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9 21:0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测试题
一、判断题(共5题)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
(??

2.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示一种数量,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数量。(???

3.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
(??

4.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

5.条形统计图中长方形的高低与数量的多少无关。
(??

二、填空题(共7题)
6.用统计图表示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各年级的人数情况,绘制________统计图比较好,要表示各年级人数占全校学生数的百分比,用________统计图更合适.
7.下面是某书店今年第一季度的售书统计表,其中有两个数看不清,你能算出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8.六年级有50人,每人只能参加一项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情况如下图所示。
(1)喜欢打________的人数最多,是________人。
(2)喜欢打________的人数最少,是________人。
(3)喜欢打篮球的有10人,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
9.看图回答
(1)喜欢________的男生最多,喜欢________的女生最少.
(2)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少.
10.制作统计表时,首先应收集________

然后再把这些数据进行________最后制成统计表。
11.制统计表时,必须把________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写上统计的________

注明________和________。
12.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________年购买的图书最多,有________本.
(2)教育类图书购买最多的一年与最少的一年相差________本.
(3)从1999年到2003年,科普类图书共购买________本.
(4)________年购买的教育类和科普类图书同样多.
(5)________年购买的教育类图书和科普类图书差值最大,差是________本.
三、单选题(共5题)
13.甲、乙、丙、丁四个数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而且甲<乙<丙<丁。如果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应该(
??).
A.?小于10??????????????????????????B.?等于10??????????????????????????C.?大于10??????????????????????????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4.看图回答
(1)男生得(??
)的人数最多.
A.优
B.良
C.达标
D.待达标
(2)四(1)班共有学生(??
)人
A.50
B.49
C.51
(3)等级为良的人数是达标人数的(??
)倍.
A.4
B.5
C.6
15.一件衣服的价格是385元,一件裤子的价格是249元,大约一共要(?????
)元.
A.?600??????????????????????????????????????????B.?640??????????????????????????????????????????C.?550
16.下面是甲、乙两个班男、女生人数分布统计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班的人数一样多???????????????????????????????????????????B.?乙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40%
C.?甲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D.?甲班的女生人数一定比乙班的女生多
17.下图是某小区在垃圾分类活动中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下面(???
)的说法是错误的。
A.?二月份的厨余垃圾数量比其他垃圾多??????????????????B.?这四个月中,其他垃圾的总量比厨余垃圾多
C.?四月份厨余垃圾的数量是一月份的4倍????????????????D.?三月份的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共有27吨。
四、解答题(共7题)
18.下面是新星小学2013—2015年在校学生人数统计图。
(1)2015年在校学生人数比2014年多百分之几??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2015年女生人数比2013年多百分之几?
(3)请把上面的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19.下面是新华村1996~1998年水稻和小麦产量的统计图。
(1)根据数据填写完下表。
(2)根据上表数据补全条形统计图。
(3)这三年水稻的平均年产量是多少吨?
20.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
(1)根据这些数据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哪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最多?
(3)三~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一共有多少人?
21.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男生最喜欢的球类项目是什么?有多少人喜欢?
(2)女生最不喜欢的球类项目是什么?比女生最喜欢的球类项目少多少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2.同学们踊跃为希望小学捐书,一班捐了27本,二班捐了20本,三班捐了21本。
(1)一班比二班多捐了多少本书?
(2)二班和三班共捐了多少本书?
(3)三个班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23.下面是中百商厦1-4月份销售情况统计表。
(1)根据上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前4个月电视机和洗衣机的平均每月销量分别是多少台?
(3)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两条)
