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lǔ)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念奴娇.赤壁怀古
结合注释和历史,找一下这首词有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吗?
整体感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为何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从
“人道是,三国周郞赤壁”一句可以看出,苏轼知道这并非历史上的赤壁,至少他对此有怀疑,但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当他站在波涛汹涌的长江边,感受到天地的浩大与自身的渺小,再联想到当时的处境,已经情难自已,故以此景为依托,咏史抒怀。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力度之大
卷:波涛气势之大
气势磅礴
雄奇壮美
上片对赤壁之景的描绘中选择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描绘了怎样的如画江山?
精读上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文中有何作用?
整体把握
1、“小乔初嫁是闲来之笔吗?
错误2:小乔“初嫁”也违背了历史
并且周瑜纳小乔是在周瑜二十四五岁,即赤壁之战前十年。作者在词中把纳小乔和赤壁之战写到了一起,其实用小乔来衬托周瑜的春风得意,年轻有为。这属于侧面描写。
自信乐观
神勇无敌
羽扇纶巾
词人在诸多英雄人物中歌颂的是谁?
周瑜
1、晋代裴启《语林》:
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
“羽扇纶巾”在三国中通常是谁的形象?
故“羽扇纶巾”一般指诸葛亮,本次中苏轼将诸葛亮的形象移位于周瑜。有人说“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诸葛亮借东风灭曹,实际上,赤壁之战时主力是孙吴,周瑜是主角,刘备只是配角,诸葛亮并不在主战场。
赤壁之战是否真如作者所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瑜可用兵力仅有三万,
三万抵抗八十万,可想而知这是一场怎样凶险、血腥的战
役。既如此,作者为何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呢?
面对如此危局,周瑜却能用仅有的三万人马,轻而易举
地战胜曹操八十万大军,更加突出周瑜的骁勇善战,足
智多谋和才华横溢。
因此,作者由赤壁壮阔的美景,想到被东去大江淘尽的千古英雄
人物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周瑜,由此可见,作者对周瑜这一江
东才俊的偏爱。那么,
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的
英雄人物中,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
项目
年龄
婚姻
34岁
46岁
功业未成
功成名就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东吴都督
周瑜
苏轼
词人与周瑜对比:
外貌
职位
际遇
思瑜
叹己
怀古:借古人古事慨叹自身遭际
研究性问题1
作者怎样写人生如梦的感慨?用原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