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方县第一高中2020-2021学年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中方县第一高中2020-2021学年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0 22:4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中方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年高二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灾祸的里面隐藏着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老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2. 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为“五经”,一律由儒学五经博士教授,同时下令全国各郡国设置学校。汉武帝的这些措施
A.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B.宣告了“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
C.确立了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D.推动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生活化
3、史载,唐玄宗先后注释、颁布《孝经》、《道德经》、《金刚经》,并列称为“不坏之法”。这表明( )
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佛教受到统治者压制
C.儒学失去官方正统地位 D.道教产生具有必然性
4.下表是先秦至宋代一些杰出思想家的代表性主张。据此能够认定这些人都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表现形式
孟子 “四有”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董仲舒 “五常” 仁、义、礼、智、信
宋代理学家 “四德” 忠、孝、节、义
A.推动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多元化 B.改造儒学以服务于政治的需
C.意在弥补传统儒学文化的缺陷 D.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人伦价值要
5.朱熹以天理的自然存在,要求人们通过格物和读经,从内心接受并认同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王阳明认为天理存在于人心之中,人人可以通过“致良知”认同儒家道德规范。材料反映两者的分歧在于( )
A.?终极目的 B.?认同内容 C.?认知途径 D.?反映实质
6.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从而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这说明顾炎武
A.践行积极入世的态度 B. 主张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D. 已具有了初步分权的思想
7.有学者在评价我国古代某一文学名著时说:“_______撰写的幽默小说________,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上文中的空白处依次是
A. 吴承恩 《西游记》 B. 罗贯中 《三国演义》
C. 曹雪芹 《红楼梦》 D. 吴敬梓 《儒林外史》
8.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风格迥异,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宝贵的艺术遗产。下面三幅壁画呈现的变化说明
A. 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 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D. 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9.薛福成说:“知西国所以坐致富强者,全在养民教民上用功。而世之侈谈西法者,仅曰:‘精制造、利军火、广船械’。”这说明他( )
A.依然坚持闭关锁国观念????? B.突破了洋务运动局限 ?
C.最早提出民主共和思想 D.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
10.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国人)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这表明梁启超
A. 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 B. 认为变法失败具有偶然性
C. 反思民主革命存在的缺陷 D. 否定了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11.郝胥黎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仅适用于自然领域,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却将其发展为不仅是自然界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严复这一做法( )
A.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体系 B.意在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C.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D.为“托古改制”作了舆论准备
12.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13.1918年夏季,孙中山通过美洲华侨向到列宁和苏俄政府发去电报,对列宁和苏俄政府表示祝贺。1923年8月,又派出“孙逸仙博士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
这表明(?? )
A.,中苏两国已结成联盟 B.孙中山“以俄为师”,走苏俄道路
C.孙中山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 D.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4.朱德在1942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今天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下列思想或认识属于这一理论范畴的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5.如表是某学生对邓小平经典论断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当时主要致力于
“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解决中国革命道路 B.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D.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6.据《中国科学院编年史》记载,从1955-1970年,中科院年度大事共209项。其中36项属于与核弹、导弹和卫星都相关的通用性事件,27项与核弹相关,14项与卫星相关,7项与导弹相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实施了提升国防能力的战略决策 B. 高新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C. 建立起现代化的海陆空防卫体系 D. 载人航天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
17.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并非全能和完美,他们从长相来看与人无异,也有婚配生活并育有儿女。如主管天空的万神之王宙斯是克洛诺斯之子,在母亲蕾亚的支持下,杀了父亲克洛诺斯,成为了第三代神王,其妻子就是希腊婚育女神赫拉。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人是自然界之主宰 B. 人文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C. 道德伦理意识崩溃 D. 宗教信仰意识趋向淡薄
18、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
A.强调个体的绝对感受 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
C.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D.主张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19、但丁的《神曲》认为“爱”是统摄宇宙的动力,也是组成世界的经纬,在诗篇的结尾,他庄严地写道:“我看见宇宙纷散的纸张,都被爱合订为一册”,全诗以“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结束,《神曲》对“爱”的礼赞,本质上反映出但丁( )
A.批判罗马教会的禁欲主义 B.号召向封建统洽者宣战
C.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情感 D.歌咏资产阶级人文精神
20、孟德斯鸠曾说:“只有权力未被滥用时,政治宽和的国家里才有政治自由。然而,自古以来的经验表明,所有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而且不用到极限决不罢休。”对此,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
A. 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完全切割 B. 以道德制约权力完善民主政治
C. 为权力运行设定特定约束条件 D. 以权力制约权力实现彼此制衡
