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物理6.3液体内部的压强(4) 柱形容器底压力压强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6.3液体内部的压强(4) 柱形容器底压力压强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9 20: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6.3液体内部的压强(4)
柱形容器底压力压强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32分)
1.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的质量相等,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后,使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

,则
?
A.
可能等于
B.
一定大于
C.
可能小于
D.
一定小于
2.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原先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
A.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
一定等于
B.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高度的液体后,
可能大于
C.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
一定等于
D.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高度的液体后,
一定等于
3.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等的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
,若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则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

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

的关系是
?
A.

B.

C.

D.

4.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

,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体均未溢出),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

和压力

的关系是
?
A.

B.

C.

D.

5.
已知

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

,且
,先将两种不同液体分别倒入

容器中且使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再将两容器中的液体全部交换倒入对方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设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

,则
?
A.
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
一定小于
B.
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
可能小于
C.
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
一定大于
D.
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
可能等于
6.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等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不同液体甲、乙,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球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中(液体均未溢出)则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B.
容器对水半地面的压力变化量
C.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D.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7.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轻质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密度为

两种液体。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现将体积相等,质量、密度为





两实心球分别浸没在两容器的甲、乙液体中(液体均未溢出),若此时装有甲液体的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8.
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把

两个金属球分别浸没于酒精和水中(液体均未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也相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球质量小于
球质量
B.
球质量大于
球质量
C.
球密度小于
球密度
D.
球密度大于
球密度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9.
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利用
?知识可以方便地估算游泳池中水的质量:“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
?原理;修筑拦河大坝时要将大坝做得上窄下宽,主要是根据
?的规律。(最后一空选填“固体压强”或“液体压强”)
10.
如图所示,边长为
米的正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米,该正方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帕,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
?牛。在该正方体浸没后下沉的过程中,它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等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已知两液面相平,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则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浸没一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金属球(液体均未溢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2.
如图所示,将一块比管口稍大的薄塑料片堵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后插入水槽中,当玻璃管下端所处深度

米时,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注入水,当水注入到深度为
?米时塑料片恰好脱离管口下落,此时塑料片受到水槽中水的压强为
?帕,塑料片受到水槽中水的压力
?管中水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注入液体为酒精,酒精的密度为
,则当塑料片脱落时,注入酒精的深度为
?米。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12分)
13.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在塑料管上离管底等高的不同位置


处扎了三个小孔,并将其放入水槽中,如图所示。
(1)水通过三个小孔流入塑料管中,说明水内部向
?都有压强。
(2)若小明改变塑料管在水中的深度,他想探究水内部的压强与
?的关系。
(3)若小明还想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还需要用
?进行多次实验。
14.
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
形管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图()所示实验烧杯中的液体是水,图()、()所示实验烧杯中的液体是盐水,已知

(1)比较实验()与()可知:
?;
(2)比较实验()与()可知:
?。
15.
为了研究柱体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況,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
、底面积
均不等的柱体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设法使柱体
逐步浸入水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接换用柱体

重复实验,并将全部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实验中容器內水均未溢出)。
表一
柱体


表二
柱体


表三
柱体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数据中的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
时,

的增大而增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数据中的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
?。
(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36分)
16.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
千克、深为
米的水。
(1)求容器中水的体积

(2)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帕,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17.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质量均为
千克,底面积均为
分别盛有体积为
的水和深度为
米的酒精()。
(1)求水的质量

(2)求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若在两个容器中抽出相等深度的液体
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相等,求
的值。
18.

两个完全相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中盛有
米深的水,
中盛有体积为
的酒精。(酒精的密度为

(1)求水对
容器底部的压强

(2)求
容器中酒精的质量

(3)若容器的底面积均为
,从两容器中均抽出体积为
的液体后,求两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19.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甲的体积为
,密度为
;乙的底面积为
,其内部盛有质量为
千克的某种液体。
(1)求正方体甲的质量

(2)求液体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

(3)若从乙容器内抽出质量为
千克的液体,求此时正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液体对
容器底部压强之比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C
3.
D
4.
D
5.
C
6.
D
7.
A
8.
C
第二部分
9.
密度;连通器;液体压强
10.
;;变大
11.
大于;小于
12.
;;等于;
第三部分
13.
(1)
各个方向
??????(2)
深度
??????(3)
不同液体
14.
(1)
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
同种液体,深度越浅,液体压强越小
15.
(1)









??????(2)

时,
是一个定值,不随
而变化
??????(3)










中的


;不同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浸入水的体积相等时,
相等;










中的


;不同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浸入水的体积越大,
越大
第四部分
16.
(1)
【解析】。
??????(2)

【解析】。
??????(3)

【解析】;

17.
(1)
千克
【解析】。
??????(2)

【解析】;

??????(3)

【解析】;
;;;


18.
(1)
【解析】。
??????(2)
【解析】。
??????(3)
【解析】。
19.
(1)
千克
【解析】。
??????(2)

【解析】;。
??????(3)
【解析】因甲为正方体,且
,故
,;。
第5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