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
教学设计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备课思路与设计主线
本节课坚持从立德树人出发,力求把五四运动体现的“青春”与中国共产党诞生蕴含的“初心与使命”两大主题相结合。在解读课标的基础上,确定以中国共产党诞生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对教材进行整合。在教材知识点繁多、理论性较强的情况下,为了赋予课堂以“灵魂”,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科素养真正落地,我设计了从“进步青年王瑞俊”到“共产主义者王瑞俊”到“共产党员王尽美”再到“国共合作中的王尽美”作为一条明线。
整个教学过程以王尽美活动为引导,通过史料的方式呈现,与重大史实完全融合,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自然渗透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最后通过小结把王尽美的生命线与历史进程时间轴结合在一起,两条线索汇合,巧妙利用王尽美“青年”和“共产党员”的双重身份,实现了从“找寻初心,感悟初心”到如何“坚守初心”的探究过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把个人与国家、民族联系,青春与复兴、强国融合,达到了情感的升华。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高中历史部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的第一课,大的方面讲承接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尤其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讲述民主共和体制遭受破坏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单元设置上起到总领作用,是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本课内容时间跨度长、涉及事件较多、理论性强,特别需要教师明确把握目标,分析重难点,突出主线,把繁琐的知识点形成体系,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学情分析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相关史实,高中学习应该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发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育人功能。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参与,喜欢探究,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力求通过创设材料情境和问题情境,加以引导,既符合高中学生知识认知的规律,也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唯物史观】
通过青年王尽美的思想转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史观解释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结合中国共产党早期纲领文件分析革命纲领调整的依据;辩证分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给中国共产党带来的影响;整个设计以青年王尽美的活动为明线,体现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及时代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历史解释】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的定义,分析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结合《王尽美大事年表》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经过和意义。【史料实证】
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分析图片材料、查看地图等方式,尤其是《王尽美大事年表》贯穿始终,概括提炼出背后折射出时代大背景、重大史实和意义。
【时空观念】依据青年王尽美短暂一生的活动,梳理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早期革命活动,并对时代背景和空间范围进行梳理,建立特定的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以青年王金美的成长和革命活动为线索,把青春与国家、民族相融合,把个人同社会、时代相联系,在学习梳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的史实基础上,感悟中国共产党人是“初心”和“使命”,激发学生的家国之情和担当之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作用。教学难点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国共合作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文字材料、历史图片、历史地图、
影像视频、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发现教学、
板书设计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传薪火1.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2.马克思主义传播3.五四运动的意义
二、南湖铸初心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
2.中共二大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合作践使命1.中共三大
2.国民党一大四、青春强国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用图片和文字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同学们,这是在《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朋友们的寄语,虽然,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同社会、与时代紧密相连,但在人类发展中,似乎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都少不了一群敢于担当、勇挑使命的青年们的奋斗与坚持。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在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回到100年前的中国,跟随山东青年王瑞俊(王尽美)的光辉历程,重温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感受动人心魄的家国情怀。史料展示1898—1918年,王瑞俊(王尽美)的成长经历,并通过他的一首诗: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导入第一模块:五四传薪火。
看文字和图片,存疑的同时,整体把握本课内容,参与到课堂学习环节。
1)设置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用“山东青年王瑞俊”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共鸣的同时,酝酿情感,为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做好铺垫。(2)说明贯穿主线的学习方法,史料-史实-历史解释,便于学生跟上课堂学习的节奏。
一、五四传薪火
一、五四传薪火材料:《进步青年王瑞俊》:1919年5、6月份,王瑞俊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建的活动史实。
【问题设置】根据课前《学历案》预习,梳理王瑞俊个人活动折射出的时代大背景是什么?
