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欧姆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测试(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2 欧姆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测试(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0 19: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全册人教版物理
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两灯始终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B.?灯L1变亮,灯L2变暗
C.?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2.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甲、乙两段导体的电阻后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由此可判断(  )
A.?R甲=R乙
??????????????????????B.?R甲>R乙??????????????????????C.?R甲<R乙??????????????????????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V;当S1断开、S2闭合,电压表的示数9V,则R1:R2为?(????

A.?1:3????????????????????????????????????B.?3:1????????????????????????????????????C.?1:2????????????????????????????????????D.?2:1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且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三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
、ΔU
2
、ΔU
3

下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ΔU1
=0V
??ΔU
2
=2V
??ΔU
3
=1V??????????????????????B.?ΔU1
=0V
??ΔU
2
=2V
??ΔU
3
=2V
C.?ΔU1
=0.5V?
?ΔU
2
=1V
??ΔU
3
=1.5V????????????????D.?ΔU1
=0.2V
??ΔU
2
=1V
??ΔU
3
=0.8V
5.如图所示电路为小明设计的一种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深度计的工作原理图,其中,显示器由电流表改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关于潜水器下潜过程中,该电路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0两端的电压减小??????????????????????????????????????????????B.?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增大
C.?通过显示器的电流减小???????????????????????????????????????D.?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D压减小
6.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表读数与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阻值之间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A.????????????B.????????????????C.????????????D.?
7.如图,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10Ω,R2=15Ω,R阻值一定但未知,当单刀双掷开关S掷向a(同时与b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0V,若掷向b(同时与a断开),电压表示数可能为(  )
A.?3.0V????????????????????????????????????B.?2.5V????????????????????????????????????C.?2.0V????????????????????????????????????D.?1.5V
二、填空题(共7题;共16分)
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R2的阻值分别为10Ω和20Ω.当S1、S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
9.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正确连接电路并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A,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Ω.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的字样,其中“50Ω”表示________?;“2A”表示________?.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0V,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是10W,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另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此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是7.5W,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__?Ω.
11.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8V,通过它的电流为0.4A,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________?联一个________?Ω的电阻.
12.小英按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Ω.
13.两个电阻A和B,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RA=________
Ω;若把它们并联在3V的电路中,干路电流是________
A。若把它们串联在总电压为3V的电路中,则通过电阻B的电流是________
A。
14.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
=
R2
=
R3
=
10Ω。要使R2、R3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要使R1、R2串联,开关S1、S2应________?(填"断开"或"闭合"),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
=________。
三、作图题(共3题;共9分)
15.按要求把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成电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要求:
⑴用电流表测灯泡中的电流;
⑵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
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中的电流,且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
1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一个多档位电器的工作原理,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通过切换开关S1、S2、S3和S4

