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东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新沂市东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9 17: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4120010185400新沂市东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12月份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唐诗的自然精神
刘宁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 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C. 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D. 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 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 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D. 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 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C. 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
D. 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6分)
儿女
①回想四个月以前,我犹似押送囚犯,突然地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从上海的租寓中拖出,载上火车,送回乡间,关进低小的平屋中。自己仍回到上海的租界中,独居了四个月。这举动究竟出于什么旨意,本于什么计划,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也不相信。其实旨意与计划,都是虚空的,自骗自扰的,实际于人生有什么利益呢?只赢得世故尘劳,作弄几番欢愁的感情,增加心头的创痕罢了!
②当时我独自回到上海,走进空寂的租寓,心中不免虚空起来。
③晚上整理房室,把剩在灶间里的篮钵、器皿、余薪、余米,以及其他三年来寓居中所用的家常零星物件,尽行送给来帮我做短工的、邻近的小店里的儿子。只有四双破旧的小孩子的鞋子(不知为什么缘故),我不送掉,拿来整齐地摆在自己的床下,而且后来看到的时候常常感到一种无名的愉快。
④朋友们说我关心儿女。我对于儿女的确关心,在独居中更常有悬念的时候。但我自以为这关心与悬念中,除了本能以外似乎尚含有一种更强的加味。所以我往往不顾自己的画技与文笔的拙陋,动辄描摹。因为我的儿女都是孩子们,最年长的不过九岁。所以我对于儿女的关心与悬念中,有一部分是对于孩子们——普天下的孩子们——的关心与悬念。他们成人以后我对他们怎样?现在自己也不能晓得,但可推知其一定与现在不同, 因为不复含有那种加味了。
⑤回想过去四个月的悠闲宁静的独居生活,在我也颇觉得可恋,又可感谢。然而一旦回到故乡的平屋里,被围在一群儿女的中间的时候,我又不禁自伤了。因为我那种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钻研,搜求,或敷衍,应酬,比较起他们的生活来,明明是变态的,病的,残废的。
⑥有一个炎夏的下午,我回到家中了。第二天的傍晚,我领了四个孩于——九岁的阿宝、七岁的软软、五岁的瞻瞻,三岁的阿韦——到小院中的槐荫下,坐在地上吃西瓜。夕幕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微风吹动孩子们的细丝一般的头发,身体上汗气已经全消。百感畅快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已经充溢着生的欢喜,非发泄不可了。最初是三岁的孩子的音乐的表现,他满足之余,笑嘻嘻摇摆着身子,口中一面嚼西瓜,一面发出一种像花猫偷食时候的“ngem ngam”的声音来。这音乐的表现立刻唤起了五岁的瞻瞻的共鸣,他接着发表他的诗:“瞻瞻吃西瓜,宝姊姊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这诗的表现又立刻引起了七岁与九岁的孩子的散文的、数学的兴味:他们立刻把瞻瞻的诗句的意义归纳起来,报告其结果:“四个人吃四块西瓜。”
⑦于是我在心中默默地批判他们的作品。我觉得三岁的阿韦的音乐的表现最为深刻而完全,最能全般表出他的欢喜的感情。五岁的瞻瞻把这欢喜的感情翻译为(他的)诗,已打了一个折扣;然尚带着节奏与旋律的分子。犹有活跃的生命流露着。至于软软与阿宝的散文的、数学的、概念的表现,比较起来更肤浅一层。然而看他们的态度,全部精神没入在吃西瓜的一事中。其明慧的心眼,比大人们所见的完全得多。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我实在不敢受他们“父亲”的称呼,倘然“父亲”是尊崇的。
⑧我在平屋的南窗下暂设一张小桌子,上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布置着稿纸、信箧、笔砚、墨水瓶、浆糊瓶、时表和茶盘等,不喜欢别人来任意移动,这是我独居时的惯癖。我——我们大人——平常的恭止,总是谨慎,细心,端详,斯文。例如磨墨,放笔,倒茶等,都小心从事,故桌上的布置每日依然,不致破坏或扰乱。因为我的手足的筋觉已经由于屡受物理的教训而深深地养成一种谨惕的惯性了。然而孩子们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捣乱我的秩序,破坏我的桌上的构图,毁损我的器物。他们拿起自来水笔来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又把笔尖蘸在浆糊瓶里。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这在当时实在使我不耐烦,我不免哼喝他们,夺脱他们手里的东西,甚至批他们的小颊。然而我立刻后悔:哼喝之后立刻继之以笑,夺了之后立刻加倍奉还,批颊的手在中途软却,终于变批为抚。因为我立刻自悟其非: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⑨儿女对我的关系如何?我不曾预备到这世间来做父亲,故心中常是疑惑不明,又觉得非常奇怪。我与他们(现在)完全是异世界的人,他们比我聪明、健全得多;然而他们又是我所生的儿女。这是何等奇妙的关系!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绪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朋,同类也。”并育于大地上的人,都是同类的朋友,共为大自然的儿女。世间的人,忘却了他们的大父母,而只知有小父母,以为父母能生儿女,儿女为父母所生,故儿女可以永续父母的自我,而使之永存。于是无子者叹天道之无知,子不肖者自伤其天命,而狂进杯中之物,其实天道有何厚薄于其齐生并育的儿女!我真不解他们的心理。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1928年夏作于石门湾平屋
