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识记文学常识
考情分析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范围较广泛,要求按时代了解我国古代现代文学中的作家、作品,按国籍了解外国的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熟悉基本篇目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作品出处及评价,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一般体裁常识的阅读要求,掌握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格式,以及常见常用的文化知识。而此部分内容主要靠识记,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
考点梳理
文学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一、文体常识
文体,是依据文章的写作方法来划分的。
1.古代常见文体
(1)记:占代的一种文体,多记叙事件。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马说》《黄生借书说》。
(3)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歌功颂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字多是押韵的。如《陋室铭》。
(4)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5)传:古代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体。如《五柳先生传》。
(6)对:即对策,古代臣子针对帝王的提问陈述自己的见解的文体。如《隆中对》。
(7)赋: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如欧阳修的《秋声赋》。
2.现在常用的文体
现在常用的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二、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就是文学作品的具体文学形式,是组成文学作品的外部表现形态,即作品的类别。根据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把文学作品分为散文、小说、诗歌和戏剧四大类。
三、文化常识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豆、稻(另一说法
为:稻、麦、菽、稷、黍)。
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六畜:六种家畜,即马、牛、羊、猪、狗、鸡。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称为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们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
《孟姜女》。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科举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
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代指文学才华。
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也称叩头。
稽首:占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二,行大礼。
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占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难点突破
首先要读懂题干,看清题目。即看清题干要求,看清题目数量,看清题目难易,对题目有全面了解后再着手解答。
其次要扣紧题目,认真作答。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按题目要求一一作答,防止张冠李戴,防止错答漏答,不要出现错字、漏字和前后颠倒等错误。
再次要仔细检查,题目答完后,要注意检查有无漏答、错答、还应注意标点和语气。
在应试中常见的失误主要有:
①对相关作家、作品及出处、人物等知识记忆不牢,经常张冠李戴;
②平时没有注意辨析字形,回答问题时写错别字;
③对作品本身关注不够,知识面狭窄。我们在复习时要重在梳理,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准确识记。
常用方法有:
①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外国等类别进行归纳整理;
②目录法,即对一作家来说,将其名字、篇名、名句对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对作品比较多的作家(指课本中出现的和新课标推荐的名著),可将其作品一一罗列,将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③表格法,即对作家作品列表对照,如我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顺序列表简记其姓名、朝代、集名、篇名、佳句等。除此之外,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
①全面撒网。
首先要牢牢抓住现行语文教材和新课标推荐的名著涉及的所有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知识(不要忽视在学习重点、自读提示、课文注解、课后练习和助读资料、课本附录等材料中提及到的相关内容)。
②重点突破。要求的古文背诵篇目,必须全部过关。文学常识要注意抓住典型文学样式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③认真落实。要时刻注意辨析一些容易混淆的文学知识,名句名篇的背诵最终要通过默写落实在卷面上。
易错警示
一、作家--作品的错误搭配。?
