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课堂——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同步测试卷(二十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综合卷B)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有关人体的生命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把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为氨基酸属于新陈代谢中的异化作用
B.从小肠流经的血液,是富含营养物质的动脉血
C.人体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蛋白质的分解
D.进食后,血液流经肝脏,血糖浓度会上升
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我国正式开展实施“玉米转化汽油醇”工程。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与乙醇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下列反应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的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 B.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葡萄糖乳酸+能量 D.葡萄糖酒精(乙醇)+二氧化碳+能量
3.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是贮藏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组织细胞直接供能
B.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运动员在100米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此时所进行的有氧呼吸
D.糖类在生物体内完全氧化和体外充分燃烧都生成CO2和H20,释放的能量也相同
4.在膳食中,需要量小,但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的是……………………………( )
A.糖类和脂肪 B.无机盐和维生素 C.无机盐和蛋白质 D.维生素和蛋白质
5.在人循环系统中,以下结构中含有动脉血的是………………………………( )
A.右心室 B.肺动脉 C.肺静脉 D.右心房
6.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与尿酸排出体外相关的器官是…………………………( )
A.肾脏 B.肝脏 C.肺 D.直肠
7.下列各组生物中,从营养方式和是否需要氧气两个方面考虑,代谢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蘑菇和蚯蚓 B.苹果树和乳酸菌 C.草履虫和小麦 D.葫芦藓和变形虫
8.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 是……………………………………………………………………( )
A.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B.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D.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9.如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四组概念中依次与a、b、c、d相对应的一组是…………( )
A.宇宙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B.染色体 蛋白质 DNA 基因
C.肾脏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管 D.血液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10.保证人体内的血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的因素是………………………( )
A.房室瓣 B.动脉瓣 C.静脉瓣 D.以上三项都是
11.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养料含量不变
B.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养料含量不变
12.人体中的血糖在人体内被利用的主要途径错误的是………………………( )
A.被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B. 在肝脏组织细胞和肌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
C.在肌肉等各种组织细胞内转变为脂肪贮存 D.转化为大量氨基酸再合成人体蛋白质
13.如图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A.大脑 B.肾
C.小肠 D.肺
14.医生给因低血糖休克的病人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
A.供能 B.供给全面营养
C.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D.供给水分
15.人患急性肠炎,造成严重脱水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大量水随尿液排出 B.汗液蒸发过多
C.病人喝水过少 D.喝人的水很少被吸收进入血液
16.医生给同学们注射甲流疫苗,若对其做跟踪检查,通过体循环来到心脏,则在同学们的心脏中最先发现这种物质的部位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7.下列变化不能用如图所示的曲线来表示的是……………………………( )
A.温度升高对酶催化效率的变化
B.某人就餐后血糖含量的变化
C.在狼吃羊的这个食物关系中,大量捕狼后,羊的数量变化
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可能是异养厌氧型生物,之后出现了需氧型生物,最后形成现在的大气,那么大气中氧气的变化
18.人吃下的葡萄糖变成血糖,以及吃进的蛋白质变成血液中的蛋白质,这两个过程分别是……………………………………………………( )
A.消化和吸收 B.吸收和同化 C.同化和异化 D.吸收和异化
19.如图为某健康成年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已知正常血糖含量的质量分数是0.1%,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B段上升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
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主要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
20.如表是某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三种样品的化验报告,据表分析,甲、乙、丙三种样品分别取自 ( )
成分
甲(克/升)
乙(克/升)
丙(克/升)
蛋白质
0.3
0
80
葡萄糖
1
0
1
无机盐
9
11
9
尿素
0.3
20
0.3
A.血浆、原尿、尿液 B.尿液、原尿、血浆
C.原尿、血浆、尿液 D.原尿、尿液、血浆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32分)
21.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应注意营养均衡,膳食合理。
