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一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高一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1 05:27:5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统一开明
疆域扩大
繁荣开放
中外交往
民族融合
印象中的隋唐
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在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时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学习目标】
运用时空定位,了解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化。
通过史料分析,比较汉、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制度的特点,指出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理解制度的变化和创新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并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的能力。
通过感受古代的政治智慧对后世的借鉴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隋唐制度的
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朝代
封诸侯
享血缘
父有官
子承袭
励耕战
招贤能
立军功
赏爵禄
征名士
举孝廉
读太学
兴考选
论人才
问中正
重家世
认门第
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西周
战国至秦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科举制
应科举
登龙门
历朝用
影响深
隋唐至清
结合课本P38,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的原因?
材料: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选拔标准:由家世、德才兼备变为唯重家世
积极:一度加强中央集权
弊端:维护士族特权,威胁专制皇权
依据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是什么?有何影响?
背景:士族腐朽,
庶族地主兴起,参与政权。
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隋文帝
采用分科考试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唐玄宗
高管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举荐,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
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给中下层读书人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
消极:
束缚人思想、阻碍个性自由发展和近代自然科技的进步。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的影响?想一想科举制局限性是什么?
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提高了政府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比较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说明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形式)
材料:(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选拔标准:由注重门第家世到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严格执行考试选拔,而不是中正品评
选拔形式:更为制度化、公平、公正

魏晋南北朝
三公
九卿
皇帝
东汉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皇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曹魏】
【西晋】
西汉
秦朝
皇帝
三公
九卿
【决策】
【执行】
中朝
皇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提交上奏
同意后交予审议
封驳
审议
通过
执行
【官吏任免】
【户籍、财政】
【军事】
【刑狱】
【营造、
水利】
【礼仪】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政事堂
相权三分,
职权分明,
互相牵制。
新在哪?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1.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评价:这一政治制度一方面分散和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另一方面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1.旧制
2.新规
唐前期:租庸调制
魏晋:均田制
租调制
租:粮食(粟)
基础
调:帛或布
庸:纳绢代役
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②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结合课本40页史料阅读,理清两税法实施的背景以及内容?
背景:
①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②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控制的土地减少。③纳税人口减少。
唐玄宗天宝年间,人口不过891万户,免税的有350万户。安史之乱后,人口只剩下天宝年间的1/3,而免税户达到总户数的2/3。皇帝规定了更加高昂的税额,但这些税一部分要留在州政府,一部分交给了节度使。
——据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征税
标准
人身
控制
税收
种类
征税
内容
(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以庸代役”
(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
(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
(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
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③税收种类简化
④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
尝试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先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完善,5分钟完成)
(3)影响:
积极:①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
国家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吏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白居易《重赋》
国家
“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杜荀鹤《山中寡妇》
消极: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
1.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D
C
3.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4.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5.唐代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
①庸
②调
③徭役
④两税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C
C
D
选官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公平开放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
科学规范
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两税法
放松控制
隋唐制度的
变化与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习近平《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运用时空定位,了解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比较汉、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制度的特点,指出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并进一步理解制度的变化和创新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并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受古代的政治智慧对后世的借鉴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难点:汉到隋唐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史料分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比较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结合所学,你印象中的隋唐是一个什么朝代?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展示: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在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时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骤然活跃,引出新课内容。)
【讲授新课】
一、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从九品中正到科举
用坐标轴的形式展示中国古代选官发展演变形势图,结合课本历史纵横部分说明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归纳。
问题:依据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是什么?有何影响?
过渡:随着士族的衰弱,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制取代,结合课本说出科举制确立完善的过程?
出示问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的影响?想一想科举制局限性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材料并结合课本,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问题:展示材料,比较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说出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材料:(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认识】:选拔标准:由注重门第家世到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严格执行考试选拔,而不是中正品评。
选拔形式:更为制度化、公平、公正。
中央官制的创新——从九卿制到六部制
过渡:回顾秦汉时期中央官制的发展,并逐步过渡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设计意图:用时间轴的形式来说明中央官制的变化,把枯燥的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理解。)
材料: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教师解说三省六部制各自职能以及运行机制,并出示问题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问题:三省六部制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并得出结论并记忆落实。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知识,增强记忆。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从租调制到两税法
过渡: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出现大量无主荒地,政府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农民向国家承担赋税徭役,因此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形成了租调制的赋税制度,唐代前期在延续租调制的基础上,发展为租佣调制。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分清租、调、庸的含义?并分析租庸调制的积极作用。
(设计意图:用图片的形式展现租庸调制的含义,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问题:唐代中后期两税法为什么取代租庸调制?出示材料并结合课本进行回答。
问题:尝试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明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培养学生合作、概括知识的能力。)
【课堂总结】
【感悟升华】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习近平
(设计意图: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历史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反思】
对于本课内容的学习,对于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及其创新有了初步的了解,运用图片能够更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内容,形成图文记忆;而运用史料一方面能清晰地感受到时代气息,另一方面则是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对于材料的分析给予学生时间过少,没能真正的从材料中提取更多的信息;二是在讲解过程中,留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过少,同时没能充分的和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师生互动较少;三是在PPT的展示中,知识点相对应的习题较少,不便于及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