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八 (教案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八 (教案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1 10:48:51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
一、阅读一篇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多选题)
A.先了解各部分主要讲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
B.关注文章的题目,题目往往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C.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中心句、过渡句、议论、抒情句等,有助于把握主要内容。
二、选择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填序号)
A.表示补充说明
 B.表示意思转折
C.表示语意递进 
D.表示停顿或中断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
2.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
3.“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  )
4.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
三、先将下面的习作题目归类(填序号),再回答问题。
①我的同桌 ②红丝带 ③驾校学车记
④我们班的小“梅西” ⑤一支珍贵的钢笔
⑥拔河比赛   ⑦礼物
⑧寒假趣事   ⑨球场三剑客
1.以主要人物为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主要事件为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关键物品为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习作题目中,我最喜欢题目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些什么?请任选一个,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
连绵起伏的波浪
连绵起伏的沙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先把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择填空。(只填序号)
①无情未必__________,怜子如何__________。
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
③惟有民魂是____________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__________。
④我们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____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______________。
1.体现鲁迅“韧”的战斗精神,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的名言是第______句。
2.鲁迅鼓励国人要自信,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名言是第______句。
3.表现鲁迅对孩子深厚的感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的名言是第______句。
4.鲁迅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名言是第______句。
参考答案
一、ABC  二、1.C 2.B 3.D 4.A
三、1.①④⑨ 2.③⑥⑧ 3.②⑤⑦
五、①真豪杰 不丈夫 ②走的人多了 ③值得宝贵
真进步 ④埋头苦干 为民请命 中国的脊梁 1.② 2.④ 3.① 4.③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
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
3.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4.欣赏书法作品,了解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5.积累与鲁迅有关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
3.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4.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的特点。
5.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
难点:
品读学习过的题目,提高拟题的能力;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积累与鲁迅有关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从交流平台的材料中提取信息,梳理归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要点:列提纲、明题意、抓关键句、合并段落。
2.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已经学习过哪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少年闰土
》:串联法。(结合课后题第二题,将记忆中的闰土
、初次相识时的闰土
、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离别时的闰土几个部分串起来。)
(
设计意图:
回顾本单元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既是一次课文的复习梳理,又是一次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好的故事》:抓关键句。(结合课文中的关键句“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段意归并法。(将文中所写六件事的段意归并起来。)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关注题目。(题目即是诗歌的主要内容,赞颂鲁迅先生是心怀人民的人,赞颂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是一首纪念他的诗歌。)
3.小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需要灵活运用。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初读名言。
(1)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鲁迅,“日积月累”中还有四句鲁迅先生的名言,我们一起读一读。
(2)学生朗读鲁迅的名言。
2.理解含义。
(1)学生交流这些名言的含义。
(2)相机帮助学生理解。
民魂: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如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
中国脊梁:“脊梁”在这里是引申义。指为了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发展的优秀人物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如屈原、戚继光、孙中山、狼牙山五壮士等。
(3)学生举例说一说“中国的脊梁”。
3.再读名言,积累背诵。
(1)填空背诵。
(
设计意图:

日积月累

的内容是鲁迅名言,本单元又是鲁迅专题,教学时将板块的顺序进行了调换。将

日积月累

放在第一个环节,更加贴合单元主题。
)无情未必(   ),怜子如何(   )。——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   ),走的人(   ),也便(   )。——鲁迅《故乡》
惟有(   )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   ),中国才有(   )。——鲁迅《学界三魂》
我们(   ),就有(   ),有(   ),有(   ),有(   )……这就是中国的(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全文背诵。
4.学生讨论:学习了“日积月累”,你对鲁迅先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课时目标
1.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
2.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3.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需要修改的习作、柳公权书法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第一部分:学习给文章拟题目的方法。
(1)读一读第一部分中的四组题目,想一想每组题目在拟题上都有什么共同点?
要点:
第一组: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都是以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
第二组:开国大典、“诺曼底号”遇难记、草船借箭。(都是以文章中的主要事件作题目)
第三组:竹节人、桥、芦花鞋。(都是以文章中的主要事物作题目)
第四组: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进行拟题,
如想象、夸张
、对比……)
(2)小组讨论:结合第一部分的四组题目,回顾曾经学过的课文或见过的文章题目,说一说你觉得文章题目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要点:
①概括内容式(根据题目即可预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将相和》《冬阳·童年·骆驼队》。
②揭示中心式(根据题目可知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③介绍主要人、物式(根据题目明了文章表述的主要对象):《杨氏之子》《桥》。
(3)根据这些常见的题目类型,谈一谈:题目拟得好有什么作用?
要点:首先,题目作为全文的“文眼”,具有提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的作用;其次,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的线索,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些标题还具有象征意义,一语双关,易引发人们的思考。
(4)说一说:在拟题上,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提示:
①巧用修辞(比喻、拟人、对偶、借代、反问等),例如《点燃绿色的火焰》《我爱曲线的生活》《书与书柜的对话》。
②善于引用、化用(诗词、名言警句、歌词歌名、经典名著标题等),例如《只缘身在此山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人与狗》。
③借用符号,例如《考?考!考……》《天才=勤奋+汗水+方法》。
④设置悬念,例如《我和孔子有个约会》《给李白的一封信》。
(5)试一试:仿照课本中的四组题目或运用上文总结的其他拟题方法,修改自己本学期完成的习作的题目。
提示:先明确自己习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的是谁,写了什么事;再根据拟题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修改。
2.第二部分;选词语写话。
(1)读一读: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饱经风霜”。
步骤一:回顾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助车夫”环节提到的“饱经风霜的脸”,想象体会词语的意思。
步骤二:回忆生活中是否见过“饱经风霜的脸”,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
步骤三:借助图片理解“饱经风霜的老屋”和“饱经风霜的大树”。
提示:图文结合,想象老屋与大树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3)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深处”。
步骤一:借助字典查找“深处”的意思。
步骤二:代入词组“树林的深处”,在语境中感知“深处”的意思。
步骤三:理解抽象意思“秋天的深处”“心灵的深处”。
提示:“秋天的深处”让人想起秋天里的丰收、秋天里的一些人和事,“心灵的深处”让人想起心灵的独白。
(4)从两组词语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词语来写一段话。
(5)交流评议。
要点:一看是否加入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二看句子是否通顺;三看是否围绕选择的词语展开表述。
板块二 书写提示
1.出示《玄秘塔碑》书法作品。
谈话交流:你知道这幅书法作品出自哪位大家之笔吗?你对他了解多少?
(1)简介书法家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2)简介柳公权书法特点:
“颜筋柳骨”是人们对其书法的极高评价。“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都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大家: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厚粗拙,显得筋健洒脱;柳公权的书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劲著称。“颜筋柳骨”出自宋代范仲淹的《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
学生浏览补充资料,初步了解书法家柳公权及书法特点。
2.师生共赏《玄秘塔碑》,谈谈感受。
《玄秘塔碑》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笔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
3.学生读帖,感受汉字形体美,赏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