改变该电路中的电流.当闭合开关S1、S2、S3

断开开关S4时,电流表示数为1.5A;当闭合开关S1、S2

断开开关S3、S4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5A;当闭合开关S1、S4

断开开关S2、S3时,电流表示数为0.8A.请同学画出三种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图.
17.图甲为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把电流表刻度盘改为相应的油量体积数,就可以直接读出油箱中的油量.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就会带动滑杆使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现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请用乙图设计一个电路,使油箱中的油量消耗到最少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到零.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8分)
18.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器材,它接入电路中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基本接法.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值相等,电源电压为10V.
(1)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触头应移到________端.
(2)移动滑动触头,图(甲)中R0两端电压变化范围是________?V,图(乙)中R0两端电压变化范围是________?V.
19.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60°C时阻值为650.0Ω,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C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电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
(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大小并且能够显示出电阻阻值的电阻器,其最大阻值为999.9Ω
),电压约为18V的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Ω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Ic约为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
(1)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
(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__Ω;将开关向________(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__.
⑷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20.如1图为某型号电子秤,其结构原理如2图所示,R0是定值电阻;R是压敏电阻,其阻值R随所受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3图所示,改写电流表(量程为0~0.6
A)的表盘数值后可直接读出所称物体的质量。设踏板的质量为5
kg,电源电压保持12
V不变,g取10
N/kg。
???
????1图??????????????
?2图?????????????????
??3图
(1)根据图象可知,当被称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2)空载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048
A,则R0的阻值为________Ω。
(3)该电子秤的最大量程是________kg。
(4)若身边没有电流表只有电压表,试问还能制作电子秤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电压表应怎样连入电路?
答: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2题;共15分)
21.如图所示的电路,R1=30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A,干路电流为1.6A求:
(1)电源电压;
(2)R2的电阻。
2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海水的深度,其中R1=2Ω是一个定值电阻,R2是一个压敏电阻,它的阻值随所受液体压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将此压敏电阻用绝缘薄膜包好后放在一个硬质凹形绝缘盒中,放入海水中保持受力面水平,且只有一个面积为0.02m2的面承受海水压力。(设海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g取10N/kg)
(1)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求压敏电阻R2的阻值;
(2)如图2所示,当压敏电阻R2的阻值为20Ω时,求此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3)若电流的最大测量值为0.6A,则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最大深度是多少?
六、综合题(共3题;共21分)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路灯自动控制电路
光敏电阻是一种阻值会随光照射强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的元件,它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物理学上用“光强”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光照射强度,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某光敏电阻R2的阻值与光强E之间的关系如表格数据所示.
生活中,路灯的工作状态是自动控制的,其主要原件是光控开关中的光敏电阻R2

开关S2的状态由R2两端的电压决定.光照足够强时,R2两端的电压很小,开关S2处于断开状态,ab接触,路灯L关闭.当光强降为15cd时,R2两端的电压刚好升至3V.此时,开关S2自动闭合,ac接触,路灯打开.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6V.
(1)下列能够用来制作光敏电阻材料的是(???

A.铜
B.塑料
C.硅
D.碳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根据其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规律,空格中的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描点并作出电阻与光强关系的图像.
(4)当R2两端的电压为2V时,光照强度为
________cd.
(5)为了节约能源,使路灯更晚一些打开,应该对控制电路做怎样的调整?(光敏电阻不更换,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4.初三实验小组的同学决定设计一个简易的身高测量仪,可用器材有电压恒定的电源、电压表、电阻丝、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等。他们的设想是:用滑片在绷直的电阻丝上滑动代替滑动变阻器;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显示仪----所测身高越大,显示仪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
(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老师指出他们的设计有不够合理的地方。你认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移动滑片P时.电路的总电阻没有变化
B.当所测身高越大时,电压表的示数越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跟身高变化量不成正比
D.电压表的示数不能由零变化到最大刻度值
(2)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设计出了正确的电路.是图四个电路中的________电路。
(3)确定正确的电路设计方案后,小组成员开始对器材的参数进行选择。他们采用了电压为12V的电源、一根长为80cm的均匀电阻丝(0.5Ω/cm)、量程为0~3V的电压表。为了让测量仪测量身高的范围能达到最大,且测量精确度最高,选择的定值电阻R1的阻值应该为________Ω。
(4)利用选定的器材.小组同学连接好了测量电路。对身高为160cm的小曾进行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对小杨进行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则小杨的身高为________cm。
25.小红家有一支电子体温计。查阅说明书得知:电于体温计的探测器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小红买来一个热敏电阻,准备设计和制作一支模拟电子体温计。她计划先测出此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按照图甲所示连接了实验电路,RT为热敏电阻,实验时,RT罝于温控箱(图中虚线区域)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电阻箱(0~9999Ω),S2为单刀双掷开关,开关S1和S2闭合前,小红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到最大。
(1)小红首先调节温控箱的温度,使RT温度为42.0℃。闭合S1

将S2接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3V。
①为测量此时RT的阻值,接下来的操作是:将S2接________(选填“1”或“2”),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读出此时R2的阻值即为42.0℃时RT的阻值。
(2)在获得如图乙所示的RT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后,为了自制模拟电子体温计,小红将S2始终接2,闭合S1后,通过电压表的示数大小来显示温度高低,如果将RT用绝缘薄膜包好后置于正常人腋窝中央,保持腋窝合拢,闭合S1

