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月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月测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15 10:3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年秋期八年级第一学月历史测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请把答案对应地填入下面的表格,注意不要填错!!!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19世纪上半期,西方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西班牙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被割占的地方是( )
A 上海 B 澳门 C 香港岛 D 厦门
3.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 )
A 禁烟运动巩固了封建统治
B 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 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
D 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
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新中国成立
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
A 中英《南京条约》 B 中俄《瑷珲条约》
C 中俄《北京条约》 D 中日《马关条约》
6.法国作家雨果写道:“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7.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获取大量赔款 B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曾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多达( )平方千米。
A 100多万 B 120多万 C 150多 D 150多万
9.近代列强迫使清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0.近代史上,一位日本企业家在苏州开办了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
A鸦片战争前 B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初
11.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①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势力 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④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反帝斗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
A 割让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开放通商口岸 D 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13.“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是( )
A 列强在华开办工厂 B “门户开放”政策
C 列强在华兴修铁路 D 《辛丑条约》
14.在一本书中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作者说这一番话主要是由于(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5.“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 廊坊阻击战 B 威海卫战役
C 虎门战役 D 黄海战役
16.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这主要是指( )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D 赔款数额大,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17.有人说,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开放通商口岸 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C废除八股文章 D实行君主立宪
18.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
A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创办汉阳铁厂
19.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者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20.《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开设通商口岸 D 开设工厂
21.近代名臣左宗棠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所以卫京师”。据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 设伊犁将军 B平定大小和卓
C收复新疆 D平定准格尔叛乱
2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 创务企业的官员贪污腐败
C 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压制 D 未从根本上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23.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个人是( )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张之洞
24.下列有关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民主共和国 B 兴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训练新式军队
25.“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自于( )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刘光第 D 杨旭
26.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
A 自强 B 求富 C 师夷长技 D 自立
27.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28.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A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 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 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29.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 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 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 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 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改革
30.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盒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B 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C 中西方人种的差异 C 中国文人的偏见
二、综合题(共计40分)
31. 材料一: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通商口岸……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等给日本,赔款2亿两;开放通商口岸……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帝……
(1)材料一出自《 》,签订于( )战争后;材料二出自《 》,
签订于( )战争后;材料三出自《 》,签订于( )战争后。(6分)
(2)三则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请你将其过程加以表述。(8分)
(3)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反入侵”斗争,请举出两例。(4分)
(4)三则材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3分)
32.下面是19世纪中后期一位法国人给几千里外的家人的一封信:
来到中国已经两年多了。这几年清政府中的一些“高官”们仍在继续着他们的梦想,只不过这些人将改造的重点转移到了创办民用工业方面,我也曾拜会过这次运动的主要负责人。由于这个政府和国家缺少技术人才,所以他们聘请我和其他一些欧洲人来担任技术工厂的顾问,当然薪水是很高的。
我先后在开平矿务局等任职,我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汉阳铁厂选址不是凭借离原材料近等特点,而是非要在总督衙门的前面,我提出疑问时,总督回答:“我要保证每天早晨起来第一眼就能看见自己的工厂。”这下倒好,多花了几十万两白银。
请回答:
(1)此信中提到的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发起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5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信件写于什么时间?说说判断的理由(4分)
(3)信中提到作者曾拜会过这次运动的主要负责人,你认识可能会是哪些人物?(列举4位,4分)
(4)从信中“汉阳铁厂”的选址中,你有怎样的认识?(2分)
(5)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这次运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4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