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选择题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导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
“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B.
“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
“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
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
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
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
增辟通商口岸
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军备废弛
B.
观念落后
C.
资金短缺
D.
制度腐败
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割占土地?
②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转向以资本输出方式为主,下列各项不属于资本输出方式的是()
A.
设立银行
B.
兴修铁路
C.
开矿办厂
D.
勒索赔款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A.
关天培
B.
邓世昌
C.
戚继光
D.
林则徐
《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A.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转折性标志的事件是()
A.
《北京条约》
B.
洋务运动
C.
甲午战争
D.
瓜分狂潮
要再现邓世昌率领中国海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历史素材是()
A.
平壤战役
B.
威海卫战役
C.
马尾海战
D.
黄海大战
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
材料二?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
福建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描述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足壮海军威”?邓世昌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三是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被迫签订条约以后的中国局势,请说出这一条约的名称。当时中国的局势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省(山东省)形势,以威海、胶州为要口,于海军屯泊尤宜。乃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而德因教案,曾以大队铁舰夺踞胶州湾,辟商埠,开铁路,浸窥腹地。东省海防,遂无所藉手(借助,凭借)云。
——《清史稿》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海军官兵在海上维权、战备巡逻、练兵备战等军事实践中,敢于斗争、实战练兵,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60多年来,海军官兵始终牢记建设强大海军的神圣使命,从白手起家到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兵五大兵种齐全,从空潜快到航母、新型核潜艇形成作战能力,从沿岸近海到远海大洋,海军建设事业始终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在改革强军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人民海军精神》
材料一“甲午一役”中哪一支中国海军“毁于日本”?“东省海防,遂无所藉手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概括新时期我国海军建设的特点。
(3)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我国应该怎样做?请亮出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CBCDB
6——10
DBDCD
非选择题
11.(1)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邓世昌视死如归,奋勇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腐朽堕落。
(3)《马关条约》。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
12.(1)北洋舰队;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开埠通商,深入内地,海防打开。?
(2)敢于斗争、实战练兵;海军建设事业始终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作战能力,从沿岸近海到远海大洋。?
(3)增强海军实力,加强海上警卫,就要不断的提高科技,走科技强军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