(取材于丰子恺的同名散文)
4.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悬念:惦记思念???B.批判:批驳否定???C.端详:端庄安详 D.穷屈:拘谨屈从
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④段“更强的加味”指作者除了有对儿女们的关心与悬念,还有对普天下孩子们的童真与天性的尊崇。
B.作者在记叙“吃西瓜”事件时,认为对于生活的表现,散文的、数学的、概念的比音乐的、诗歌的肤浅。
C.第⑧段中,面对儿女们天真的行为,作者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不耐烦到欣赏,最终到遗憾无奈。
D.这篇文章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挖掘宏旨精义,用语质朴自然,亲切率真,散发着恬淡的人文情味。
6.第①段中写作者回忆送儿女回乡间的情形,画线句极富表现力,请加以赏析。(5分)



7.结尾处作者说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在自己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三、情境选择。(5分)
8、某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下诗句作为宣传标语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B.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C.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D.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9、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的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旧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
①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
②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
③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有团体合作的时候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②③
四、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8分)
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
十八年,帝以星变严责言官欺蔽,并停俸一年。显祖上言曰:“言官岂尽不肖,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御史丁此吕首发科场欺蔽,申时行属杨巍劾去之。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时行讽同官许国远谪之。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给事中杨文举奉诏理荒政,征贿巨万。抵杭,日宴西湖,鬻狱市荐以渔厚利。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夫陛下方责言官欺蔽,而辅臣欺蔽自如。夫今不治,臣谓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也。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圣政可惜也。乞立斥文举、汝宁,诫谕辅臣,省愆悔过。”帝怒,谪徐闻典史。稍迁遂昌知县。ニ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
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オ、梅国桢。后皆通显有建竖,而显祖蹭蹬穷老。三オ督漕淮上,遣书迎之,谢不往。
显祖建言之明年,福建佥事李琯奉表入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节选自《明史·汤显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B.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C.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D.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10.答案:C(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之一。
B.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继之,稍有不同。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等。
D.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古代任免或调任官职的词语有很多,本文的黜、夺、罢与致仕、致事、致政等表示免官。乞骸骨、乞归等表示辞官退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汤显祖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张居正非常想招致当时有名气的汤显祖陪其子读书。