例1:《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解析:《秋浦歌》的作者应是李白。
例2: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渐江绍兴。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名的散文集有《背影》《朝花夕拾》等。
解析:《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
二、作家——时代的错误判断
例3:唐宋八大家指:、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其中唐朝的有两位,一位是韩愈,一位是曾巩。
解析:唐朝的两位是韩愈、柳宗元。
例4: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西晋诗人、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饮酒》、《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
解析: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是东晋诗人、文学家。
三、对作家流派的错误归类
例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婉约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代表作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解析: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例6:都德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解析:都德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四、对作品--人物的错误分析
例7: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解析 :《父亲的病》与《琐记》中的衍太太是一个多嘴自私、令人讨厌的人,而《狗·猫·鼠》中的人物是长妈妈,不是衍太太。
例8:《简?爱》塑造了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简?爱,她和罗切期特之间的经历一波三折。当她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时,罗切斯特已双耳失聪,双腿残疾,但简?爱依然爱他。
解析:在小说中罗切斯特已双目失明。
五、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
例9: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解析:散曲不能包括杂剧,元曲的种属关系应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和套曲。
例10:《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解析:分类中“内容体制”与“表现手法”混淆,应该调换位置。
六、对传统文化常识的错误表述
例1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四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总分顺序。
解析:“总分”是说明文结构,不是说明顺序。
例12:古人讲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解析:更,古时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一更”相当于现代的“19点至21点”, “更定”是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达标检测
第九讲 识记文学常识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共48小题)
1.(2020?梧州)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六艺,古代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卖油翁》里的陈尧咨就善“射”。
C.老生,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生”“小丑”“老旦”也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男子、性格刚烈的男子、老年女子。
D.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2.(2020?淄博)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现代诗人艾青的诗句,诗人借“土地”这一意象抒发了对祖国深沉、炽热的爱。
B.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在“名”和“字”之外还有“号”,常用来表达生活经历、思想情趣、处境心愿等,如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李清照自号“青莲居士”。
C.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的“仁”,道家的“道法自然”,墨家的“兼爱、非攻”……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
D.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3.(2020?无锡)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子衿》都是古老的恋歌,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是汉代乐府曲名,用以表达离别之情。
C.小说《藤野先生》和《变色龙》分别塑造了藤野和奥楚蔑洛夫这两个典型形象。
D.古代平民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作“布衣”,《出师表》中用以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4.(2020?仙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
B.《钱塘湖春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山坡羊?潼关怀古》《刘姥姥进大观园》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C.《老王》《白杨礼赞》《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杨绛、茅盾、契诃夫。
D.古人除姓名之外的称谓还有字、号等,如“子由”“子美”“青莲居士”“六一居士”分别指苏轼、杜甫、李白、欧阳修。
5.(2020?西藏)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的作者为茅盾。茅盾原名沈德鸿,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左丘明所作的编年体史书。
C.《变色龙》和《伟大的悲剧》的作者分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D.“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6.(2020?丹东)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赤壁》《次北固山下》《雁门太守行》的作者分别是杜牧、王湾和李贺,他们都是唐代人。
C.《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号云庄,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曲牌名。
D.《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元末明初文学家。
7.(2020?朝阳)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代﹣﹣文学家
B.《望岳》﹣﹣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北宋﹣﹣豪放派
D.《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8.(2020?日照)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铁生,散文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非同常人的经历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气质。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与《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是唐代两位诗人的唱和之作。酬,以诗相答的意思;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C.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古人对丝织品的称谓有多种,如“半匹红绡一丈绫”中的“绡”“绫”,“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绮”。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昌黎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
9.(2020?盘锦)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
B.辛弃疾,南宋词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是他的作品。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被匪徒袭击,头部受伤。
D.《西游记》中,悟空在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后来观音菩萨用甘露救活此树。
10.(2020?绵阳)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崔颢 白居易 龚自珍 孟浩然
B.寓言:《杞人忧天》《女娲造人》《皇帝的新装》《蚊子和狮子》
C.小说:《儒林外史》《简?爱》《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
