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6章 6.3液体内部的压强(3) 连通器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6章 6.3液体内部的压强(3) 连通器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9 20:0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6章
6.3液体内部的压强(3)
连通器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24分)
1.
下列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
?
A.
船闸
B.
针筒
C.
锅炉液位计
D.
茶壶
2.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订书机
B.
听诊器
C.
潜艇
D.
船闸
3.
在下列各实例中,其作原理与连通器无关的是
?
A.
B.
C.
D.
4.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
B.
C.
D.
5.
下列装置工作时不能看作连通器的是
?
A.
血压计
B.
液位计
C.
船闸
D.
茶壶
6.
在如图所示的敞口容器中不断加水,静止后水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
A.
容器
的顶端
B.
容器
的顶端
C.
容器
的顶端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
形管裝有一定量的水,将
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
管中的水面将
?
A.
低于
管中的水面
B.
高于
管中的水面
C.

管中的水面相平
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8.
如图所示,

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

深的水,

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
打开,最后

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5分)
9.
三峡大坝水库水面下
米深处水的压强为
?帕;大坝边上修筑的船闸是利用
?原理作的;大坝修筑成上窄下宽的原因是
?。
10.
水面下某处水的压强为
帕,它表示该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
?为
牛;该处的深度为
?米;若深度增加,则水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边”或“变小”)。
11.
汽车无论是不慎驶入水中还是遇洪水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水越深车门越难推开。如图所示,在车门下部距水面
米深的
处,水的压强为
?帕。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
,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
帕,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大小为
?牛,因此,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紧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选填“”或“”),破窗逃离。
1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

,横截面积均为


的底面为平面,
的底面向上凸起。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
牛的水,
对桌面的压强为
?
帕。
对桌面的压强
?
对桌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

容器中同一水平高度处水的压强分别为

,则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在
中某一深度水的压强为
帕,则该点的深度为
?米。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15分)
13.
为了研究连通器内的液体液面保持相平的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底部装有一阀门的连通器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关闭阀门,在连通器左右两管中分别注入深度相等的水和煤油,如图()所示,打开阀门,当液体静止时现象如图()所示,若在连通器左右两管中分别注入深度不等的水如图()所示,打开阀门,当液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和()可知:连通器内装有不同液体,液面相平时,管内的液体
?
保持静止状态(选填“能”或“不能”);
(2)由图()、()、()和()可知:
?。
14.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利用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薄膜的玻璃圆筒、水、酒精、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实验。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橡皮薄膜的变化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已知
)。
(1)比较图()与()可知:
?。
(2)比较图()与()可知:
?。
15.
为了研究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
与物体体积、质量的关系,小李和小华两位同学将质量和体积不等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1)小李探究
与放入物体质量
的关系,于是选择质量不等体积相等的三个物体,先后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并测得
。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一。分析比较表一中
和相关条件,可得: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华探究
与放入的物体的体积
的关系,于是选择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合金物块先后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并测得
。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表三

分析比较表二中的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物体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
?。

小华继续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发现测得的实验数据与表二中的结论不符合,原因可能是
?。请填写实验序号
中的相关数据:

?帕。

若容器的容积为
,底面积为
,在该容器中倒入水的体积为
,将体积为
的合金物块浸没在水中,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涉及的物理量均用字母表示)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36分)
16.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

,盛有质量为
千克的水。圆柱体乙的质量为
千克、底面积为


(1)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若圆柱体乙的密度为
千克/米
,在圆柱体乙的上部水平切去一块物体
,将物体
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此时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等于圆柱体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求物体
的质量

17.
如图所示,高为
、底面积为
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中盛有
深的水,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
(1)求容器内水的质量

(2)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现有物体


(其体积及在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如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一个物体放入容器中,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最大,写出选择的物体并求出此时水面上升的高度

18.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
,盛有体积为
的水。圆柱体乙的高为

(1)求甲中水的质量

(2)求水面下
米深处水的压强

(3)若将乙沿竖直方向在右侧切去一个底面积为
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甲的水中时,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压强
恰为水对甲底部压强增加量

倍,求乙的密度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打开船闸的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然后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利用了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吸取药液时,将针口插入药液后,向外拔活塞,使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大,气压减小,药液就被管外的大气压压进管内。与连通器无关。故B符合题意;锅炉液位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锅筒的蒸汽空间、水空间直接连接,因此水位计中水位与锅炉水位是一致的,水位计中的水位变化即为锅筒中水位的变化,利用了连通器,故C不符合题意。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利用了连通器,故D不符合题意。
2.
D
3.
C
4.
D
5.
A
【解析】B.液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C.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
D.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壶嘴上端有口,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
只有A血压计不能看做连通器。
6.
B
7.
C
8.
A
第二部分
9.
;连通器;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10.
压力;;变大
11.
;;
12.
;小于;小于;
第三部分
13.
(1)
不能
??????(2)
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能保持相平
14.
(1)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
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小,液体内部压强越小
15.
(1)
无关
??????(2)


成正比
????????????②
有水从容器中溢出;
????????????③
第四部分
16.
(1)

【解析】;。
??????(2)
千克
【解析】;;
;;;

;。
17.
(1)
【解析】。
??????(2)
【解析】。
??????(3)

物体;
【解析】由题可知,物体
的体积最大,且其在水中静止后的状态为浸没,因此其放入容器中,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最大;


故水未溢出,则

18.
(1)
千克
【解析】。
??????(2)

【解析】。
??????(3)
【解析】;;
;;

第8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