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金色的鱼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金色的鱼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1 10: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第四章 13 《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鱼钩是一件很普通的东西,文中的这枚鱼钩还是生满了红锈的鱼钩。把它上升到光辉灿烂的思想层次,需要抓住关键词,抓住重点句反复的的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本篇文章发生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现在养尊处优中的孩子们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特定的情境,已指导学生朗读为主,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思想熏陶,在读中感悟,在悟中升华。
教学方法
通过文中大量的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来突出人物特点从而体现人物高尚品质。继而引出“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了解背景: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期间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场战斗。长征经过了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他们过草地,翻雪山。中央红军长征前约有8.8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约7千人。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川西北若尔盖地区。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没有道路,没有村寨,人烟荒芜,鸟兽绝迹。若人或骡子不幸陷入泥潭,会愈陷愈深,直至吞没无生还之望。 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设计意图:本篇文章发生的年代离学生的活太久远,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现在养尊处优中的孩子们来说可能无法理解。所以我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为导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请同学们速读全文,思考: 1、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老班长和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鱼钩是金色的?
二、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 1、草地途中 照顾战士(1-4段)
2、弯钩钓鱼 自己不吃(3-22段)
3、奄奄一息 安定情绪(22-33段)
4、壮烈牺牲 保存鱼钩(34段)
三、大家觉得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式来体现老班长的人物特点呢?
(一)a、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白了。
b、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c、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呢。
这是对老班长外貌的描写: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有着五六十岁老人的容貌,背驼了。皱纹满了,两鬓都白了。这些外貌描写,体现了战争年代的艰苦和老班长说明老班长在长征路上饱经风霜,唱着歌路途艰难的特点。 可以用对比的手法让学生看看现在三十多岁的人是什么样?再看看老班长是什么样?这样学生的体会会更深,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a、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这是老班长神态和动作的描写: 充分表明老班长内心发现可以为战士们增加营养的迫切心理。从捧着碗,几根草根,吃剩的鱼骨头,紧邹眉头硬咽下去这些重点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处处替别人着想,吃苦在前的老班长。凸显了咯班长尽职尽责的高贵品质。
(三)a、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b、 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这是老班长的语言描写: 这些话充分表明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的,临终不忘党的嘱托,不忘使命的高贵共产党人的精神。
(课文偏长,我设计了一条主线贯穿全文,从描写老班长神态,语言,外貌,动作的语句入手,通过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这些内容,从中体会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不忘使命,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灿烂的思想品质。在这,我采取的,是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多读,引导学生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全文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四、情感升华
1、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虽然这个鱼钩很小,但它代表老班长的高贵品质;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鱼钩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就像一盏灯,点亮了革命者前进的方向。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代代相传,永垂不朽。
2、最后请大家再次深情地朗读课文,再次感受我们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再次用心体会老班长的高贵品质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五、课堂练笔:本文作者使用了大量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生动的塑造了老班长这一平凡而伟大的人物。现在也请你运用这些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方面来写。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人物。
小结
六、小结:
学习了老班长身上的精神之后,大家觉得处于21世纪的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精神和思想呢?(看资料 略)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英雄的人和事,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者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生命也在所不惜。作为小学生,你们应该从小立志学好知识,学好本领,长大也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尽自己的力量。
七、推荐读文:
《七律 长征》 《倔强的小红军》 《飞夺泸定桥》 《雷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