1.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意义【教师引导】那么五四运动是一场单纯的学生运动吗?在此基础上过渡,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王瑞俊的活动来看历史的发展。材料:《共产主义者王尽美》:1920年到1921年6月份,王瑞俊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参与组建共产主义小组的史实。【问题设置】结合王瑞俊的活动,分析王瑞俊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什么新现象?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四运动意义阐释。【问题设置】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总结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完成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学习过程,同时从这里自然归纳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思想基础。
分析史料,把王瑞俊的活动同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具体经过结合,梳理基础知识。根据板书补充学历案的预习内容。分析材料,通过王瑞俊的具体活动,分析个人成长背后社会的变化。落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早期共产主义组织成立。结合材料,深层次理解五四运动的特点,并学会用史实去解释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
(1)结合王瑞俊(王尽美)人生时间轴和他的活动史料,
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2)反复点明王瑞俊(王尽美)的年龄与身份,体现他跟随时代大潮,勇于担当、追求进步的活动,逐渐引导学生意识到个人与社会、时代的密不可分。(3)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王瑞俊(王尽美)的变化,直观的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二、南湖铸初心
导入:《共产党员王尽美》的活动史料,介绍王尽美参加一大的过程,和他在一大结束后写的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二、南湖铸初心
材料:1921年—1923年初,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的活动。(从重点关注工人运动到领导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
【问题设置】在指出对应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基础上,落实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问题设置】结合王瑞俊的活动变化,谈谈两次代表大会的纲领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调整的依据是什么?中共共产党的诞生1.中共一大2.中共二大
【教师授课】从上海到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在此诞生,党的初心在南湖铸就,我们总是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呢?【问题探究】通过党的纲领文件寻初心。(材料)
坚持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之心(视频)【问题探究】通过一大十三位代表的迥异人生悟初心。(视频)
自由发言,结合13位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谈从他们身上感悟到的初心:责人之心,信念之心,奋斗之心,为民之心(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从领导阶级、新型政党、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多角度理解。
【教师过渡】:通过上面的探究、思考、总结,我们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确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成立的那一天,中国共产党人就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篇。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梳理对应史实。通过王尽美的活动变化,了解从一大到二大革命纲领的变化,并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国情调整方针政策。小组合作探究,探寻初心,感悟初心,自由发表感受。全面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伟大意义,自由发言。
(1)从王瑞俊到王尽美,使学生由神秘陌生到熟悉亲近,进一步激发探究热情(2)通过王尽美活动变化,理解一大到二大纲领的调整,深入浅出地理解了相对抽象的理论,也加深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3)对“初心“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把本节课步步积累的情感、存疑有了一个释放,并在探究互动中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坚定党领导我们进行的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信念。
三、合作践使命
三、合作践使命材料:1922年后王尽美的活动。(从领导工农运动到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再到参加国民党一大)
【问题设置】中共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这一段的活动反映了我党政策有发生了怎样的调整?原因是什么?1.中共三大的召开:材料: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因此必须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
——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2.国民一大的召开: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主张)3.国民革命:
结合地图,梳理知识点。材料:对应展示1923年三大后,王尽美分别以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活动双重身份开展的活动。(包括中共党建工作,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参与国民党改组和召开国民会议的活动)【问题探究】结合王尽美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活动,谈谈你如何理解“虽然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了,但中国共产党却得到成长、壮大。”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得出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在壮大;群众基础在扩大;党通过国民党在革命中发挥了领导作用,为独立领导革命积累了经验。材料:王尽美遗嘱和董必武纪念他的诗作。【教师授课】总结王尽美的短暂绚烂的一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工作做得重大贡献,生命定格在27岁,【时空梳理】把通过王尽美展现的历史重大进程进行梳理。【升华总结】“只有在时代浪潮中奋进,才能将个人的一小步积累为国家的一大步。”一个共产党员王尽美倒下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站起来了,他们坚守初心,无畏前行;一个青年王尽美倒下了,无数五四青年在接力,他们追求进步,敢于担当。一个个王尽美们共同托起来青春中国强国梦。
结合史料梳理史实,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回顾已学知识,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找到新三民主义与中国民主纲领的联系与区别。依据史料,探究思考,全面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自由发言。时空梳理,构建体系。感悟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
(1)通过中国一大、二大和三大的政策的联系,能够引导学用唯物史观发展的观点去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2)通过王尽美的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影响,为学习中共革命道路的探索做了铺垫,进一步贯彻唯物史观素养。(3)时空梳理,既是本节课的小结,更是两条线索最终汇合,升华主题的必需,青春与强国,个人与民族完全融合一起。
四、青春强国梦
播放学生制作的小视频,表白祖国,把中共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代代青年的传承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结合在一起,并联系九种学子的自律自强,喊出:青春有我,强国有梦!
