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P8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知道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可以用时分秒描述一些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经过时间,培养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渗透凑整的的思想,发展运算能力与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知道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PPT
【教学流程】
认读钟面,认识时刻
认读钟面
引导:
仔细看大屏幕,淘气早上都干了哪些事?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有序的说一说。
淘气干了这么多的事情,那都是在什么时候干的呢?认一认钟面上的时间,填在书本上。
淘气几点起床?一起说。几点吃早餐?几点吃完?几点出门?都填对了吗?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淘气几点干了什么事?(2生说)
过渡语:淘气一早上安排的满满的,我们也要和淘气一样规划好时间,有规律的作息。
计算经过时间
时相同
提出问题
引导:知道了这么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剖析问题,区别时刻与经过时间
引导:这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从起床到吃早饭用了多久,也就是求从起床经过了多少时间才开始吃早饭。求的是经过时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经过时间。(板书:经过时间)经过时间怎么理解?(一个活动的开始到另一个活动的开始)我们知道了什么?6:30起床,6:55吃早饭,知道了时间点,更准确的说知道的是时刻。(板书:时刻)生活中我们问“现在是几点?”是在问什么?问“过了多久?”是在问?
小结:经过时间和时刻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区分。
解决问题
引导:知道了时刻,经过时间怎么求?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板书: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拿出草稿本算一算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一数,也可以试着画一画线段图。
直接计算
预设1:55-30=25(分)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板书6时55分-6时30分=25分)
小结:时相同,分减分。
过渡语:直接计算能帮我们快速的求出答案。(板书:直接计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借助钟面
引导:笑笑是借助钟面来数的,你看懂他的做法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组织:拿出小钟自己数一数。
引导:是不是25分?一起来数一数。能为这个方法取个名字吗?
小结:借助钟面数大格能直观的告诉我们经过了多长时间。
画线段
引导:笑笑还通过画线段的方法求出了经过时间。谁看明白了?一大格是几分?又过了一大格,现在是几点?现在呢?到6:55了吗?那还要?几点?从6:30到6:55,我们画了几个大格?有几个5?经过了多长时间?怎么算?(乘法口诀)
小结:乘法口诀这节课也用上了,看来知识是相通的。我们也给她取个名字。
引导:(延长线段)你能在这条线段上找一找6:15在哪里吗?(生上台指)你是怎么想的?7:05又在哪里?怎么找?十分钟在哪里?(生上台指)
引导:我们的时间就像是一条长长的河流(画线段),今天这一天可以从0点开始算,到第二天的0点。这中间可以分为几个大格?为什么?一个大格代表?从0开始过了一个大格是?再过一个大格?(0-24)一个大格里又可以分为?为什么?刚才的6:30-6:55在哪个时间段里?
小结:如果一个大格表示5分,相邻的两个大格就表示10分。画线段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准确的求出经过时间。
寻求联系
引导:仔细观察,画线段和数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小结:画线段和数钟面是一样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
时分不同
引导: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求的是?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怎么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草稿本上算一算。(巡视,投影仪展示不同算法)
预设1:直接计算。7时-6时55分=5分,7时15-7时=15分,5分+15分=20分
引导:哪位同学和他的做法是一样的?能来说一说吗?
小结:时分不同,以整时为界点,分段计时。
预设2:列竖式
引导:有谁看懂了他是怎么算的?分不够减向时借1当?为什么?相减是?谁还能来说一说?
预设3:数钟面大格
引导:他数对了吗?一起来数一数。除了5分5分数,还可以怎么数?(10分,30分)
小结:借助钟面数不容易数错。
预设4:画线段
引导:他画的线段对吗?有没有不同的画法?(呈现书本画法)这样画行吗?谁看懂了?(2生说)
小结:线段可以画的更简洁,计算更快更方便。
组织: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分相同
引导:淘气从起床到出门上学用了多长时间?怎么算?
预设:7时-6时=1时
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小结:分相同,时减时。
运用经过时间
引导:淘气坐公交花了20分钟,他到学校是几点?怎么算?(课后思考)
课堂总结,促进反思
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经过时间
1.计算法
6时55分-6时30分=25分
经过时间
2.钟面法
3.线段法
教学反思
七班的学生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在教学方法时,他们会出来线段法,也都能理解一段是5分,过一段是几分,还给它命名为杜姿慧法(学生名字)。在时分不同时班上也有聪明的孩子会用列竖式的方法,借1当60,只是在这个环节当中不应该一位一位减,会有借1当10的情况,直接分减分,时减时,这样只需要记住借1当60就足够了。
在时间的长河里,一段一段要讲清楚是时针还是分针,一格是1时还是5分,怕学生会弄不清楚。钟面法和线段法忘记联系,时刻和经过时间的辨析冷场,本来想引出来经过时间是一个活动的结束时间减去活动的开始时间,问题不知道怎么问学生能出的来这个答案,还需要思考。
钟面法学生只需要理解,做题大多数不会用到,太麻烦了。方法上的择优还可以更加的改进。
总的来说学生都能够掌握这几种方法,是我上的课中为数不多的好课了。(共9张PPT)
淘气的早晨
6:30
6:55
7:15
7:30
淘气的早晨
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6:30
6:55
10
15
20
25
5
时相同,分减分
淘气的早晨
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6:30
6:55
起床
6:30
6:35
6:40
6:45
6:50
6:55
开始吃饭
经过25分
淘气的早晨
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6:30
6:55
起床
6:30
6:35
6:40
6:45
6:50
6:55
开始吃饭
经过25分
淘气的早晨
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6:30
6:35
6:40
6:45
6:50
6:55
7:00
7:05
7:10
6:25
6:20
6:15
淘气的早晨
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6:55
7:15
5
10
15
20
时分不相同,以整时为界点,分段计时
淘气的早晨
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6:55
7:15
6:55
7:00
7:15
5分
15分
经过20分
淘气的早晨
淘气从起床到出门上学,用了多长时间?
6:30
7:30
1
分相同,时减时
淘气的早晨
淘气走到学校用了20分钟,他几点到校?
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