(1)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由于摄入_______ (填字母)不足而引起的。
A.维生素 B.油脂 C.蛋白质
(2)“××糕点”主要营养成分如表所示。请根据该表回答:
①所含营养素中一定存在但没有列出的一类营养素是_______。
②正常情况下,人每日摄入的油脂不超过60克,由此计算,每日食用该糕点最多不应超过_______。
③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这些能量最初均来自于_______。
(3)糕点中的蛋白质和油脂在小肠内被吸收的主要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2.在上体育课时,某同学进行了l500米测试,请问:
(1)在测试过程中,该同学体内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_______ (选填“<”、“=”或“>”)肌肉收缩消耗的能量。
(2)在测试过程中,他体内肝糖元的含量在_______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比赛结束后,该同学感到大腿肌肉酸胀,产生这种酸胀的感觉主要是由于_______。
A.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C.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D.有氧呼吸产生乳酸
23.右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的部分图解,箭头代表血液方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血液循环路线的起点是心脏的_______。
(2)饭后一小时,血管d、e中的血液相比,_______含量增多,这是因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3)血管f与e中的血液相比,代谢废物_______的含量明显降低。原因是血液流经肾脏时,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4)血管h与g中的血液相比,_______的含量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它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
24.燃料酒精的生产过程可由右图表示:
玉米→粉碎→水解→发酵→酒精
(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玉米淀粉最终水解成为葡萄糖,生产过程中为了 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
(3)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 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
(4)当玉米被摄食进入人体消化道内,玉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_______,最终的消化产物是_______,主要营养物质被消化和吸收的器官是_______,营养成分经吸收后进入_______系统。
(5)如图是燃料酒精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示意图,由此可知,燃料酒精( )
A.是最理想的绿色能源 B.提供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
C.生产和消费过程对空气没有任何影响
D.生产过程中将消耗粮食,粮食生产可无限发展
25.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由图中的_______三个部分构成(用图中数字回答)。
(2)血液流经4时,可以从4滤过到3的物质有一部分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3)与图中4相连的小血管l为_______,血管2和血管l相比大分子物质的浓度_______ (填“高”或“低”)。
(4)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囊 D.肾小管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26.以下是某同学关于酶的特征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项目
试 管
甲
乙
1
注入l%的淀粉溶液
4毫升
4毫升
2
注入新鲜稀释的唾液
2毫升
2毫升
3
一定温度下保温5分钟
37℃
60℃
4
滴加碘液
2滴
2滴
(1)碘液滴入后可观察到_______试管内的试剂不变色,分析原因是此试管内_______。
(2)本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受_______影响。
(3)本实验_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对照组。
27.某科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A试管中加入2毫升稀淀粉糊和2毫升唾液;在B试管中加入2毫升稀淀粉糊和2毫升人造胃液。每支试管内各加2滴碘液,摇匀后再将A、B两试管置于37~40℃水浴锅内放置15~20分钟。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观察试管内颜色,A试管内颜色是_______,B试管内颜色是_______。
(2)A试管内发生的现象说明唾液内含有_______。
(3)对照A、B试管内发生的现象,说明酶的功能具有_______性。
(4)把A试管内的物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置于0℃至80℃环境中,淀粉的分解总量与温度关系如a图所示;把另一部分物质置于80℃至0℃环境中处理,其关系图应该为下列的哪个图? _______。
28.如图为人体内某种结构示意图,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X为人体某器官):
(1)若A为动脉,其中流静脉血,则X是_______。
(2)若X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则X是_______;饭后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浓度显著升高,2小时后血糖浓度又趋于正常,说明_______ (激素)能调节糖代谢。
(3)若A为静脉,其中流动脉血;C为动脉,其中流动脉血;则X是_______。
(4)若X是肾脏,C中流静脉血,则与A相比,C中_______的含量显著减少。
参考答案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综合卷B)
1.A 2.D 3.D 4.B 5.C 6.A 7.A 8.A 9.B l0.D ll.C l2.D l3.C l4.A l5.D 16.C l7.D l8.B l9.D 20.D 21.(1)A (2)①水 ②300克 ③糖类 太阳能 (3)氨基酸 脂肪酸和甘油 22.(1)> (2)减少 (3)B 23.(1)左心室 (2)营养物质 (3)尿素 (4)氧气 能量 24:(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 (2)碘(l2)或碘酒 (3)酵母菌 无氧(密闭、密封) (4)口腔 葡萄糖 小肠 循环 (5)B 25.(1)3、4、5 (2)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3)入球小动脉高 (4)D 26.(1)甲 淀粉溶液被唾液淀粉酶催化分解了 (2)温度 (3)有 27.(1)
红棕色(不变色) 蓝色 (2)淀粉酶 (3)专一 (4)c 28.(1)肺 (2)小肠 胰岛素 (3)心脏(4)代谢废物(水、无机盐和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