当电压表示数稳定后,电压表示数最接近________。
A.2.25V
B.2.45V
C.2.65V
D.2.85V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L2、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L1、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V2测灯泡L2、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灯泡L1、L2两端电压的变化,灯泡亮暗的变化;进一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小,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灯泡L2变亮;
由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
电压表V1的示数为电源的电压减掉灯泡L2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V2的示数为电源的电压减掉灯泡L1两端的电压,
所以两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故选D.
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和欧姆定律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或者在通过导体的电流相同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由图可知:
在电压相同时,通过甲导体的电流比乙大,所以乙的电阻比较大.(或者在电流相同时,乙导体两端的电压比甲大,所以乙的电阻比较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侧重考查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我们初中阶段学习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所以我们要好好掌握.
3.【答案】
C
【解析】【分析】电路图显示,R1、R2串联,所以电路中电流I相等,

则,
所以:。
答案:选C。
【点评】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在中考中常出现,常常贯穿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综合知识中,结合对电路的分析进行考查,所以电压规律是解决电学综合题的一项重要基础,电压表所测范围的判断也是隐藏在这一知识点中的考查问题.
4.【答案】
B
【解析】【解答】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灯泡两端的电压.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变化的绝对值△U1=0V,故CD不正确;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U2=U﹣U3

U2′=U﹣U3′,则△U2=U2′﹣U2=(U﹣U3′)﹣(U﹣U3)=U3﹣U3′=﹣(U3′﹣U3)=﹣△U3

即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U2等于电压表V3示数变化的绝对值△U3

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A不正确.故选B.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判断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判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化绝对值的关系,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BC、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显示器串联在电路中,由p=ρgh可知,在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强增大,由p=
的变形式F=pS可知,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增大,则其电阻减小,故B错误;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通过显示器的电流增大,故C错误;
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故A错误;
D、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在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变大,其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0两端电压的变化,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化.
6.【答案】
D
【解析】【解答】A、当R的阻值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但不会等于零,故A不符合题意;
B、电源电压恒定,根据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I与电阻R0+R成反比例,且电流不会等于零,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电压表的示数随R的增大而增大,但是不会无限增大,只会越来越接近电源电压,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电压表的示数随R的增大而增大,且越来越接近于电源电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电阻R0串联,电源电压U=U滑+U0

电流表的示数等于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I与电阻R0+R成反比例,且电流不会等于零;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当滑片P自左向右移动时,R的阻值逐渐变大,根据“串联分压”,R两端的电压会逐渐增大,即电压表示数会增大,会无限接近于电源电压.
7.【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由图S接b时,R2与R串联,
由欧姆定律知:U=IR,此时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示数为U′,
即有U′=I′R2=×15Ω…①,
同理,S接a时,R1与R串联,此时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示数为2V,
则有:2V=IR1=×10Ω…②,
①÷②可得:
=

所以U′=3V×

因为<1,所以U′<3V;
R1、R2分别与R串联,R2>R1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是可知:R2与R2串联时比R1与R串联时分压多,即S接b时电压表示数大于2V;
综上可知:2V<U′<3V,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由欧姆定律可得出开关置于两位置时的电压表示数表达式,通过分析可得出电压的可能值
二、填空题
8.【答案】2
【解析】【解答】解:开关都闭合时,为R1的基本电路,故电源电压为
6V;
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个电阻串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R1+R2=10Ω+20Ω=30Ω,
则电路中的电流:I=
=
=0.2A,
即电压表的示数:U1=IR1=0.2A×10Ω=2V.
故答案为
2.
【分析】当开关都闭合时,为基本电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先根据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求出总电阻,然后利用欧姆定律以及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最后根据U=IR求出R1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
9.【答案】
0.5;5;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A
【解析】【解答】解:(1)电流表使用的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2)电压表使用的0~3V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由I=可得,灯泡电阻R==5Ω;
(3)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2A”的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是2A.
故答案为:0.5;5;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A.
【分析】(1)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读数:首先确定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2)由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阻.
(3)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的电阻值和电流值,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电阻值,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10.【答案】
10
【解析】【解答】解:∵P=UI
∴U=
在串联电路中,U=U1+U2?
I1=I2设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根据题意得
代入数值得
解得R0=10Ω.
故答案为:10.
【分析】在串联电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电流处处相等;已知用电器消耗的功率和通过的电流,利用公式U=得到两端电压;已知电源电压不变,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11.【答案】
串;10
【解析】【解答】
(1)泡的电阻:。
(2)当电源的电压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应串联一电阻,
因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IL=0.4A,串联电路的阻值。
【分析】考查欧姆定律。
12.【答案】
0.4;5
【解析】【解答】解:(1)电压表使用的单位是V,使用0﹣3V的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示数是2V.(2)电流表使用的单位是A,使用的0﹣0.6A的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示数是0.4A.(3)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R的电流,电阻值是:

故答案为:0.4;5.
【分析】(1)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首先确定使用的单位和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2)根据
计算电阻.
13.【答案】5;0.8;0.15
【解析】【解答】(1)由图表知:A元件两端电压为UA=2V时,通过的电流为IA=0.4A,所以元件A的电阻为:RA=
(2)由图表知:当电源电压为3V时,通过A元件的电流为IA′=0.6A,通过B元件的电流为IB′=0.2A,所以干路总电流为:I=IA′+IB′=0.6A+0.2A=0.8A;(3)由图表知:B元件两端电压为UB=3V时,通过的电流为IB=0.2A,所以元件B的电阻为:为:RB=
此时电路总电阻:R=RA+RB=5Ω+15Ω=20Ω,电流:IB=IA=I=
故答案为:5;0.8;0.15.
【分析】结合电流—电压图像,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得RA;再利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在图像上找出当电源电压为3V时,通过A、B元件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求得干路电流;同理,可求得串联时通过电阻B的电流.
14.【答案】S1、S2;断开;4:1
【解析】【解答】
分析电路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电流表后,要使电阻R2
、R3
并联,所以应闭合开关S1
、S2,
此时电阻
R1
短路;要使R1
、R2
串联,所以应断开开关S1
、S2

当R2
、R3
并联时,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I2
′=
U/
R2
,I3
=
U
/R3

I1
=I2
′+I3
=
U
/R2
+
U
/R3

当R1
、R2
串联时,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电路中的电流:
I2
=
U
/(R1+R2)

R1
=R2
=R3
=10Ω
,计算得I1
:I2
=4:1;
故答案为:S1
、S2
;断开;4:1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路的动态分析的能力,涉及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根据串并联的特点得出开关的闭合,应用好规律是关键.
三、作图题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电流表测量灯泡中的电流,则电流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则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则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接入电路,故连接实物图如下,画出对应电路图如下:
【分析】结合题意可知,电流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则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接入电路,据此连接电路.
16.【答案】答:
【解析】【分析】
(1)当闭合开关S1、S2、S3

断开开关S4时,就是把S4部分的电路去除,结果如图:

