,卡夫卡在临死前之所以要求毁掉信件,是耻于死后成为客体。可惜的是,卡夫卡的研究者们纷纷把注意力放在他的生平细节上,而不是他的小说艺术上。
在研究作家的作品时,历来有作家生平本位和作品本位之争。十九世纪法国批评家圣伯夫认为作家生平是作品形成的内在依据,因此不可将作品同人分开,必须收集有关作家的一切可能的资料,包括家族史、早期教育、书信、知情人的回忆等等。普鲁斯特则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这种观点作了精彩的反驳。他指出,作品是作家的“另一个自我”的产物,这个“自我”不仅有别于作家表现在社会上的外在自我,而且唯有排除了那个外在自我,才能显身并进入写作状态。不管后来的文艺理论家们如何分析这两种观点的得失,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几乎所有第一流的作家都本能地站在普鲁斯特一边。
然而,在今天,作家中还有几人仍能保持着这种迂腐的严肃?将近两个世纪前,歌德已经抱怨新闻对文学的侵犯:“报纸把每个人正在做的或者正在思考的都公布于众,甚至连他的打算也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歌德倘若知道今天的情况,他该知足才是。我们时代的鲜明特点是文学向新闻的蜕变,传媒的宣传和炒作几乎成了文学成就的唯一标志,作家们不但不以为耻,反而争相与传媒调情。新闻记者成了指导人们阅读的权威,一个作家如果未在传媒上亮相,他的作品就必定默默无闻。文学批评家也只是在做着新闻记者的工作,如同昆德拉所说,在他们手中,批评不再以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及其价值所在为己任,而是变成了“简单而匆忙的关于文学时事的信息”。其中更有哗众取宠之辈,专以危言耸听、制造文坛新闻事件为能事。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文学的安静已是过时的陋习,或者——但愿我不是过于乐观——只成了少数不怕过时的作家的特权。
(有删节)
15.文章开头为什么从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写起?(4分)
答:
16.从全文看,“一切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对待文学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概括作答。(6分)
答:
17.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请解释文中“他遇难的海域仅仅属于他自己,他必须自己救自己,任何外界的喧哗只会导致他的沉没”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2)作者为什么说“歌德倘若知道今天的情况,他该知足才是”?(4分)
答:

18.本文指出,在研究作家的作品时,历来有作家生平本位和作品本位之争。你对这个存有争议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呢?请结合文中的观点,另举例子加以阐述。(4分)
答:

答案:(22分)
15.(4分)①举出实例,具体写出作家成名后失去安静的烦恼;②引出话题,为后文谈论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的追求作铺垫。(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6.(6分)①坚持全神贯注地写作。拒绝热闹;②认为作品的孕育是神圣的,不愿夸夸其谈;③主张作品至上,不希望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答出一点给2分,共6分;语意相近即可)
17.(8分)(1)写作是作家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作家进行创作(2分),喧嚣和热闹只会毁掉真正的文学家(2分)。(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2)因为当代社会中新闻对文学的侵犯远比歌德所处的时代严重,作者借此批判文学已失去安静的浮躁现实。(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8.(4分)观点明确且能结合原文加以阐释,给2分;能举例分析且阐述合理。给2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1:
我认为研究作品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因为了解生平有助于深入认识作家的性格及观点。(2分)比如鲁迅先生,立志学医,弃医从文的人生重大选择,都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鲁迅先生由救民之体魄到救民之精神的人生蜕变,从而更能读懂他文字中的郁愤和对国家,民族的痛乇肺腑的爱。(2分)
参考示例2:
我认为研究作品不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因为作家只有在写作状态时,才会倾吐出真实的自我而真正成为作家,读作品便可以品作者。(2分)比哪安徒生的童话,美好真诚,充满对世界的热爱,读他的文字,你尽可经感受他内心的爱的渴望,而不必拘泥于他在现实生活的坎坷和孤独。

七、名著阅读与语言运用(10分)
1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曹操曾赞叹:“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曹操所说的“义士”是谁?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三个体现该人重义尚勇的性格特点的故事。
答:
【参考答案】“义士”指关羽。(1分)故事有“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温酒斩华雄”等。(故事要体现关羽“忠义”“勇武”的特点)(每个故事1分)

20.下定义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请筛选和整合下列各句中的信息,给“斗拱”下定义。(不超过70个字)(6分)
(1)斗拱的产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们广泛用于中国建筑中的立柱和横梁交接的地方。
(2)拱是短木块,形状像弓一样;斗是方形木块,垫在拱与拱之间。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可以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3)斗拱最初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支撑其重量的作用,明清以后因其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因而也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答:





答案:斗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承重和装饰性结构(构件),用于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0年末,福州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路边。老人摔倒后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
  此事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指责路人冷漠的,认为世风日下;也有替路人辩解的,认为现在好人难当。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