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构成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构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1-14 22:5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的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践让学生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很小的。理解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并能用事例说明。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难点:分子的概念,构建抽象模型
三、课前准备
甘蔗、方糖、黄豆、沙子、水、酒精、量筒、烧杯、放大镜、玻璃棒、滴管、研钵等相关实验材料及器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手段
实验、探究式教学
五、教学流程
引入新课:
师:出示一段甘蔗,通过上一章的学习,从生物体的构成来看,这段甘蔗是由什么构成的?
生:细胞
师:谁愿意上来尝尝?
师:有什么现象?
生:甘蔗很甜、水分多、有很多渣等
师:如果对甘蔗进行加工,可以得到哪些物质?
生:可以从中得到蔗糖和水等
提出问题:这说明甘蔗的细胞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像蔗糖和水这些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新课教学:
观察方糖:用放大镜观察它,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是由很多小方糖组成
生:它是由亮闪闪的不颗粒组成的
师:这些小颗粒可以再分吗?
生:肯定可以再分的。
师:怎么分呢?
生:用高科技的仪器把它切成更小
生:把它对磨碎变成粉末
生:把它溶于水中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器材,我们两个实验都要做,方糖只有一块怎么办?
生:分两块做
生:先磨后溶于水中
探究活动1——观察蔗糖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第一个实验我们组磨成了像精盐一样的小颗粒,粉末状的比原来方糖的小颗粒还要小。
师:你认为磨成的粉末还是方糖吗?
生:是,因为它还是甜的
生:是,它只是变小了,没有变成其它东西。
师:第二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糖看不到了
师:它没有了吗?
生:有,它分散到水中去了
生:水变甜了
师:用放大镜还能观察到它吗?
生:不能了
师:看来水中的糖比刚才磨碎后的糖还要小,这种微小的颗粒我们称它为分子。方糖是由无数个微小到眼睛看不到的分子构成的。
氧气、酒精、水、二氧化碳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吗?
视频:水分子的自述
在自述中你了解到了分子的哪些特点呢?
生:分子很小,一滴水中有十的二十一次个水分子
生:水分子比成近乒乓球,则乒乓球相当于地球那么大
生:自然界中还有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
师: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盐就是由离子构成的,而铁、铜等金属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师:这些分子是怎么排列的呢?紧密的?还是有空隙的?
生:有空隙的。
师:为什么?
生:分子在运动,要活动就一定有空间
生: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变小了所以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物质有密度,水和油同样的质量,油的体积大,可能油和油之间的空隙大一些
生:刚才水分子自述中讲到大分子和小分子,分子慢慢变大,要生长,所以一定有空间,否则就不能长大了
生:方糖我们看得见,而放到水中看不见了,如果紧密排列,我们应该还能看到它们,而实际上它们分散到水中了,它们是有空隙的
师: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小和尚的故事:老和尚让小和尚去把一个碗装满,小和尚装了一满碗的石头回去了,老和尚问装满了吗?小和尚说满了,老和尚抓起一把沙子放到碗里沙子流入了石头缝隙里,小和尚恍然大悟原来应该装沙子才算满,小和尚又装了一碗满满的砂子回来了。老和尚问满了吗?小和尚说这次满了。老和尚勺了一些水倒到砂子中水马上渗到砂子中去了。这下小和尚明白了,他打了一碗水回到老和尚身边,这回一定是满了。老和尚抓起一把盐放入水中,盐不见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生:水分子之间也是有空隙的。
师:你能利用手头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并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吗?
生:在这根玻璃管中装满水和酒精混合后,摇一下看水少下去了吗?
师:这样的实验时间会比较长,我们可以怎么改进呢?
生: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混合
师:这样操作后,看到液面下降能说明液体总体积变小了吗?
生:不能,玻璃棒中沾了水珠,导致实验误差,不能说明问题了
师:这里有一根橡皮筋,它有什么作用?
师:如果允许实验存在一点点误差的话,我们用手指摁住玻璃管的一端上下翻动几次。但是在翻动时要注意什么?
生:水不能漏出,否则实验就失败了
学生实验
师:说说你的实验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们将水和酒精倒入玻璃管内,原来它们是分开的,我们用手指摁住玻璃管的一端上下翻动几次后它们混合了,但总体积少了四格。
师:看到体积下降的举手
师:为什么总体积比原来的少呢?
师:请同学们带着“总体积变小”的这个问题来做一个与此类似的实验,再来解释刚才看到的现象。
探究活动2:黄豆和沙子的混合实验
1、在量筒中先倒入黄豆,再倒沙子入。记下黄豆和沙子的总体积: 厘米3
2、将量筒反复摇晃几次,使它们充分混合,记下总体积: 厘米3
发现:沙子和黄豆混合后的总体积 (大于、小于、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沙子进入黄豆和黄豆之间的空隙内。
师:也就是说大家看到黄豆和沙子混合后的总体积的减小跟什么有关?
生:两种颗粒之间存在空隙有关,且颗粒大小不同。
师:那么你能解释我们刚才看到的现象了吗?
生:水分子有空隙,混合进入空隙中,体积变小了。
师:水是液体,酒精也是液体,这个实验说明液体之间有空隙那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吗?哪些现象中可以看到呢?
生:气体是可以被压缩的
师:给你一个针筒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它吗?
探究活动3:压缩气体、液体和固体
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是拉开针管使里面充满空气,用手堵住针孔,用力推气体被压缩了。
师:水能被压缩吗?
生:能压缩,但后来压不动了,只压缩了一点点
师:比起空气来怎么样?
生:难压缩
师:你猜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可能空隙比空气小
师:气体之间有空隙,液体之间也有空隙,那你们猜想一下固体之间是否有空隙呢?
生:有
师:这是一个猜想,生活中有固体之间有空隙的例子吗?
生:橡皮用力压会被压扁
师:橡皮被压扁的问题是橡皮颗粒之间有空隙,与我们讲的分子之间有空隙是有区别的
二、本节小结: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三、作业布置
作业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