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1 06:0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列方程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感受方程思想及其应用价值,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自觉体验等良好习惯,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关键句子,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你是怎样理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这名话的?
一、复习旧知(5分钟左右)
复习题1:找出单位“1”,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一本书已看了。
梨的个数相当于苹果个数的 。
现价比原价便宜 。
复习题2:大瓶有果汁900ml,小瓶里的果汁是大瓶的 ,小瓶里有果汁多少毫升?
二、自学例5(12分左右)
1.明确例5中的自学要求提纲。
出示教材例5.
提醒:浏览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流程。
2.自学。 导学单
(1)阅读题目,找出关键句子。
(2)根据关键句子写出数量关系式。
(3)根据找出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4)对自己做的进行检验。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思考:大瓶的果汁和小瓶的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分析这些量是否已知?
(2)找出单位“1”的量,思考:单位“1”的量未知时,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导学要点: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关键句子写出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当单位“1”未知时,一般用方程来解答。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的点评。
5.讨论交流:
比较复习题2与例5,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练习(13分钟左右)
(一)基础练习
1.书P49“试一试”。
(1)独立填写。
(2)集体交流。
说说是怎么想的?
点拨: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一盒牛奶的总量×=正好喝了的量。
讨论交流:
你能把刚才的三道题分类,并说说分类的理由。
2.“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尝试用方程和除法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点拨:画出关键句子,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
(二)巩固练习
看图只列式,不计算(直接口答)
(四)创编练习
根据要求补充条件与问题:
(1)用乘法算 (2)用方程或除法算
小结:单位“1”已知,乘法计算,单位“1”未知,除法计算。
四、课作(10分钟左右)
练习八第1-3题。
五、家作
1.《练习与测试》第42-43页第1-5题。
2.数学阅读、拓展应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