D.绝句:《泊秦淮》《夜雨寄北》《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2020?赤峰)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B.《逍遥游》出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古人常以“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12.(2020?铜仁市)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泛指音乐;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B.《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唐僧说:“两不相谢,彼此相扶持也。”在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彼此扶持,走到圆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和冬丽娅;《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诸葛亮;《简?爱》中的简?爱和罗切斯特。
C.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教学相长”出自《礼记》;“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D.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
13.(2020?贺州)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吴敬梓,字敬轩,号粒民,明代小说家,代表作《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白杨礼赞》《子夜》《林家铺子》等。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14.(2020?沈阳)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和《桃花源记》。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三”独具魅力。名著《西游记》中有“三调芭蕉扇”,《水浒传》中有“宋江三败高太尉”;成语中有“三山五岳”“三顾茅庐”等。
C.《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经历了苦难的童年,外祖父吝啬而残暴,幸好有外祖母和两个舅舅关爱他。
D.《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文中提到作者仇猫的原因之一是隐鼠之死。
15.(2020?鄂州)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它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B.阴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一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的北岸。
C.《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贫苦孤儿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D.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电头、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16.(2020?通辽)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淹。
B.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这段文字中被吴用施计骗到的“员外”是卢俊义。
C.在桑菲尔德庄园里,简?爱半夜听见梅森凄厉的尖叫声,急匆匆赶去帮忙,却遭到罗切斯特先生的断然拒绝。
D.悟空在瑶池大闹蟠桃会,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的仙丹后逃回花果山,又打退了奉命前来捉拿他的二郎神及众天神。
17.(2020?潍坊)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作者通过他表达了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B.《长征》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众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C.《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D.《飞向太空港》这部长篇小说,全面详实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人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过程。
18.(2020?徐州)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B.《藤野先生》《老王》《秋天的怀念》《孤独之旅》均是情真意切的散文,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杨绛、史铁生、曹文轩。
C.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表达了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和实现雄伟抱负的壮志;贺敬之在《回延安》一诗中表达了对延安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D.“四书”一般指《大学》《礼记》《论语》《孟子》;“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本来指竹简,这里指史册。
19.(2020?广安)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剧本中的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
B.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
C.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变色龙》。
20.(2020?抚顺)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李清照,号青莲居士,宋代女词人。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作品《醉翁亭记》。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
21.(2020?潍坊)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B.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支。
C.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龀”“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绝句每首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绝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22.(2020?包头)下面有关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B.《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此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的《呐喊》,文章批驳了“九一八”事变后一些人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
23.(2020?内江)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阿长与<山海经>》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思念。
B.《小石潭记》的“记”、《爱莲说》的“说”、《与朱元思书》的“书”、《陋室铭》的“铭”、《送东阳马生序》的“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C.汉语中有很多运用借代的现象,如:“桃李”指学生,“布衣”指平民,“手足”指兄弟,“巾帼”指女子,“桑梓”指家乡,“庙堂”指朝廷,“社稷”指国家等。
D.“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是因果复句,其中“坐在院子里”是动宾短语。
24.(2020?株洲)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先秦的书名,到汉代它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或《诗三百》。
B.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则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C.科普作品,一般或多或少地运用文学手段来介绍科学知识,兼有理趣和情趣。
D.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如以“尊君”称对方父亲,以“家君”称自己父亲。
25.(2020?营口)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
B.《左传》,又称《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曹刿论战》选自其中。
C.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和《背影》。
D.《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26.(2020?黄冈)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经历了四次冲顶失败,69岁高龄且身患疾病的夏伯渝,终于站上了‘世界之巅’。”这个句子中的“经历了四次冲顶失败”充当状语。
B.“中国速度”“打赢硬战”“直播空间”“远见卓识”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孙权劝学》就出自《资治通鉴》。
D.三皇五帝,是传说中中国远古时代的帝王,具体说法不一致。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据《史记》记载,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7.(2020?深圳)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醉翁亭记》作者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B.“你在这里呆着,不要走动”是一个祈使句,“你要赞美白杨树!”是一个感叹句。
C.演讲者多运用肢体语言方法使演讲更具有感染力。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做地飞翔。”这句话的主干是“海燕飞翔”。
28.(2020?本溪)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
B.陆游,字同叔,号放翁,宋代著名爱国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诗歌《游山西村》。