24.绘制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中心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
(1)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四(1)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3)四(1)班平均每月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答案解析部分
一、判断题
1.【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长短不同的直条,所以能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特点是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2.【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示一种数量,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数量。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答即可。
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分析】条形统计图上的每个小格表示就是一个长度单位,每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由于数据不同,所以画出直条的长短也不同,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4.【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
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复式统计表的定义,
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便于比较,据此判断。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条形统计图中长方形的高低与数量的多少有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条形统计图就是根据长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数量多,长条就长,数量少长条就短.
二、填空题
6.【答案】
条形;扇形
【解析】【解答】
表示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各年级的人数情况,
即要体现出人数多少的变化情况,则选用条形统计图.
要表示各年级人数占全校学生数的百分比选用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条形;扇形.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体现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各部分与总量的百分比.
7.【答案】290;1060
【解析】【解答】三月份售出的儿童读物:
900-(250+360)
=900-610
=290(本)
其他读物的合计:
350+290+420
=640+420
=1060(本)
故答案为:290;1060.
【分析】要求三月份售出的儿童读物的本数,用第一季度售出的儿童读物本数-(一月和二月售出的儿童读物总本数)=三月份售出的儿童读物本数;要求其他读物第一季度共售出的本数,将三个月售出的本数相加即可解答.
8.【答案】
(1)乒乓球;20
(2)羽毛球;5
(3)20
【解析】【解答】解:乒乓球
?20
?20
?5
?20
【分析】
总人数看成单位“1”,用1减去乒乓球、羽毛球、唱歌的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数的和,就是篮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比较这几个百分数,找出最大的就是人数最多的项目;再用总人数乘上这个百分数即可求解.
扇形统计图.本题关键是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找出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的解答问题.
9.【答案】
(1)足球;足球
(2)乒乓球;跑步
【解析】【解答】(1)男生:18最大,说明喜欢足球的男生最多,女生:4最小,说明喜欢足球的女生最少;
(2)乒乓球:17+13=30(人),足球:18+4=22(人),跑步:8+6=14(人),游泳:14+15=29(人),跳绳:7+16=23(人);
30最大,说明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14最小,说明喜欢跑步的人数最少.
故答案为:(1)足球;足球;(2)乒乓球;跑步
【分析】(1)数最大,说明喜欢的人数最多,数最小,说明喜欢的人数最少;(2)喜欢某一项运动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喜欢这项运动的总人数。
10.【答案】数据;分类整理
【解析】【解答】制作统计表时,首先应收集数据,然后再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制成统计表。【分析】我们学习的制作统计表的方法是:先收集数据,再分类整理,然后制作统计表,掌握统计方法的步骤与过程。
11.【答案】数据;名称;单位;制表日期
【解析】【解答】制统计表时,必须把数据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写上统计的名称,注明单位和制表日期。【分析】制作统计表时要把数据进行分类,然后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还要写上统计的名称,单位和日期。掌握统计表的制作方法是关键。
12.【答案】
(1)2003;2100
(2)500
(3)4450
(4)2002
(5)1999;150
【解析】【解答】(1)1000+1100=2100(本);900+900=1800(本);900+950=1850(本);900+800=1700(本);750+600=1350(本);2003年购买的图书最多,有2100本;
(2)1100-600=500(本);
(3)750+900+900+900+1000=4450(本);
(4)2002年购买的教育类和科普类图书同样多,都是900本。
(5)1999年购买的教育类图书和科普类图书差值最大,差是750-600=150(本)
故答案为:(1)2003;2100;(2)500;(3)4450;(4)2002;(5)1999;150
【分析】认真观察图中的数据,找出每一年购买不同图书的数量,再根据题干进行解答。
三、单选题
13.【答案】
C
【解析】【解答】因为
甲<乙<丙<丁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
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大于10。
故答案为:C
