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
衣
食
行
化学
化学
变化
住
回顾电解水实验
获取化学变化的信息
思考与回答:
结合实验现象和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你能获取和分析得到关于反应的哪些信息?
获取化学变化的信息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现象:气泡
V(H2):V(O2)
=
2:1
通过观察得到
获取化学变化的信息
基于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分析得到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定性
定量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现象:气泡
原子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V(H2):V(O2)
=
2:1
元素质量不变
根据获取的信息,表示化学反应
思考与回答:
你能用哪些方法表示这个化学变化?
根据获取的信息,表示化学反应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H2O
H2
+
O2
通电
文字
表达式
微观
示意图
符号
表达式
几种表示方法的比较
思考与回答:
要表达出化学反应的所有信息和特点,可以采用哪种方法?
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更好?为什么?
几种表示方法的比较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几种表示方法的比较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几种表示方法的比较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原子质量不变
H2O
H2
+
O2
通电
几种表示方法的比较
H2O
H2
+
O2
通电
几种表示方法的比较
O2
+
N2
NO
一定条件
H2
+
Cl2
HCl
一定条件
化学式的丰富含义
几种表示方法的比较
H2O
H2
+
O2
通电
H2O
H2
+
O2
通电
2
2
1
2
2
1
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中分子个数比
氢原子
氧原子
H2O
H2
+
O2
通电
2
2
1
2
2
1
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中分子个数比
氢原子
氧原子
V(H2)
:
V(O2)
=
2
:
1
资料: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2H2O
2H2
+
O2
通电
用符号表示生成物状态
气体放出
气体符号
当生成物中有气体,而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在气态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
几种表示方法的比较
用符号表示生成物状态
气体放出
气体符号
沉淀析出
沉淀符号
当生成物中有气体,而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在气态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
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物有难溶性固体,即沉淀,则需在该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
电解水化学方程式
↑
↑
2H2O
2H2
+
O2
通电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
2H2O
2H2
+
O2
通电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元素符号
表示
化学反应
表示
物质组成
表示
元素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定性: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定量:
↑
↑
2H2O
2H2
+
O2
通电
微粒个数比
2
:
2
:
1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定性: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定量:
↑
↑
2H2O
2H2
+
O2
通电
微粒个数比
2
:
2
:
1
物质质量比
2n×18
2n×2
n×32
:
:
36
:
4
:
32
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定性
定量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质量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现象:气泡
分子个数比2:2:1
m(H2O):m(H2):m(O2)
=36:4:32
物质总质量不变
V(H2):V(O2)
=
2:1
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取信息
C2H5OH
+
O2
CO2
+
H2O
点燃
3
2
3
乙醇和充足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你能从这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哪些信息?
思考与回答: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2H5OH
+
O2
CO2
+
H2O
点燃
3
2
3
定性
定量
宏观
微观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C、H、O)不变
原子数目、质量不变
条件:点燃
乙醇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元素种类(C、H、O)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C2H5OH
+
O2
CO2
+
H2O
点燃
3
2
3
定性
定量
宏观
微观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C、H、O)不变
原子数目、质量不变
条件:点燃
乙醇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元素种类(C、H、O)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分子个数比1:3:2:3
m(C2H5OH):m(02):m(CO2):m(H2O)
=46:96:88:54
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取信息
C2H5OH
+
O2
CO2
+
H2O
点燃
3
2
3
乙醇和充足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反应类型
氧化
反应
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取信息
C2H5OH
+
O2
CO2
+
H2O
点燃
3
2
3
乙醇和充足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检验方法
检验乙醇燃烧产物
翻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
无色液体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H2O
CO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更全面、科学、直观地表示化学反应中的信息
化学反应
宏观
微观
定性
定量
化学方程式
课堂总结
描
述
书写方法
课后作业
1.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
+
O2
SO2。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___,还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条件下,每_________份质量的硫与_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点燃
课后作业
2.
试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其含义。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性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量含义:①分子个数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物质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34张PPT)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
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
描
述
书写
原则
书写
原则
含义
体
现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C
+
O2
CO2
判断生成物的依据是什么?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反应条件是什么?
加热?
燃烧?
X
点燃
C
+
O2
CO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气体
气体
点燃
C
+
O2
CO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点燃
H2
+
O2
H2O
H原子个数
2
2
O原子个数
2
1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H2
+
O2
点燃
H2O
+
O
不符合客观事实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点燃
H2
+
O2
H2O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不符合客观事实
H2
+
O2
点燃
H2O2
点燃
H2
+
O2
H2O
配平
“配”: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
的化学计量数。
“平”: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配平时能否改动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为什么?
不能,因为改动化学式,就改变了物质,而不符合客观事实。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H2
+
O2
点燃
H2O
2
2
小结
描述反应的
客观事实
(1)反应物和生成物
(2)反应条件
(3)气体或沉淀符号
(4)配平
(5)检查
遵循
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一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4.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练习一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点燃
练习一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P原子个数:
1
2
O原子个数:
2
5
P
+
O2
点燃
P2O5
5
2
4
最小公倍数为10
练习一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练习一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Fe
+
O2
点燃
Fe3O4
2
3
练习一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练习一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K原子个数
1
2
Mn原子个数
1
1
1
O原子个数
4
4
2
2
KMnO4
K2MnO4
+
MnO2
+
O2
↑
△
2
练习一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4.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练习一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4.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
H2O2
H2O
+
O2
MnO2
H原子个数
2
2
O原子个数
2
1
2
H2O2
H2O
+
O2
练习一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4.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
2
2
MnO2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书写正确。
2.反应条件要写准确。
3.气体和沉淀符号使用要正确。
4.注意配平时,不能改动化学式,只能调整化学式
前的化学计量数。
练习二
根据文字表达式书写化学方程式
2.氢氧化钠+硫酸铜
氢氧化铜+硫酸钠
1.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Fe
+
CuSO4
Cu
+
FeSO4
↓
X
练习二
根据文字表达式书写化学方程式
1.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2.氢氧化钠+硫酸铜
氢氧化铜+硫酸钠
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
练习二
根据文字表达式书写化学方程式
2
Na个数
OH个数
Cu个数
SO4个数
1
2
1
2
1
1
1
1
↓
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练习二
根据文字表达式书写化学方程式
练习三
书写陌生化学方程式
1.
火折子堪称古代“打火机”。简易的火折子是将纸卷点燃后,使其半灭(仅剩火星),装入竹筒中保存。需要点火时打开竹筒盖,向其中吹气,使纸复燃。火折子中含有火硝(KNO3),受热后可分解为氧气和亚硝酸钾(K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NO3
KNO2
+
O2
↑
2
2
△
CO2
+
H2
CH3OH
+
H2O
练习三
书写陌生化学方程式
2.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CH3OH)等产品。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一定条件
(1)反应物和生成物
(2)反应条件
(3)气体或沉淀符号
(4)配平
(5)检查
文字信息
图形信息
小结:书写陌生化学方程式的解题策略
写
标
配
查
课堂总结
化学方程式
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
书写
原则
书写
步骤
写
标
配
查
观察法
最小公倍数法
奇偶法
……
化学变化
描
述
含义
体
现
课后作业
1.
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为
氢氧化钙)中生成碳酸钙和水
(3)碳酸钠和盐酸(主要成分氯化氢)反应生
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
Fe2O3
+
H2
Fe
+
H2O
(3)
Fe2O3
+
CO
Fe
+
CO2
课后作业
2.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Al
+
Fe3O4
Fe
+
Al2O3
高温
高温
高温
课后作业
3.
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1)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