B.汤显祖认为是皇帝赐予大臣们的权力为辅臣所窃,致使言官无所适从。
C.汤显祖认为不论是张居正还是申时行任宰相,都没有尽职,致使圣政可惜。
D.听了汤显祖的上言后,皇帝把申时行发配到徐闻任典史,后又调任遂昌任知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

(2)乞立斥文举、汝宁,诚谕辅臣,省愆悔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①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④窗归了读残书。
注释:①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②属玉:鸟名。③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④莫:即“暮”。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扣题,写出作者滞留小城,见到小市人家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的情境。
B.颔联诗人放眼流观,描写江水流向远方,迤逦的山岭看上去像一双属玉鸟,此番景物令他内心微起波澜。
C.颈联化用“临渊羡鱼”成语,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却不能付出实际行动的感慨。
D.纵观全诗可推知诗人善于从平常景观、生活琐事中展开联想,以典故来传出内心情意。
16.本诗尾联化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比较分析。(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有着自己的上游和源头。对于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在桐庐的几天,与富春江时即时离,每次相逢也都是不同的河段,但不论是在哪里,只要看到一泓碧绿的江水,这些几十年前已背诵如流的句子,就会又一次鲜明活泼地跳进脑海。
诗画不分家。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它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六百多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江流气度不凡,美不胜收”,于是长住下来,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两岸的峰峦林壑,绘就了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山水长卷。据说,八成画面都取材于桐庐境内的江山景色。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之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18.下列句子中的冒号与文中冒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3分)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在他眼里,它们的确不存在,他只看见那座最高的山。爱书者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念:非最好的书不读。
C.庄周梦蝶,醒来自问:“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我是喜欢独处的,不觉得寂寞。我有许多事可做:读书,写作,回忆,遐想,沉思,等等。
19.试分析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在中国民间,流行一句话:中国人吃饭靠两个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①邓小平任内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从制度上解决了粮食产量不高的问题;②而通过袁隆平人工水稻杂交技术,从技术上保证了粮食的增产。
③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④日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约有2.3亿亩,⑤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57%。⑥每年全国因此增产的粮食超过200多亿公斤,⑦相当于一个中等省。⑧由于杂交水稻获得巨大成功,⑨袁隆平先后获得迄今惟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八项国际奖,⑩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一处序号???????????????, 修改:??????????????????????????????????????????????????????????????
第二处序号???????????????, 修改:??????????????????????????????????????????????????????????????
第三处序号???????????????, 修改:???????????????????????????????????????????????????????????????????????????????????????????????????????????
第四处序号???????????????, 修改:???????????????????????????????????????????????????????????????????????????????????????????????????????????????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新华社酒泉9月6日电(李国利、赵金龙)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已也过得完美。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2020年7月,官方发布了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在内的9个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的“直播销售员”,就是人们熟知的“电商主播”“带货网红”。有官员表示,当社会层面对特定类型的工作需求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新兴职业就产生了。此次发布的新职业社会认可度高,将有更迅速更全面的良性发展。