当闭合开关S1、S2

断开开关S3、S4时,

(3)当闭合开关S1、S4

断开开关S2、S3时,
17.【答案】
解:使滑动变阻器的上半部分电阻与R0串联,电压表并联在R两端,如下图所示:
【解析】【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要使油箱中的油量消耗到最少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到零,则电压表需并联在变阻器两端,并且当电压表示数为零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因此需将滑动变阻器上半部分电阻串联在电路中.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电压表的使用以及电路设计,分析好浮子高度变化时R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是关键.
四、实验探究题
18.【答案】
(1)b
(2)5~10;0~10
【解析】【解答】解:(1)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在阻值最大处,即在b处;(2)甲图两电阻串联,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值相等,分压相同,故当在b端时,R0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的一半,即U0=
=
=5V;在a端时R0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为10V;
乙图中滑片在a端时两电阻并联,R0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为10V;当在b端时,R0被短路,两端的电压为0.
故答案为:(1)b;(2)5~10;0~10.
【分析】(1)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在阻值最大处;(2)串联电路起到分压作用,电阻一样大,分压一样多.
19.【答案】
(1)解:如图所示:
(2)R2
(3)650.0;c;报警器报警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要求能用电阻箱进行校准,故电阻箱应与热敏电阻并联,利用单刀双掷开关进行控制;它们再与报警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即可起到报警作用,故连线如下图所示:
;(2)电压为18V,而报警时的电流为10mA,此时电路中的电阻为R=
=
=1800Ω,而热敏电阻的阻值约为650Ω,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为1150Ω,故选滑动变阻器R2;(3)因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C时,系统报警,此时的电阻为650.0Ω,所以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650.0Ω;
将开关接到c端与电阻箱连接,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报警器报警即可.
故答案为:(1)如上图;(2)R2;(3)650.0;c;报警器报警.
【分析】(1)分析实验,明确实验原理,根据题目要求即可明确电路结构;(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阻,即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选择;(3)根据仪器原理进行分析,明确电阻箱的作用以及实验过程和实验安全的分析,则可以明确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和实验现象.
20.【答案】
(1)变小;变大
(2)10
(3)120
(4)能;并联在R0两端
【解析】【解答】
(1)当被称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增大;由R?F图象可知,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空载时,踏板对压敏电阻的压力:F=G踏板=m踏板g=5kg×10N/kg=50N,根据图3可知,压力F=50N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240Ω;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
=250Ω,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得,R0的阻值:R0=R总?R=250Ω?240Ω=10Ω;(3)由题意可知,电子秤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且当电子秤所测质量最大时,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达到最大值;所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最大=0.6A,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0=I最大R0=0.6A×10Ω=6V,压敏电阻两端分得的电压:UR=U?U0=12V?6V=6V,压敏电阻的阻值:R′=
=10Ω,由图3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1200N,因为F=G踏板+G物

则所测物体的最大重力为:G物最大=F?G踏板=1200N?50N=1150N,由G=mg可得,该电子秤的最大量程:m物最大=

=115kg;(4)根据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减小,则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大,故可以把电压表并联在R0两端,能反映物体质量的变化情况,所以能利用电压表制造电子秤。如下图所示:
【分析】(1)由R?F图象,结合欧姆定律I=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电路图可知,压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G=mg即可求出压力F的大小;由图3读出压力F对应的压敏电阻的阻值,已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然后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总电阻,再根据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即可求出R0的阻值;
(3)当电子秤所测质量最大时,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达到最大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压敏电阻的阻值,由图3读出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即为踏板和最大称量的重力之和,再根据G=mg求出该电子秤的量程;
(4)根据图3和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减小,则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大,故可以利用电压表制造电子秤.
五、计算题
21.【答案】
(1)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R1支路电流;
由I=
可知,电源电压:U=U1=I1R1=0.4A×30Ω=12V
答:电源电压U为12V
(2)解:通过R2的电流I2=I﹣I1=1.6A﹣0.4A=1.2A;
由I=
可知,电阻R2的阻值:R2=

=10Ω
答:电阻R2的阻值为10Ω
【解析】【分析】
分析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R1支路电流,根据
U=U1=I1R1
可求出电源电压U,根据
I2=I﹣I1
可求出
通过R2的电流,根据
R2=
可求出电阻R2的阻值.
22.【答案】
(1)解:由I=
可得,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电路的总电阻:
R总=

=3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压敏电阻R2的阻值:
R2=R总﹣R2=30Ω﹣2Ω=28Ω
答: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压敏电阻R2的阻值为28Ω。
(2)解:当压敏电阻R2的阻值为20Ω时,由图2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4×104N,
此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p=

=2×106Pa
答:当压敏电阻R2的阻值为20Ω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为2×106Pa。
(3)解:当电流表的示数I′=0.6A时,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深度最大,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R总′=

=10Ω,
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
R2′=R总′﹣R2=10Ω﹣2Ω=8Ω,
由图2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10×104N,
此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p′=

