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物理6.3液体压强(一)液体压强的特点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上物理6.3液体压强(一)液体压强的特点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9 19:4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上物理6.3液体压强(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共24分)
1.
下列关于液体内部压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时,压强越大
B.
在同一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C.
由于液体有重力才有压强,所以向下的压强在同一深度时大于向上的压强
D.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
如图是几种不同渠堤的截面图,其中最不安全可靠的设计是
?
A.
B.
C.
D.
3.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如图所示提供的信息能够探究的是
?
A.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4.
如图所示,


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
,,(),则
?
A.
B.
C.
D.
无法确定
5.
如图,关于



四点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
点的压强最大
B.
点的压强最大
C.
点的压强最大
D.
点的压强最大
6.
如图所示,

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管竖直
管倾斜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是
?
A.

B.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46分)
7.
液体由于
?的作用,因此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
?性,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
?;相同深度,液体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8.
如图所示,容器甲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起,说明
?,这是因为液体受到
?作用。容器乙侧壁的橡皮膜向右凸起,说明
?,这是因为液体具有
?。
9.
在图中的


三个容器分别注入等高的水,则容器底部各自受到水的压强大小比较为
?
?
(以上两空均选填“”“”或“”)。因为液体内部某处压强的大小只跟
?和
?有关,跟
?、
?无关。(后四空均选填“液体的密度”“所处的深度”“液体的质量”或“容器的形状”)
10.
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水,水面下


三点,
点的深度是
?
点的深度是
?
c
点的深度是
?,水产生的压强分别为


,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11.
如图所示,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扎橡皮膜(图中橡皮膜未画出),将玻璃管扎膜端竖直插入盛水容器中,可观察到相对于水平面橡皮膜将
?(选填“向下凸出”或“向上凹进”)。当玻璃管下端所处深度

米时,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注水,当水注入深度为
?米时橡皮膜将重新保持平整。如果注入液体为酒精,已知
,则注入酒精的深度
?
米时橡皮膜才能重新保持平整(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28分)
12.
某同学利用
形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和比较图中的操作、现象。
(1)分析比较图()和()和(),可知:
?。
(2)分析比较图()和(),可知:
?。
(3)分析比较图()和(),可知:
?。
13.
小强利用
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
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再多加一些红墨水
B.倒出一些红墨水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3)小强保持如图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答:
?,原因是:
?。
(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
?(选填序号)。
①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液体

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③将
形管换成更细的
14.
在学习压强概念后,小明知道了固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支撑面产生压强,由此提出问题:液体也受重力的作用,它所产生压强的特点与固体相同吗?
(1)如图
所示,小明分别将质量相等水和冰块放入两个相同的塑料袋中,观察到水和冰块对塑料袋的作用现象不同,他认为产生原因是液体具有
?。
(2)小明继续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利用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水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实验。他先在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然后将有薄膜的一端浸入水中,研究过程如图
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他进行了合理的假设。你认为小明的假设是:
?。
(3)为了验证假设,小明接着将玻璃管分别浸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不同深度处进行研究。他在玻璃筒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橡皮薄膜在液体的不同深度处都能保持平整,如图
所示。他通过测量玻璃管所加入水的质量,再设法求得橡皮薄膜所受的液体压强,并将实验有关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
表一
液体甲密度为
表二
液体乙密度为
表三
液体丙密度为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或


,或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深度相同,不同液体内部,液体密度越大,该处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分析比较
?;
()分析比较
?。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39分)
15.
如图所示,装有酒精的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酒精的密度为
,求
点处所受酒精的压强。
16.
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
千克,底面积为
。在该容器中倒入
千克的水(水未溢出),并将它放在面积为
的水平桌面中央。求:
(1)容器内水的体积

(2)容器内水面下
米处水的压强

17.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甲容器中装有
米高的水,乙容器中装有
米高的水。求:
(1)甲容器中水的质量

(2)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3)若从甲容器中抽水至乙容器中,当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相等时,甲容器中水面下降高度
为多少。
五、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18.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


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


,则


的关系为
?。
(2)在如图中,



各点在液体中的深度如图所示,则各点压强
?
?
?
。(均选填“”“”或“”)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C
3.
A
【解析】根据公式
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该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观察图片还能发现,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液面以下相同深度处,而且橡皮膜的朝向也是相同的,由此可知该同学控制了液体的深度相同,来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4.
C
【解析】由题可知,三容器内液体深度:,且
,可知

5.
B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

两点的深度相同,

两点的深度相同,但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根据公式
可知,
点的压强大于
点的压强;
点的压强大于
点的压强;
又因为
点的深度大于
点的深度,所以
点的压强最大。
6.
A
第二部分
7.
受到重力;流动;各个方向;相等;越大;密度
8.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重力;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流动性
9.
;;液体的密度;所处的深度;液体的质量;容器的形状
10.
;;;


11.
向上凹进;;大于
第三部分
12.
(1)
在同种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
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
不同液体,相同深度处的压强不同
13.
(1)
C
??????(2)
液体深度
??????(3)
不可靠;没有保持金属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不变
??????(4)

14.
(1)
流动性
??????(2)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

在同种液体内,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②



????????????③








可知:液体的密度与所处深度的乘积相同,液体内部压强相同;








可知:液体的密度与所处深度的乘积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第四部分
15.

16.
(1)
??????(2)

17.
(1)
千克
??????(2)

??????(3)

第五部分
18.
(1)
??????(2)
;;
第10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