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0 19:5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
①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
③莫斯科公国崛起
④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
俄国改革前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6世纪初
②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①17世纪,西欧各国发展迅速,而俄国仍然是
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②虽然出现手工工场,但工商业发展缓慢。
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时间、领导人:
18世纪初,彼得一世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目的
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了他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也认识到不学习西方的制度不能使俄国富强。1700年,彼得为夺取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瑞典发动进攻,开始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战争初期的失败使俄国的落后再次暴露。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彼得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政治
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军事
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经济
教育文化
他还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社会生活
内容
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积极: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③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1700---1721年打败了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 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成果:
消极: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680年相比1702年的税收增加了1倍,1724年则达到5倍。沉重的负担几乎全落在农民身上……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彼得用极粗暴的手段加以推行……彼得对怠慢他的人动辄就抡起棍棒殴打,强迫他的大臣执行他的意旨……     
        ——《世界史:近代史编》
影响
性质
自上而下封建性质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胡须税”牌,留胡须者必须交纳高额税金。税牌上文字为“税金已付”。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的抉择?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
经济上: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政治上:②农奴暴动频繁,沙皇面临统治危机
③外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1、原因(背景)
二、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的抉择?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内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改革内容
影响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
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
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
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
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促进农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大量资本。
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性质:
①积极: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影响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列宁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废除农奴制
②消极: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影响
俄国1861年改革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取得的“份地”面积小、质量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性质
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废除农奴制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影响(评价)
积极性
消极性
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改革的实质是对农奴的一次大掠夺。
农奴在获得土地的时候,必须要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1、某历史小组观看纪录片后对彼得一世改革产生了几点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B.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 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生活方式
D. 引进欧洲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2、下列史实,最能够说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具有进步性的是(     )
A.地主利益得到保护 B.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C.保留沙皇专制统治 D.农奴可以赎买土地
D
B
学 习 测 评
3、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摆脱民族危机 B、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走资本主义道路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B
D
学 习 测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