【分析】平均数=总和÷数据的个数,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三个数的和为30,因为甲<乙<丙<丁,所以四个数的和大于40。
14.【答案】
(1)B
(2)C
(3)B
【解析】【解答】(1)13>8>2,男生得良的人数最多;
(2)8+10+13+12+2+3+2+1=51(人);四(1)班共有学生51人;
(3)(13+12)÷(2+3)=25÷5=5,等级为良的人数是达标人数的5倍.
故答案为:(1)B;(2)C;(3)B
【分析】(1)13最大,说明男生得良的人数最多;(2)所有等级的男女人数之和就是总人数;(3)等级为良的人数是13+12=25(人),达标人数是2+3=5(人),求等级为良的人数是达标人数的多少倍用除法.
15.【答案】
B
【解析】【解答】解:385+249≈640(元)
故答案为:B。
【分析】从“大约”可以看出是要求估算,估算时把385看作390,把249看作250,然后用估算的方法求出两件衣服的总价即可。
16.【答案】
C
【解析】【解答】40%=0.4=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没有信息能确定两个班人数一样多。其次,乙班男生与女生相差40%是相差总人数的40%。再次,两个班人数不定,不能确定甲班女生人数一定比乙班女生多。因此,甲班女生40%是把甲班人数看做单位“1”。
17.【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10>9,说明二月份的厨余垃圾数量比其他垃圾多,正确;
B:5+10+12+15=42,7+9+15+20=51,
这四个月中,其他垃圾的总量比厨余垃圾多,正确;
C:15÷5=3,四月份厨余垃圾的数量是一月份的3倍,原说法错误;
D:12+15=27,三月份的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共有27吨,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图中的数据,并通过计算进行解答。
四、解答题
18.【答案】
(1)解:(300-278)÷278×100≈7.9%
答:
2015年在校学生人数比2014年多
7.9%。
(2)解:(147-120)÷120×100%=22.5%
答:
2015年女生人数比2013年多22.5%。
(3)147÷300×100%=49%;1-49%=51%
【解析】【分析】(1)
2015年在校学生人数比2014年多百分之几
=(2015年在校学生人数-2014年在校学生人数)÷2014年在校学生人数×100%;
(2)
2015年女生人数比2013年多百分之几
=(
2015年女生人数-
2014年女生人数)÷2014年女生人数×100%;
(3)2015年女生人数占百分之几=2015年女生人数÷2015在校生人数×100%;
2015年男生人数占百分之几=1-2015年女生人数占百分之几。
19.【答案】
(1)
(2)
(3)解:(1000+1200+1100)÷3=1100(吨)
答:这三年水稻的平均年产量是1100吨。
【解析】【解答】(1)2000-1200=800(吨);2600-1500=1100(吨)
【分析】(1)1997年,合计-水稻产量=小麦产量;1998年,合计-小麦产量=水稻产量;
(2)根据数据的大小,绘制出长短不同,宽度一样的直条,并在所画的直条的末端标上具体数字;
(3)三年的水稻总产量÷3年=这三年水稻的平均年产量。
20.【答案】
(1)
(2)解:8+10=18(人)
17+19=36(人)
25+22=47(人)
30+26=56(人)
18<36<47<56
答: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最多。
(3)解:18+36+47+56=157(人)
答:三~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一共有157人。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
(2)分别将各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计算出来,再比较大小,数据最大的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最多;
(3)将(2)中计算出的每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21.【答案】
(1)解:男生最喜欢的球类项目是足球,有12人喜欢。
(2)解:女生最不喜欢的球类项目是羽毛球。
女生最喜欢的球类项目是篮球,他们相差10-4=6(人)。
(3)问题:喜欢足球的男女生一共多少人?
12+6=18(人)
答:喜欢足球的男女生一共18人。
【解析】【分析】(1)比较男生中三个数的大小,数最大,说明喜欢这类项目的人最多;
(2)比较女生中三个数的大小,数最大,说明喜欢这类项目的人最多,数最小,说明喜欢这类项目的人最少,他们的差,就是女生最不喜欢的球类项目比女生最喜欢的球类项目少的人数;
(3)任意提出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22.【答案】
(1)27-20=7(本)
答:一班比二班多捐了7本书。
(2)20+21=41(本)
答:二班和三班共捐了41本书。
(3)27+20+21=68(本)
答:三个班级一共捐了68本书。
【解析】【分析】(1)用减法计算一班比二班多捐了多少本书即可;
(2)把二班和三班捐书的本数相加即可求出共捐了多少本书;
(3)把三班捐书的本数相加求出一共捐了多少本书即可。
23.【答案】
(1)
(2)电视机:
(750+650+600+700)÷4
=2700÷4
=675(台)
洗衣机:
(400+250+300+450)÷4
=1400÷4
=350(台)
答:前4个月电视机平均每月销售675台,洗衣机平均每月销售350台。
(3)我还能发现电视机的销量比洗衣机销量大,电视机和洗衣机都是1月和4月的销量大。
【解析】【分析】(1)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台数,观察图例,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出两种不同的长条分别表示电视机和洗衣机的销量即可;
(2)用电视机的总台数除以4求出平均每月的销量,用洗衣机的总台数除以4求出平均每月的销量;
(3)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说出两条自己的发现即可。
24.【答案】
(1)解:
(2)解:四(1)班七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四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3)解:(23+25+26+34)÷4
=108÷4
=27(个)
答:四(1)班平均每月回收27个易拉罐。
【解析】【分析】(1)绿色表示四(1)班,黄色表示四(2)班,竖轴上从第二格起每格表示2个,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出长条表示两个班回收的数量即可;
(2)比较四(1)班每个月回收易拉罐的个数,确定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即可;
(3)用四(1)班四个月回收的个数和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每月回收易拉罐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