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小测 第 1章第 4节 测量平均速度(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小测 第 1章第 4节 测量平均速度(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1 14: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小测

1章第
4节
测量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
1.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
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30km/h
B.60km/h
C.90km/h
D.120km/h
2.如图是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景,小车通过斜面上A、B、C
三点的时刻如图所示,已知停表每格为1
s是全程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AB段、BC段、AC段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
测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球从斜面上A点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
s
C.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的路程为15
cm
D.从A到D的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
m
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
B.当启动停表后再把小车放开,观察到它撞击金属片时立即停止,读出的就是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
C.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不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的斜面长就是小车通过的路程
5.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
6.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哪个数据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A、3
m/s
B、6
m/s
C、6.3
m/s
D、0
7.两物体分别以速度υ1、υ2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1
、s2,
所用时间为t1和t2,那么(

A、若s1>s2,υ1>υ2,则一定有t1>t2
B、若s1=s2,υ1>υ2,则一定有t1>t2
C、若υ1>υ2,t1=t2,则一定有s1>s2
D、若s1<s2,t1>t2,则一定有υ1>υ
8.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内跑步,后一半路程内走。假设甲、乙两人跑步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

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9.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
0
cm,底端有金属片挡板)、小车(长15.0
cm)、停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
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填“大”或“小”)
(3)—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
1.
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1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
分:秒”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____cm
,
=
s;
=_
m/s;
=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11.小明从家出发到商场去.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用具体数据分析说明小明骑车的路程可能是图中哪一段?
(2)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3)小明从家到商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2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m,所以,总路程,总时间,轿车的平均速度.
2.答案:D
解析:假设小车通过AC段的路程为,则通过AB段和BC段的路程均为6m,由题图可知,通过AC段所用的时间,通过AB段所用的时间,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则,,。故。
3.答案:D
解析:小球相对于桌面位置发生变化,故小球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
2个时间间隔,用时,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的路程为18.0cm,故C错误,A、D之间的距离为s
=30cm
=0.3m,小球运动的时间为t=0.3s,则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A.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小车从起点开始滑到中点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速度,这与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不同,故A选项错误;
B.当启动停表后再把小车放开,观察到它撞击金属片时立即停止,读出的时间比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长,故B选项错误;
C.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路程除
以全程的时间,不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故C选项正确;
D.用刻度尺测出的斜面长不是小车通过的路程,要减去小车的长,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解:小车的平均速度:,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1)时间;便于测量时间
(1)大;大
(3)0.
25
解析:(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越快.
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3)小车长15.
00
cm,所以两个车长的距离,小车的平均速度.
10.答案:(1);(2)小;(3)40.0
1
0.2
0.5;(4)大
变速直线;(5)大
解析:
11.答案:1.由图象可知,段路程1
800
m,用时25
min;段路程1
800
m,用时5
min;段用时短,所以骑车的路程是段。2.骑车的路程.骑车的时间,骑车的速度。3.总路程,
总时间,平均速度。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