21、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和那时其他科学家创立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发生18世纪的产业革命;如果没有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气化时代在19世纪就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那么,电子和原子时代的到来就不可能在20世纪变为现实。这主要表明( )
A.科技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进步 B.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C.科技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无止境?? D.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22、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
A.日心说 B. 经典力学 C. 进化论 D.相对论
23.“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较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基于材料所述,欧洲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 人文主义文学B. 现代主义文学 C.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D. 浪漫主义文学
法国画家库贝尔所说:“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下列与库贝尔所同属一种创作流派的美术作品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第25题14分、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
25.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l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以来,西方现代性的挑战导致了中国文明深刻的秩序危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从科技层面逐渐向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层面深化。戊戌变法期间,青年士子们展开了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纲常伦理的批判,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ロ号,要求将国民从传统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東缚中解放出来,重建具有自主性和独立人格的新国民。辛亥革命后,一个延续千年的专制制度划上了句号,但革命的希望和光明很快就被黑暗的现实粉碎了。陈独秀等人认为,中国专制时代的国民缺乏西方民族所具备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以及科学的精神在此前提下,任何政治革命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通过启蒙手段除去国民的劣根性,推动中国“人”的解放。
——摘编自谢毓洁《试论近代中国人的觉醒”》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过去是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他们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接照这一设想,他们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严格管制,要求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寻找一种与理智判断相一致的自然宗教。…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而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刁俗。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觉醒”的原因并简要分析近代中国“人的觉醒”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实现“人的解放”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破坏作用。
27、(12分)书籍的翻译和著述是中西文化交融的重要媒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中,传教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在试图将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同时,引介了西方的科技学术思想,译著了大量的西方学术相关书籍。其中扮演起重要角色的有利玛窦、汤若望等人。
——崔西平《晚明西方来华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材料二 1843—1860 年和 1902—1904 年的中国国内翻译西书状况
(1)指出材料一中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社会因素。(6 分)
(2)比较材料二,指出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翻译西书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的历史意义。(6)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问题做过多次重要论述,以下是节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理论创新要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凝聚力量、汲取智慧。” ﹣﹣据人民网
根据材料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与理论创新”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中方一中2020年高二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A 2.C 3.A 4.D 5.C 6.D 7.A 8.B 9.B 10.A 11.C 12.B 13.C 14.A
15.B 16.A 17.B 18.C 19.D 20.D 21.B 22.C 23.D 24.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第25题14分、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
25. 答案:
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4分)
影响: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西汉运用黄老思想实行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汉武帝把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任答两点得4分)
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2分)
贡献: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4分)
26、
(1)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西方思想传入中国;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中国先进人士的推动(任答两点得4分)。
影响:促进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促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政治、思想近代化,促进中国社会转型。(任答两点得4分)
(2)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宗教信仰自由;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任答三点得3分)
作用:冲击了神学思想,促进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武器。(3分)
27、(1)
原因: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东西方联系;传教士传播天主教的主观意愿;西方
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明清之际经世致用的学风。(6 分)
变化:通商口岸成为传播的基地;翻译西方科学著作范围扩大;满足救亡图存的需
要;从器物技艺等物质文化为主转为思想学术等精神文化为主。(任答两点得4 分)
意义:有利于西学传播,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推动了救亡图存,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 分)
28 故答案为:
示例:
论题: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阐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理论成果。面对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的新形势,根据新的发展要求,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持续向前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