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选择题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贸易的纠纷
?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深入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在中国近代上1856~1860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虎门销烟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③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②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A.
??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要求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化进一步加深,主要是因为中国(?
?
)
①大门从此被打开?
②丧失更多的主权
③丧失更多的领士?
?
④列强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
?
)
A.
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
B.
涉及海关和关税主权
C.
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
D.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多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
(
)
A.
中俄《瑷珲条约》
B.
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
C.
中俄《北京条约》
D.
中俄《改订条约》
“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是
(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最能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条款是(?
?
)
①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通商口岸?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增加大量赔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12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12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12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材料二?
马克思说:“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决心发动的“新的侵略战争”被称为什么战争?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场“新的侵略战争”是在何时爆发的?这次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哪些特权?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又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这场“新的侵略战争”前后,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4)这场“新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东亚外交史》
文中提到的“伙伴”和“果园的主人”是指谁?“果子”指什么?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ABBBB
6——10
DBCAA
二、非选择题
11.(1)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1856年10月。《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火烧圆明园。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2.(1)“伙伴”指英法侵略者,“果园的主人”指清政府。“果子”指列强从清政府手中非法夺取的各项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不会,他只会以调停为名,要求清政府妥协退让,满足英法的侵略要求。因为美国是英法的帮凶,也想在中国夺取侵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