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课堂——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综合卷A)

文档属性

名称 双休课堂——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综合卷A)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1-14 20:5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休课堂——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同步测试卷(二十一)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综合卷A)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B.唾液淀粉酶除了可以催化淀粉的分解,也可以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D.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2.在人体的消化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它们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滥服抗生素往往会破坏这些正常的菌群。这些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
A.异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自养需氧型 D.自养厌氧型
3.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
A.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B.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C.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D.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4.在天气寒冷的冬天,同学们将教室门窗紧闭,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同学们对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各种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
A.脑部缺氧 B.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
C.脑细胞兴奋性下降 D.脑细胞血糖供应不足
5.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如图为心脏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6.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素等七大类,其中的粗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粗纤维素的 是…………………………………………( )
A.鱼、虾 B.鸡蛋、猪肉 C.菠菜、芹菜 D.牛奶、牛肉
7.下列物质在口腔内就能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8.某家长为临近学业考试的孩子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为了均衡膳食,请补充一种食物使食谱营养更合理……………………………………( )
A.煎鸡蛋 B.稀饭 C.五香牛肉 D.炒青菜
9.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 明……………………………………………………( )
A.酶是一种蛋白酶 B.酶的催化效率高
C.酶的催化受环境的影响 D.酶具有专一性
10.“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在①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②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④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等四个实验中,利用此方法的有…………………………………………………( )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人体中有许多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它们的催化效率很高且具有专一性。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就是帮助( )消化的。……………………………(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淀粉
12.一个科学兴趣小组做解剖猪心脏的实验时,针对如图所示的心脏解剖结构,以下四位同学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左心房 B.③为右心室 C.④为肺静脉
D.①与②间存在房室瓣
13.构成我们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由此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新。面对这一事实,你认为毛细血管不应该具有的特点是………………………( )
A.分布极广 B.管壁极薄 C.血流缓慢 D.管径较粗
14.分析下表,该患者的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
主要成分
患者尿液(克/l00毫升)
正常人尿液(克/l00毫升)

95
96
蛋白质
0.10
0.00
葡萄糖
0.00
0.00
无机盐
1.20
1.10
尿素
1.70
1.80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髓质
15.人体内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是…………………………( )
A.静脉血→组织细胞→肺泡 B.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静脉血→组织细胞 D.肺泡→组织细胞→静脉血
16.如图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恒温动物 B.乙是恒温动物
C.甲是变温动物 D.乙是变温动物或者恒温动物
17.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适宜的运动有利于体内有机物的消耗 B.细胞内的异化作用可以释放能量
C.神经、内分泌系统可以调节新陈代谢 D.运动和生殖系统与新陈代谢无关
18.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在睡觉时新陈代谢暂时停止
B.新陈代谢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
C.把物质分解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使细胞内的物质不断更新
19.研究了被试者血浆、肾小管第一部分中液体以及输尿管中液体里面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P
0.03%
0.03%
2%
Q
0.1%
0.1%
0%
则P和Q分别是………………………………………………………………………………( )
A.葡萄糖、蛋白质 B.葡萄糖、尿素
C.尿素、蛋白质 D.尿素、葡萄糖
20.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的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了……………………………( )
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D.草履虫、酵母菌、乳酸菌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34分)
21.(4分)下表是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请据此表分析回答:
(1)B液是_______,C液是_______。
(2)C液中不含有蛋白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C液中不含有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
A液(%)
B液(%)
C液(%)
蛋白质
微量
8
O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5
0.72
1.25
尿素
0.03
0.O3
1.8
22.(7分)请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B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中,_______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_______(器官)中被吸收的_______。
(2)F的形成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若发现F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_______发生了病变。
(3)与C1相比,C2中的_______气体增多。请自选材料用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23.(11分)如图是肾单位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肾单位是由[ ] _______、[ ] _______和[ ] _______构成。
(2)图中A、B两处所表示的生理过程,A是_______,B是_______。
(3)①②中流的血液分别是_______血和_______血。从⑥中流出的液体是_______。
24.(7分)如图是毛细血管模式图:
(1)血液流动方向为从A→C→B,A处的血管叫_______,B处的血管叫_______,AB之间的C叫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呈_______通过。
(2)如果它是肺部的毛细血管模式图,那么A端流入的是_______血,_______含量较高(选填“氧气”或者“二氧化碳”)。
(3)如果它是肌肉内的毛细血管模式图,那么A端流入的是_______血。
25.(5分)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组织细胞可以分解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产生能量,那么主要的方式是_______。我们利用营养物质获得能量,也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途径排出体外。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体内的营养物质处于动态平衡,下列叙述中,与血糖溶液浓度保持稳定的生理因素有关的是_______(填数字编号)。
①血糖浓度高时,部分血糖转化为肝糖元和肌糖元;②血糖浓度高时,部分血糖转化为脂肪;③人体加速运动消耗血糖;④血糖浓度低时,肌糖元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⑤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元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⑥食物的消化吸收;⑦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三、实验题(共14分)
26.(8分)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幼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以糖(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如图是40天内的实验结果,试分析作答:
(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20天内是_______组幼鼠生长快。
(3)每组均用20只而不用_______只幼鼠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分)下表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实验的详细记录表: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值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1
2毫升淀粉糊,2毫升蒸馏水
37℃
7
变蓝色
2
2毫升淀粉糊,2毫升唾液
37℃
7
不变色
3
2毫升淀粉糊,2毫升唾液
45℃
7
变蓝色
4
2毫升淀粉糊,2毫升唾液
37℃
1.8
变蓝色
请分析后回答:
(1)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2号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_______试管,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
四、综合分析题(共12分)
28.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粮荒。粮食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完成下列各题。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对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淀粉作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毫升唾液
A
2毫升唾液
震荡后保温
37℃水浴中保持l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作为l号试管_______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__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最终在_______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图。
(5)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_______的_______作用进入原尿,在肾小管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6)组织细胞中的葡萄糖分解成_______同时释放出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试卷答案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综合卷A)
1.B 2.B 3.A 4.D 5.B 6.C 7.B 8.D 9.D l0.C ll.D l2.D l3. D 14.A l5.B l6.A l7.D l8.A l9.D 20.A 21.(1)血浆 尿液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2.(1)葡萄糖(或糖类) 小肠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 (3)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注入甲、乙两个试管内,将玻璃管插入甲试管的石灰水中吹气,乙试管用针筒向试管内吹气;实验现象:甲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23:(1)[③]肾小球 [⑦]肾小囊 [⑤]肾小管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或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或重吸收) (3)动脉 动脉 尿液24.略25.略26.(1)略 (2)A (3)略 27.(1)探究酶的催化活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淀粉已转化为其他物质 (3)2、4 28.(1)2毫升清水对照 (2)淀粉 (3)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4)小肠 (5)4 肾小球滤过 (6)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