=5×106Pa,
由p=ρgh可得,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最大深度:
h=

=500m
答:若电流的最大测量值为0.6A,则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最大深度是500m。
【解析】【分析】(1)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根据欧姆定律
I=
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压敏电阻R2的阻值.
(2)当压敏电阻R2的阻值为20Ω时,根据图2读出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利用
p=
求出此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3)海水的深度越大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根据图2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越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越大,所以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时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深度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图2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利用
p=
求出此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利用p=ρgh求出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最大深度.
六、综合题
23.【答案】
(1)C(2)15
(3)解:如图所示:
(4)30
(5)增大R1
的阻值
【解析】【解答】(1)常见的半导体有硅、锗等,铜、碳属于导体;塑料属于绝缘体,C符合题意;
(2)由表知光敏电阻阻值R与关照强度E的乘积是定值300,即RE=300,所以R=300/20=15Ω;
(3)根据描点法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4)当光强降为15cd时,R2
两端的电压刚好升至3V,此时,开关S2
自动闭合,ac接触,路灯打开
.
R2
两端的电压为3V时,R2
=20Ω,由于电源的电压为6V,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1
两端的电压U1
=U-U2
=6V-3V=3V,可知R1
=20Ω.当R2
两端电压为2V时,R1
两端的电压为4V,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知,U1/R1=U2/R2得,R2
=U2/U1?R1=2V/4V×20Ω=10Ω,再根据RE=300,得光照强度E=300/10Ω=30cd;
(5)光敏电阻的电阻随光照增强而减小,天暗时,电阻比较大,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比较大,当光敏电压两端的电压3V时,路灯打开,为了节约为了节约能源,使路灯更晚一些打开,我们可以增加R1
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R2
两端电压为3V时,光照强度小于15cd,达到节能的效果
.
故答案为:(1)C;(2)15;(3);(4)30;(5)增大R1
的阻值
.
【分析】(1)半导体可用来制作光敏电阻材料;
(2)根据表中的数据规律填写即可;
(3)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描出各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即可;
(4)R2
两端的电压为3V和2V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计算出R1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与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列出方程,解得R2的阻值,根据表中的数据规律得出R2两端的电压为2V时的光照强度;
(5)增大R1
的阻值,可使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延迟路灯开灯时间
.
24.【答案】
(1)C
(2)丁
(3)120
(4)152cm
【解析】【解答】(1)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电阻串联,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改变时,分压改变,

但不是正比例关系,C符合题意;(2)根据图像,在甲乙丙图像中,滑片改变位置,电路中的总电阻改变,电流改变,分压改变,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身高不成正比,丁图中,滑片移动改变电压表测量的范围,但电路不变,可以实现电压表示数可以身高的正比关系;(3)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当电压表示数最大时,R1分压为

电阻为;(4)电压表示数为1.5V,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总长度的一半,为40cm,可知电阻丝以下的长度为160cm-40cm=120cm,根据电压和身高的正比关系,则

h=152cm。
【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分压和电阻不成正比;
(2)若改变电路中的电压表测量位置,而电路不变,可实现电压变化的正比关系;
(3)根据分压比计算电阻大小;
(4)利用电压的正比关系,根据电路接入的电阻丝的长度计算人的身高。
25.【答案】
(1)1;3V
②逐渐降低温控箱的温度,根据上述方法测量出RT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若依据小红所测数据画出的RT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且当RT的温度降至32.0℃时,闭合S1

将S2接2,电压表示数为2.4V,求电阻R1的阻值______。
400Ω
(2)C
【解析】【解答】(1)①为测量此时RT的阻值,将S2接1,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3V,根据等效替代法,读出此时R2的阻值即为42.0℃时RT的阻值;②由欧姆定律得到电路中的电流为:I1=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U=I1RT1+UV1=
×400Ω+3V,由图乙可知当RT的温度降至32.0℃时,RT2=600Ω,电源电压U=I2RT2+UV2=
×600Ω+2.4V,因电源电压不变,
×400Ω+3V=
×600Ω+2.4V,R1=400Ω;U=
×400Ω+3V=6V;(2)由图结合数学知识,正常人腋窝中央的体温是37°C,ME为三角形的中位线,故此时R′T=500Ω,
将S2始终接2,闭合S1后,R1与R′T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I=
=
A,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UV=IR1=
A×400Ω≈2.67V,C符合题意。
【分析】(1)①分别将RT电阻箱与R1串联连入电路中,根据等效替代法求RT的阻值.
②由欧姆定律,得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电源电压表达式,同理在②中得出电源电压表达式,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方程求出R1和电源电压U.
(2)由图结合数学知识得出正常人腋窝中央的体温37C时RT大小;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得出电路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