C.《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D.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她的作品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是词牌名。
29.(2020?长沙)【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30.(2020?达州)下列说法或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的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水南山北为“阳”,水北山南为“阴”。如“达于汉阴”中的“阴”就指汉水的北部。
C.“我们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D.“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假设复句)
31.(2020?襄阳)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如“范仲淹闻鸡起舞”“祖逖断齑画粥”等。
C.“为了防止疫情反弹,市防控中心要求全市各单位制定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他在网课学习期间没有耽误一节课。”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没有耽误课”。
32.(2020?临沂)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革命活动家,新诗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二、三两联的上下句须对仗。刘桢的《赠从弟(其二)》即为五律。
C.古人的“名”是供自称或长辈称,“字”是供他人称,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表示尊敬,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在《三顾茅庐》中尊称为“孔明”,自称为“亮”。
D.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与法国莫泊桑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33.(2020?绥化)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和它有关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B.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C.《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茅盾,《老王》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为《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34.(2020?连云港)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都是借物说理。
B.俄罗斯文学群星闪耀,普希金被称作“俄罗斯文学之父”,契诃夫是戏剧和短篇小说大师,屠格涅夫被列宁赞誉为“卓越的俄罗斯作家”。
C.古人用很多词指代天下,如“四海”“六合”“八荒”等。“海内存知己”中的“海内”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中的“四境”也是指天下。
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容村中人和平恬静的生活,这里“黄发”指老人,“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35.(2020?绥化)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一书中,虎妞大胆泼辣有点变态,敢于追求自由幸福却又好逸恶劳,控制欲极强,她最后难产而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B.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被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C.《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所作,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是他的成名作。
D.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纪实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36.(2020?自贡)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历史剧《屈原》和现代诗歌《天上的街市》都是郭沫若先生的作品。
B.《变色龙》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讽刺小说。
C.《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山坡羊,曲牌名。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37.(2020?齐齐哈尔)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C.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法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等。
38.(2020?聊城)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律诗一般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豆”是古代盛饭的器物,“觥筹交错”中的“觥”“筹”是指酒杯。
C.《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史书。
D.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往往让我们难忘。如:《驿路梨花》中的哈尼小姑娘、《社戏》中的双喜、《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
39.(2020?德阳)下列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话剧《屈原》,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第五幕中的独白,通过对“风”“雷”“电”等的歌颂,表现了主人公痛恨黑暗向往光明的强烈情绪。
B.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在清朝被钦定为正史,但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C.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名作家,诗人。她的散文《荷叶?母亲》,用红莲比喻自己,借遮盖大雨的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D.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直接组合,也可靠连词放在中间来组合。
40.(2020?德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记载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在兴高采烈之际,被父亲命令要背书过关才能去,这样的落差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忆。
B.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作者设想了有强大功能的潜水艇,有能发射到月球的大炮弹,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C.《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的不同人生和反抗道路,表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D.“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么?你想错了。”这是简?爱这样一个迫求人格独立和尊严的女性的宣告。
41.(2020?哈尔滨)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宋代文学家 B.《孟子》﹣﹣儒家经典
C.寒 舍﹣﹣属于谦辞 D.吴 用﹣﹣沂岭杀四虎
42.(2020?滨州)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征蓬“指远行之人,“大雁”“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阴”指山北水南。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中的“布衣”,意思都是平民,指没有功名或没有官职的人。
C.《史记》长于记人,在本纪、世家、列传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周亚夫、唐雎等。班固赞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D.初中阶段,我们陆续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小说《故乡》《孔乙己》,被他弃医从文人生选择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深深折服。
43.(2020?凉山州)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一首叙事诗。它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B.《社戏》描写“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C.“雄伟壮丽、敬畏生命、阳光灿烂、打量一番”是一组结构不同的短语。
D.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这样的例子还有用“桑梓”代指乡村,用“庙堂”代指朝廷,用“汗青”代指史册。
44.(2020?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著名诗人艾青重回诗坛之后,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我爱这土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B.要保证口罩的合格生产,熔喷布质量是重要条件。(“质量”一词本身包含好与坏两方面,句中“合格生产”与“质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语病)
