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
高一年级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人教版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作战以失败而告终,并且北宋每年都有经济上的折损(“岁币”“岁赐”“岁贡”
)加上宋朝机构改革带来的弊端(“三冗”
“两积”),政府的经济负担非常沉重,假如你是宋朝的皇帝,你会为赔款的问题发愁吗?
北宋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说道,唐朝尽管繁荣昌盛,唐朝人的物质生活水准平均而然不如宋朝,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低于宋朝。
他说的会是真的吗?
宋代经济都有哪些方面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状况,掌握这一阶段基本史实。
2、重点掌握这一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及坊市制度的变化
3、认识各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
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0—P61页,完成以下问题
1、农业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目题(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表现:
2、手工业发展表现:
(1)种植技术的进步
(
2)专业种植户(农产品商品化)
(
3)棉花的引进与推广
(
4)户口增长
(5)边疆农业的发展
(1)制瓷业
(2)矿冶业
(3)印刷术的革新
1、
农业发展的表现
(1)
稻麦复种在南方相当普及、一年两熟,有些地方出现一年三熟
(2)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
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的突破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自给自足
买卖
专业种植户
农产品的商品化
宋朝开始在内地种植棉花,元朝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3)棉花的引入与推广
(4)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北宋初年,也就是公元980年,据《太平寰宇记》统计人口大约有3250万,到了北宋末年,也就是公元1102年据《宋史》记载人口大约有1亿1275万
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漠北
、
东北
、
西北
、
西南
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5)边疆地区农业的发展
(1)种植技术的进步(粮食品种改良)
(
2)专业种植户(农产品商品化)
(
3)棉花的引进与推广
(
4)户口增长
(5)边疆农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表现:
2、手工业的发展
(1)制瓷业:宋朝时期,制瓷业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
五大名窑
为代表的众多特色瓷器。宋元
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
元朝烧出了新型瓷器青花瓷
和釉里红
。
元
釉里红碗
元青花瓷与元代戏曲
(2)矿冶业:冶铁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东京居民普遍使用
煤
(石炭)
作燃料。
木炭
煤炭(西汉)
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苏轼《石炭诗》
(3)印刷业的发展:
印刷业
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1)制瓷业-五大瓷窑
(2)矿冶业-----燃料的改进
(3)印刷术的革新------毕昇(活字印刷术)
注:(胶泥活字
金属活字
木活字)
2、宋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1—P62,完成以下问题
1、商业发达的体现?
2、城市空前繁荣的表现?
目题(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榷场:
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经济往来密切。宋朝官方设置了
榷场
与辽夏金各政权进行互市交易
(2)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铸造量猛增。北宋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1、商业的发达表现
北宋纸币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作为辅币与铜钱兼用,有使用期限、区域的限制
北宋纸币交子
元朝纸币
(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北宋东京:商业规模非常大,
货币使用量大
(3)海外贸易的繁荣:
①外贸税收是宋元两朝的重要财源。
②丝织品、瓷器大量出口,引进珠宝、香料
③
广州
、
泉州(福建)
、
明州(宁波)是主要的外贸港口。
城市的兴盛在宋元时期引人注目,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
临安人口众多,市场活跃,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杭州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上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
是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2、城市空前繁荣
宋徽宗时,清明时节都城开封府内外汴河沿岸繁华的景象,是风俗画的杰作,也是研究北宋都市生活的珍贵资料
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昌盛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坊市制度:“坊”为住宅区;“市”
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者场所。
合作探究:
井然有序,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
东市
西市
夜市
瓦肆
商业繁华区
材料一:
晓市
皇权至上,中央集权制
凡市,以日午
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材料二: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材料一、二梳理答案
一、与唐朝相比,宋朝坊市制的不同?
(提示:空间布局、时间、功能等方面)
1、唐朝坊市的严格限制到宋朝市的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
2、功能上:由政治中心、军事重镇逐渐向经济功能转变
合作探究一
二、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说明传统农业政策“重农抑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
农业:统治者都重视农业发展。
商业:从宋朝开始,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监控,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合作探究二
本节课小结
农业:种植技术、专业种植户、棉花引入与推广、户口增长、边疆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制瓷业、矿冶业、印刷术的革新
商业:榷场、货币需求量的增多、海外贸易繁荣
城市:大量集镇、城市化、坊市时空限制被打破,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辽
宋
夏
金
元
的
经
济
1、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2、现在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隋唐
B.北宋
C.南宋
D.元
3、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当堂练习
2、宋代与唐朝相比坊市制度有何变化?
(1)
唐朝坊市的严格限制到宋朝坊市的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
(2)功能上:由政治中心、军事功能逐渐向经济功能转变
这一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课后作业
思考题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和立意】
1.课标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辽宋夏金元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课标立意:主要讲解宋朝的经济也顺便涉及到了少数民族农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掌握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②学会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师生共同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史实
②灵活运用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待问题,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节课子目的重要程度比较接近,相对来讲城市和商业的繁荣更为重要
难点:分析坊市制度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四个子目设置的顺序是先讲经济后讲社会。所以前两个目题都是经济,按照古代史的通常的叙述顺序来的,第一子目先讲:农业的发展,然后是手工业的发展。第二子目:商业和城市的繁荣。题目虽然是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但实际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实际情况考虑,都只能以宋朝为主来讲解。因为宋朝的经济发展最突出,社会变化以宋朝的最明显。
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1)第一子目,选出最亮的点来讲,农业方面,主讲宋代稻麦复种技术的进步(一年两熟或者三熟)专业种植户的出现,农产品的商品化;棉花的引进与推广,延伸到边疆农业大开发。(2)第二子目,商业方面和城市的繁荣,分为以下几点:榷场的设置,铸造钱币量和纸币的使用量增加;海外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繁荣列举事实。
本节课有栏目内容的设置:课程导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在教学设计中已经引用,历史纵横(关于户口增长)讲课的时候也融入课件里面了,包括史料阅读关于苏轼《石炭诗》的介绍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已经涉及到了。
【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已经讲过这一阶段的政治与军事,因此本节教材内容相对来讲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学生有一定初中历史知识基础,通过图片、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会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水平。
【教学策略】
(1)教法:①设置问题:与上一节课相联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问题探究法:提出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③多媒体呈现与分组探讨总结教学相结合。
(2)学法: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导入新课:
本节课讲的是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9课10课辽宋夏金元的的政治与军事是有联系的。为了更好的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需要有个导入。设置情景1: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作战以失败而告终,并且北宋每年都有经济上的折损(“岁币”“岁赐”“岁贡”
)加上宋朝机构改革带来的弊端(“三冗”
“两积”),政府的经济负担非常沉重,假如你是宋朝的皇帝,你会为赔款的问题发愁吗?
学生回答:会或者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2:北宋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说道,唐朝尽管繁荣昌盛,唐朝人的物质生活水准平均而然不如宋朝,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低于宋朝。“乃贫眼所见,不足为奇,不值一提”,
他说的话是真的吗?通过提问的方式抛出问题: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都哪里方面?
板书:11课辽宋金元的经济
教学环节二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环节三——课堂小结:
在合作探究和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归纳
教学环节五——当堂练习
当堂检测题,让学生掌握住重点知识
教学环节六——课后作业
提出问题,思考深化理解这一阶段的历史特点
【板书设计】
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
目题(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目题(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