观看视频
由历史到现实,由青年王尽美到新时代的青年,达到情感升华。
PAGE
10(共26张PPT)
pe
传五四薪火,守南湖初心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普通高中教科书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一
目
录
ONTENTS
1
五四传薪火
合作共革命
1
五四传薪火
2
南湖铸初心
3
合作践使命
青春强国梦
传五四薪火,悟南湖初心
一腔热血,追求进步
1898年出生在山东省诸城大北杏村一佃农家庭,家境贫困。1912年,辛亥革命后的诸城宣布脱离清政府,16岁的王瑞俊为当地第一个剪辫子的人。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不久流传到诸城,王瑞俊是热心的读者。1917年后,在十月革命胜利消息的鼓舞下,奔走于集市、学校,宣传科学与民主思想。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来到省城济南,投身于时代大潮。
王瑞俊(1898—1925)
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
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
目
录
ONTENTS
1
五四传薪火
合作践使命
青春强国梦
传五四薪火,悟南湖初心
导火索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时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919.5.4-6月初
1919.6.3-6月底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学生
工人
方式
罢课、游行
罢课、罢工、罢市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二十一条”
“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和约签字”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放人、免职、拒签字
进步青年王瑞俊
5月7日,参加山东各界国耻纪念大会。声援北京学生。
5月12日,参加济南学界联合会正式成立大会。
5月27日,积极参加了反帝爱国宣传演讲演讲。
6月,组织“十人团”抵制日货,并为群众创作歌曲。
(一)五四的爆发与经过:
动。
马克思主义者王瑞俊
1920年3月(22岁),李大钊在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被发展为外埠会员。
8月,接陈独秀函约,参与筹备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23岁)春,与邓恩铭等人成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深入工厂,宣传马克思主义。
5月,参与创办《济南劳动周刊》,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成立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5月,组织上海马克思研究会
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最早的共产主
义小组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Wu
五四运动时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谈话
课堂探究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3.意义: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投身革命,出席一大
1921年6月底,作为山东代表,王瑞俊与邓恩铭一起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住在法租界一座二层楼房内,与长沙代表毛泽东住屋相邻。会议结束后,作诗一首。
王尽美(1898—1925)
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
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
目
录
ONTENTS
1
五四传薪火
合作践使命
青春强国梦
传五四薪火,悟南湖初心
共产党员王尽美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全过程。
1921年9月,到上海参加了中共中央扩大会议,着重讨论发展工人运动的问题。之后调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
1923年3月,重回济南,领导山东省的工农运动,积极宣传反帝反军阀。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
2.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
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党的领导机构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最高纲领,最低纲领)
课堂探究
从党的纲领文件中寻初心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4)联合第三国际。
——节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的初心
课堂探究
从党的纲领文件中寻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成民主主义的联合阵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节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富强
课堂探究
从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悟初心
责任之心
信念之心
奋斗之心
为民之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
(一)中国共产党共的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新型的政党:
新的奋斗目标:
一心为党,
献身革命
1923年秋参与营救“二七”惨案中被捕同志。10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赴广州参加了国民第一次代表大会。
王尽美(1898—1925)
目
录
ONTENTS
1
五四传薪火
合作践使命
青春强国梦
传五四薪火,悟南湖初心
1.中共三大:1923年,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一)国共合作:
1.中共三大:1923年,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一)国共合作:
2.国民党一大:1924年,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主张,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二)国民革命:
目标:打倒军阀,除列强
高潮:革命势力从珠江领域发展到长江领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结果: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任全国铁路总工会干事。
王尽美(1898—1925)
8月2以国民党临时省党部名义,发起成立山东反帝大同盟,并为它起草了四条反帝纲领。
参加了北京国民党执行部的领导工作。
当选国民党山东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帮助国民党改组。
1月
参加国民党一大
2月
赴青州等地开展工作,帮助筹建党、团地方组织
主持中共济南地委全体会议,专门讨论党的组织发展问题
3月
4月
以中共济南地委、团地委身份参加群众反帝大同盟。
8月
9月
在天津被孙中山约见,任命为国民会议宣传
员特派员。
12月
1924年
1925年
3月
在北京参加了追悼、安葬中山先生的活动。
带病坐阵指挥领导了青岛大康纱厂工人第一次同盟大罢工。
4月
课堂探究
8月
在青岛医院去世。
如何理解“大革命虽然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却带来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希望“全体同志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王尽美
《忆王尽美同志》董必武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为求解放尽善尽美
传五四薪火,悟南湖初心
1919
1921
1922
1923
1924
1927
中共一大
中共三大
中共二大
国民革命
五四运动
1949
只有在时代浪潮中奋进,才能将个人的一小步积累为国家的一大步。
国共合作
目
录
ONTENTS
1
五四传薪火
合作践使命
青春强国梦
传五四薪火,悟南湖初心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