C.闾,居民聚居处。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D.新闻特写与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45.(2020?遂宁)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王维的诗歌彷佛是新鲜的空气,轻盈而透澈;那么,李白的诗歌则是长风巨浪,波澜壮阔。
B.李霞在网课期间创作了一首关于武汉抗疫的七言律诗发表在校刊上,按每个字1元钱的标准来计算稿费(不含标题),她可以得到28元。
C.舞台说明是剧作家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会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D.《儒林外史》将科举制度作为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书中的周进,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谁都不知道,而就是这样一个无知之徒,一旦中举,立刻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集名利于一身。
46.(2020?黔东南州)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既要有一个恰当的标题,也要合理安排正文结构。消息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B.《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因其同时兼有史学与文学价值,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分别有不同的称谓,如: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不惑,五十岁称知天命,六十岁称耳顺,也称花甲之年,七十岁称古稀,也称耄耋之年。
D.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也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舞台提示组成。《屈原》是由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入选教材九年级下册的课文则是这部戏剧的剧本节选。
47.(2020?新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记梦之作《渔家傲》充满浪漫幻想的气息,气势磅礴,音调谐畅,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B.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令人敬佩的作家,他以病残之躯完成了《病隙碎笔》。课文《秋天的怀念》饱含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C.契诃夫是英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是他的一篇批判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D.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的称呼,在古代“公”“卿”“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白丁”“匹夫”。
48.(2020?黔西南州)相关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德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C.“热得难受”中,难受是对“热”的补充;“雄伟壮丽”中,两个词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D.“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一句,把暴风雨完全人格化了。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1.(2020?贵港)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这段话出自课文《 》,作者是 。
2.(2020?嘉峪关)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将下面对联涉及的人物写在括号内。
(1)上联:两表酬三顾
下联:一对足千秋( )
(2)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3)上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1.(2020?桂林)课外阅读。
(1)古人喜欢将玉石人格化,流传下来很多以玉喻人的成语,比如: 、 。
(2)培根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孟子也曾说过相类似的话:“尽信书 。”
(3)诗词、对联中常常提到历代名人,杜甫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老臣”是指 。西湖岳王庙有一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忠骨”指名将 。
第九讲 识记文学常识 达标检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8小题)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小丑”指滑稽人物。
故选:C。
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青莲居士”是李白的号,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故选:B。
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藤野先生》是散文,不是小说。
故选:C。
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
故选:D。
5.【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
故选:B。
6.【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马致远,号东篱。
故选:C。
7.【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辛弃疾﹣﹣南宋。
故选:C。
8.【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昌黎先生”是韩愈的自称。
故选:D。
9.【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保尔在一次骑兵部队的激战中保尔的头部受伤,昏迷了13天。
故选:C。
10.【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有误,龚自珍是清代人;
B.有误,《女蜗造人》是神话;
C.正确;
D.有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言律诗。
故选:C。
11.【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故选:B.
12.【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冬丽娅后来分手了。
故选:B。
13.【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有误,莫泊桑是法国的作家;
B.有误,吴敬梓是清代小说家;
C.有误,《白杨礼赞》是散文;
D.正确。
故选:D。
14.【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幸好有外祖母和两个舅舅关爱他”说法错误,应该是“幸好有外祖母关爱他”。
故选:C.
15.【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正确;
B.有误,“汉阴”指汉水的南岸;
C.有误,《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D.有误,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故选:A。
16.【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错误,“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指的是辛弃疾;
B.正确;
C.错误,简?爱半夜被一阵奇怪的笑声惊醒,她叫醒罗切斯特,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D.错误,打退了奉命前来捉拿他的四大天王、李靖、哪吒三太子及众天神。
故选:B.
17.【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飞向太空港》是报告文学,而非长篇小说。
故选:D。
18.【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有误,儒勒?凡尔纳是法国人;
B.《孤独之旅》是小说;
C.正确;
D.有误,“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
故选:C。
19.【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变色龙》是契诃夫作品。
故选:D。
20.【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有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BCD.正确。
故选:A。
21.【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都是确指,“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的“三”是泛指:
B.正确;
C.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加冠,男子满二十岁;不惑,四十岁;耳顺,六十岁;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八句律诗共四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四句,不分联;
故选:B。
22.【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故选:D。
23.【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复句、文化常识。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积累,结合选项内容,逐项研读解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坐在院子里”是动补短语;
故选:D。
2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有误,《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
BCD.正确。
故选:A。
25.【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左传》是儒家经典;
故选:B.