材料三:钉钉在线学习中“电子竞技运营师教程”有40节课,如“电子竞技直转播包装方案识读及设计流程”、“调音台操作及传声器基本设置”等。调查显示,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新职业的用户大增。
材料四:2020年6月23日,“带货网红”李佳琦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根据现行的上海人才落户办理条件,不管是“在沪投资于本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还是“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李佳奇都符合人才引进条件。
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催生了新职业。高三的同学应该早已有了专业和职业选择的思考和讨论,“新职业”在你们的备选项中吗?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投稿到《雅风》。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新沂市东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12月份卷
答案
1. C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C项,“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错误。“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丰富而灿烂的内容是在唐代才呈现的。故选C
2. 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学生需要快速浏览文本,勾画论点论据、标注关键词语、思考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论证方法。D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和庄子形成了对比,“类比论证”错误。故选D
3. 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逻辑错误,“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不能推出“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道德思想在唐代占有重要地位。C项,“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说法错误,应该是“澄澈宁静”。D“逍遥远游之境”是庄子的境界,并不是本文论述的李白的大鹏精神。故选B
4.(2分)B
5.(3分)C
6.(5分)答案示例:作者回忆送儿女回乡间的情形,画线句将作者强硬的行为和儿女可爱天真的状态加以对比,以自嘲的语气,表现出作者回忆这段往事时,内心充满了愧疚与自责。“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用比喻描绘儿女天真可爱的状态;“拖”“载”“送”“关”等一系列动词,状写自己强制且近乎于粗暴的行为;“押送囚犯”语带夸张,语气越强烈,越表现出作者回忆时内心的痛苦。
【评分标准】可以从比喻、夸张、对比、一组动词的使用、整散句结合、自嘲的语气等角度展开赏析,其中赏析的角度2分(选择两个角度即可),赏析的内容3分。
7.(6分)参考答案
①孩子们有着未被世智尘劳所蒙蔽的最健全明慧的心眼,他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看到事物的真相;
②孩子们还未受到种种现实的压迫,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
③作者能够跳脱出“父亲”的身份,从平等的视角看待孩子们。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8.B
9.C
10.答案:C(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11.答案:D(致仕、致事、致政是表示辞官退休。乞骸骨,见《张衡传》。)
12.答案:D(“皇帝把申时行发配到徐闻任典史”错。应是把汤显祖谪贬为徐闻典史。)
13.(1)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也不过是权贵人家的爪牙,因为是他们的家臣,オ得以随意被任用。(鹰犬:爪牙;私人:公卿、大夫或王室的家臣;猥:随便,苟且。三个要点各1分,大意1分。)
(2)请求圣上立刻驱逐杨文举、胡汝宁,特此诏告其他辅政大臣,反省、悔改过失。(斥:驱逐;谕:告晓,告示,特指皇帝的诏令。愆:罪过,过失。三个要点各1分,大意1分。)
14.参考答案:①申时行嘱托杨巍弹劾揭发考场舞弊的御史丁此吕;②申时行暗示同官许国把表奏边疆欺蒙之事的御史万国钦贬谪到很远的地方;③申时行软弱而私欲多,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使大臣倒向他们跟从他们,败坏了朝政。(每个要点记1分)
【参考译文】
