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 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
2、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3、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
教学重点: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
教学过程: ? ???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树叶变得金黄,又到了一年一度秋游的时候啦!今天我们先认识一下两位新朋友,巧虎和他的好朋友乐乐。让我们跟着巧虎和乐乐一起去郊游吧!?
(图片出示6个桃子)瞧!乐乐带了6个桃子来,他打算把这些桃子分成两堆,和巧虎一起分享。小朋友们,你们猜乐乐会怎样分呢??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
(1)分一分
师:不着急,先请小朋友们拿出6张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看谁的分法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在下面看到了三种不同的分法。请3位学生上黑板用磁铁摆出来。(如果只出现了第一种分法,就追问:还能不能想出其他的分法了?)
摆完后分别请三位同学介绍自己的分法。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堆,两堆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堆,一堆1个,另一堆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堆,一堆2个,另一堆4个”
?分的不一样多的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若有小朋友提到少的给乐乐自己,多的给巧虎,适时夸奖一下孩子懂事,十分大方。)
(2)揭示平均分含义? ? ?
师:小朋友们找出了三种分桃子的方法,都是可以的。我们来比较一下这3种分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一种分法是两堆一样多的,还有两种两堆不一样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特别的分法,(把平均分的磁铁移到正中)介绍: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生齐读一遍,重读平均分。
(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堆分得不一样多。
师: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画上着重号。
师示范重读同样多,学生模仿再读: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把另外两种分法的磁铁拿掉,请没有平均分的同学用平均分的分法重新分一分。
(3)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乐乐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猴子,他想:6个桃子既然能分成2堆,每堆3个,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小朋友们,我们帮乐乐思考一下,也来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好吗?
大家继续拿出圆片分一分。分好后请在作业纸上完成第1题填空。?
(巡视,每种分法各记住一个学生,请上来用磁铁在黑板展示分法。)?
生1:6个桃子,分成3堆,每堆2个。(这样的话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引导学生按作业纸的填空方式读一读。)?
追问:你怎么看出是平均分的?
生2:6个桃子,分成6堆,每堆1个。(生齐读)?
师:这也是平均分吗?
请小朋友们把圆片收好,放一边。
小结:指着黑板上三种分法,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指板书,全班齐读)
(4)练一练
师:认识了平均分,下面请小朋友们来做个小老师,点评一下图中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萝卜图)?
生判断是不是平均分,说说理由。
出示9个萝卜平均分成3份,每份3个。再问:现在是平均分了吗?为什么?
2、进一步感知“每几个一份地分”的平均分方法?
(1)小朋友们,你们刚才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小猴解决了6个桃如何平均分的问题,乐乐非常感谢你们。当小猴乐乐分完桃子后,巧虎也拿来了2个桃,这下一共有几个桃?(8个)为了表扬大家的积极思考,乐乐和巧虎打算把这些桃送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个小朋友分2个,你知道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吗?
老师给大家准备的作业纸上面就有8个桃子。你觉得在图上可以怎样表示出每人分两个呢?(2个一圈)生自由交流,如果和我的圆圈不一样也不要紧。表达都是表示2个一份的意思就行。
在图上圈一圈并填空。(教师巡视)?
请学生到投影上展示分法。?
(若出现平均分成2份,每份4个,就先投影出示让学生讨论,区分每人分2个和分成2份是不同的)
生1:可以分给4个小朋友。
师:你是怎样平均分的?(每2个圈1圈,圈出4份。)
师:请你数给大家看一看。对吗?括号里填空,可以分给4人。
师介绍:每2个圈一圈也就是每2个一份,数出了4个圈也就是可以分成4份。我们可以说:8个桃,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出示板贴)
全班一起说一说。
师:和他一样分的举手。你也能介绍一下为什么要2个一圈吗?(生:因为每人分2个,所以2个一圈)也就是?(每2个一份)你是怎么看出来分给4个小朋友的?(数一数,有4个圈就是分给4个小朋友。)也就是(可以分成4份)
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是,因为每人都是2个,每份同样多)
我们是怎样平均分的?(每2个一份)
我们将8个桃子每2个一份的分一分(动画演示桃子2个一圈),再数一数分成了4份。大家分得非常好。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我们平均分的过程。(8个桃子,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先自己练习说两遍,然后我们分组读一读。
(2)“试一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每2个一份的进行平均分,现在你能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一分吗?
操作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每2根一份怎么拿?拿出1份给老师看一看?
请大家像他一样举一举,像这样的2根就是一份,明白了吗?
请你动手分一分,看看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并把分的结果填在作业纸第3题的第一行中。
生到展台展示,介绍自己的分法。并用规范的话说出来。即: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6份。请你数给大家看一看。
不会说的则引导:你是每几份一份的?数一数分成了几份?
问:谁再来说一说?(指名2名同学)
男生一起说,女生一起说,再全班说。
齐读: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6份。
师:12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
学生尝试分一分,并把分法填在作业纸上。
指名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预设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每5根一份,每1根一份,每6根一份。?
投影展示,边展示边说:12根小棒,每()根分成一份,可以分成()份。
问:这种分法你听懂了吗?请你也来说一说。/和他一样的有吗?一起说一说。(让学生重复的说一说,巩固认识)
若有学生提到每5个一份,讨论这样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若没有学生提到则老师提出,让学生进行思考。
(3)师:通过刚才的活动,(ppt展示各种分法)我们尝试了各种分法,你知道可以怎样进行平均分了吗?
生:每2根一份,每3根一份……
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去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师:小朋友们都爱动脑筋,巧虎和乐乐又准备拿出一些好吃的食品奖励给大家。看,他们拿出了什么?(课件出示饼干、糖果、巧克力)?
我们先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饼干。(10个)?
师:看看巧虎和乐乐打算怎样分饼干。(课件出示前2个饼干被圈出来)这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每2块一份。?
师:说得很对!那么小朋友们想一想,10块饼干,每2块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呢?(生:分成了5份)你是怎么知道的?(每两块圈一个圈,一共5个圈)师投影出示圈,学生一起数一数。看来我们已经掌握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的方法了。?
师:还有糖果和巧克力要分,老师想让小朋友自己完成,请打开书43页“想想做做第2题”,找到要分的糖果和巧克力,拿出铅笔在书上圈一圈,再填空。?
教师巡视时进行指导。?
完成后,指名回答。
师读问题,生回答填空部分。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几个一圈就是每几个一份,数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分成几份。)
2、“想想做做”第3题?
师:大家真厉害,连巧虎和乐乐都对我们班小朋友竖起了大拇指,他决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大家作为礼物,你们开心吗?看,他给大家带来了气球。(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请小朋友们分一分,并完成填空。?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怎么知道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的?
师:你知道这种分法叫什么吗??
四、课堂总结?
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呀??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作评价总结。揭示课题:认识平均分。(板书)?
师:小朋友们有收获,老师非常开心,老师对大家今天的表现也非常满意!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一直这样快乐地学习。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