26.【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短语、句子成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中国速度”“直播空间”都是偏正短语;
故选:B。
27.【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提取句子主干。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提取主干是指删去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
【解答】A.有误,《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
BCD.正确;
故选:A。
28.【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陆游的字是“务观”;
故选:B。
29.【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说法不当。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的风俗。
故选:C。
30.【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标点符号、文化常识。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积累,结合选项内容,逐项研读解答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水南山北为“阴”,水北山南为“阳”。如“达于汉阴”中的“阴”就指汉水的南部。
故选:B。
31.【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句子主干、病句辨析和修改。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积累,结合选项内容,逐项研读解答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闻鸡起舞”的是祖逖,“断齑画粥”的是范仲淹;
故选:B。
32.【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赠从弟(其二)》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不是近体诗,而且第三联“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按律诗的格律规则,并不构成对仗,所以这首诗不是五律。“每句五字或七字”错误,常见的形式是五言、七言,还有六言的;
故选:B。
33.【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D。
34.【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海内存知己”中的“海内”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中的“四境”是指全国范围内。
故选:C。
35.【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有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是黑暗、冷酷的社会;
BCD.正确;
故选:A。
36.【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
故选:D。
37.【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等。
故选:D。
38.【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筹”是行酒令的筹码;
故选:B。
39.【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荷叶?母亲》是散文诗;
故选:C。
40.【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有能发射到月球的大炮弹”出自《从地球到月球》;
故选:B。
41.【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李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
故选:D。
42.【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有误,“瀚海”指沙漠;
B.正确;
C.有误,周亚夫、唐雎是世家和列传中的人物;
D.有误,《社戏》是小说;
故选:B。
43.【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桑梓”指代的是家乡;
故选:D。
44.【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病句修改。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根据病句类型进行修改。
【解答】A.有误,“充满‘土地的忧郁’”和《我爱这土地》是艾青前期的特色和作品;
BCD.正确;
故选:A。
45.【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正确;
B.有误,七言律诗不算标题共56个字,应该是56元;
C.有误,舞台说明不包括“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语言属于台词;
D.有误,“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谁都不知道”的人是范进,不是周进;
故选:A。
46.【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七十岁称古稀,也称耄耋之年”说法错误;
故选:C。
47.【分析】本题是对文学名著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解答】ABD.表述正确;
C.有误,契诃夫,是俄罗斯作家。
故选:C。
48.【分析】本题是对文学名著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解答】A.错误,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不是德国的;
BCD.正确。
故选:A。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1.【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答案: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2.【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1)“两表”指《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一对”指隆中对,据此,可判断涉及到的人物是诸葛亮。
(2)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副自勉联。
(3)《呐喊》《彷徨》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据此,可以判断涉及到的人物是鲁迅。
答案:
(1)诸葛亮
(2)林则徐
(3)鲁迅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1.【分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对以“玉”喻人成语的把握。以玉喻人的成语有:亭亭玉立、玉树临风、如花似玉、冰清玉洁等。
(2)本题考查对古典名句地记忆。孟子曾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所以老臣是指诸葛亮。“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历史对一代忠臣岳飞和一代奸臣秦桧最好的评价。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意思是:此地的青山以能埋一代忠臣岳飞而感到有荣幸。可见“忠骨”是指岳飞。
答案:
(1)亭亭玉立 玉树临风(如花似玉、冰清玉洁、珠圆玉润、金枝玉叶、芝兰玉树、玉貌花容等)。
(2)不如无书。
(3)诸葛亮、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