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年轻的时候擅长写(属:缀緝,撰著)文章,在当时很有名气。张居正想让自己的孩子科举中选,于是搜寻(罗:搜寻)天下有名气的学士和他的儿子一同学习准备科考(张:设置,部署;用网捕捉)。听说汤显祖和沈懋学的名气很大,于是让他的孩子去邀请来。汤显祖谢绝不去,懋学于是和张居正的儿子一起读书治学,一同科考中选。汤显祖到万历十一年オ考取了进士。被授予南京太常博士的官职,升任礼部主事。万历十八年,皇帝因为(谏官没有从接连发生的)日蚀星变上预测出灾祸,严责谏官欺骗蒙蔽圣上,并罚停止俸禄一年。汤显祖上言说:“谏官难道都是没有才德吗?是皇帝威福权力暗中被辅臣窃取,所以谏官拥护和反对的态度也暗中动摇(无所适从)。御史丁此吕首先揭发考场舞弊,申时行嘱托(属:委托;嘱咐)杨巍弹劾罢免了他。御史万国钦极力表奏边疆欺蒙之事,申时行又暗示同官许国把他贬谪到很远的地方。一旦言论冒犯(侵:冒犯),(京官)没有不被外放出任地方官的。于是那些无耻之人,只知道自己与那些主持政事的人勾结。所得到的爵位俸禄,也只认为是主持政事的人给的(直:只,只是)。就算以后家身名气不在,但是如今也一定已经大富大贵了(固:一定)。給事中杨文举奉皇上旨意治理荒废的政事,却沿途征收贿赂巨万。到达杭州,每天在西湖设宴,在诉讼案件、荐举人才方面进行买卖交易来掠取优厚的利益(鬻:卖;狱:诉讼案件)。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也不过是权贵人家的爪牙,因为是他们的家臣,オ得以随意被任用(猥:随便,苟且。《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谦词,鄙贱的意思。)。陛下方才责备谏官欺骗蒙蔽,然而辅臣们更是放任欺骗蒙蔽。如果现在不治理的话,我认为陛下会有四点可惜之处:朝廷用官爵厚禄培养有用的人,如今却只是为那些权贵培养门生(蔓:繁衍,滋生),这是官爵厚禄的可惜之处;大臣们随风一边倒向他们,不识廉耻,这是人オ的可惜之处;辅政大臣不违背先例给予人富贵,人不被施以恩惠,这是既定的法令的可惜之处。陛下治理天下二十年,前十年的政事,张居正强硬并且私欲多,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私人:有权势人的亲朋、私交),喧扰不宁,败坏朝政;后十年的政事,申时行软弱而私欲多,也是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使大臣倒向他们跟从他们,败坏了朝政。这些是圣上政事的可惜之处。请求圣上立刻斥责杨文举、胡汝宁,特此诏告其他辅政大臣,反省、悔改过失。”(愆:罪过,过失。同《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延误,失误。)皇上大怒,把汤显祖谪贬为徐闻典史。后来又逐渐升为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趁任满赴京考核的机会,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回去了。第二年又考核政绩,主事者讨论罢免他。李维祯担任监司,极力争取没能保住,最终削夺了他的官籍。汤显祖返家居住了二十年后去世。
汤显祖志气刚正不阿,与李化龙、李三オ、梅国祯交好。他们三人后来都通达显赫而且建立了功绩,但是显祖却失意潦倒直到终老。三オ在淮水之上督管漕运,派人送信接他来,汤显祖谢绝不去。
汤显祖献上谏言的第二年,福建佥事李琯送表入京,列举申时行的十条罪行,言语冒犯了王锡爵。说只因王锡爵敢暴戾狂妄任意胡为,所以申时行就更加贪婪跋扈。请一并斥责以谢罪天下。皇帝大怒,削去他的官籍。刚两个月,申时行也被罢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答案:C (作者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汉书·董仲舒传》),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
16.参考答案: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抒发的是对世事变迁、欢乐不再的失落感,和对人生短暂的痛惜。(2分)
黄诗尾联以“俯仰之间已陈迹”则是对失意情绪的自我开解,含有“世事瞬息万变,一切都会过去,不必太过挂怀”之意。表现了作者淡泊的心志和超迈脱俗的胸襟。(2分)
颔联中白鹭的“苦”实际是诗人触景生情,以它的“身闲心苦”表达自己志大才高,却位卑职微的痛苦。颈联则是反用“临渊羡鱼”典故,表现了诗人自我开解,暗示自己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尾联“俯仰之间已陈迹”将此情推至顶点。(2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答案:A( 表总结上文,其余都是提示下文。)
19.答案:比喻或暗喻。(1分)“涛声”化成“韵脚”,“浪花” 晕染成“画 ”,(1分)生动形象,表现富春江富于诗情画意的江山景色,能激发人的艺术激情,是诗画之源。(2分,大意对即可)
20.参考答案:
①句式上:原文使用了短句形式,节奏明快,和前文和谐一致。改成长句显得突兀;(2分)
②内容上:原文使用了“参差隐现”,能很好地表现出樵夫钓客身影的若隐若现和景色的朦胧之感,从而与“萧散淡泊的诗意”紧密相连 。改写后的句子删掉了“参差隐现”,无此表达效果。(2分)????????????????????????????????????????????????????
21.答案:
第一处:语句②;修改为:“袁隆平通过”;(主语残缺)
第二处:语句④;修改为:“目前”;(用词错误。“日前”:几天前。“目前”:指说话的时候。)
第三处:语句⑥;修改为:“超过200亿公斤”(“超过”后面的数字必须是确数)
第四处:语句⑦;修改为:“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全年的粮食总产”;(残缺,或省略导致语义不明)(每处1分)
22.参考答案:9月6日,(1分)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2分)标志着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2分)
四、写作(60分)
23.材料本身较长的作文,切忌大段抄写材料。应对材料条分缕析、整理归纳、合理运用。
材料一:从宏观角度分析选择职业是个人与社会、人类的关系。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已也过得完美
材料二:从政府层面上为新兴的职业“正名”,“正名”背后的原因: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服务社会,造福百姓,大有可为。
材料三:新兴职业的专业性与壁垒性,新兴职业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新时代、新职业呼唤从业者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提升自我。 ?
材料四:新兴职业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家跟随时代发展思考新时代下“人才”的时代定义。新兴职业,新型人才,得到社会的高度理解和认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