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采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作家作品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撰写的。全书26卷,160篇,由12“纪”、8“览”、6“论”三部分组成。因书中有8“览”,所以又称这部书为《吕览》。该书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以儒家、道家为主,兼采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各派的学说,后人称它为“杂”家的代表著作。该书的文字朴实简劲,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有显著影响。
背景链接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华书局2012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这则寓言通过一个笑话告诫人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闻、传言,一定要详察,弄懂其真义、真相,不要轻信、轻传,否则容易陷入误区。
讲授新课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从井里打水浇地
等到
打井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讲授新课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听到
谈论
使…听见
向、对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这件事被宋君听见了。
讲授新课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派
向
回答
劳动力
在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再读课文思考:短文《穿井得人》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层?
整体感知
开端
发展
结局
第一层
(1、2句)
第二层
(3、4句)
第三层
(5、6句)
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写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一直传到国君那里。
写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课文解读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
2.你认为产生误传的关键一词是什么?为什么?
关键一词是“人”。因为“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丁家本意是(打井后)节省一个人的劳力;话语传出后转变为“得到一人”。
3.为什么这个谣言会传到国君耳中呢?
因为事件很蹊跷,富有神奇色彩,加之流传很广泛。
4.这位国君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5.请分别从丁氏的角度和传之者的角度说说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从丁氏的角度来看: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从“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再读课文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念词不要产生歧义。
结构梳理
丁氏无井——出溉汲
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
国君调查——得一劳力(省一人)
穿井得一人
不轻信流言
不以讹传讹
艺术特色
语言幽默风趣,寓理于事。
故事中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或把“得”(需要或得到)两音义混用,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播传言。
深入探究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课堂作业:
一、齐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同桌抽背。
三、合作抽查:一人读一句原文,一人用现代汉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