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秋”词,怎一个“思”字了得-----天净沙 秋思 群诗阅读课件(1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品“秋”词,怎一个“思”字了得-----天净沙 秋思 群诗阅读课件(1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1 19:58:30

文档简介

品“秋”词,怎一个“思”字了得
——《天净沙
秋思》群诗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揣摩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意境,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2.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比较阅读的学习方法,品词、赏句、析篇,悟心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热爱家国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境;通过比较阅读,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初步鉴赏诗歌。
2
难点:运用字画诗的审美观点,鉴赏诗歌的谋篇布局。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和秋天有关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何处和成愁,离人心上秋!秋天,美到极致;也愁到极致。早在遥远的战国时期,楚国文人宋玉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为秋天定下了悲戚的基调,从此,无数文人墨客在秋色中徘徊、吟哦、思考,写下了万千作品,其中最为杰出的是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
秋思,它的作者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首小令,一起品秋词,赏情思......
二、思------初读之感受。
问题:初读诗歌,你感受到了作者马致远怎样的心情和状态?
预设:1.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孤独与惆怅......
三、思------用词之贴切
再读文本,小令中哪些词语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
预设:1.“枯藤老树昏鸦:藤是枯萎的,没有生命力的,树是树叶凋零的老树,黄昏的乌鸦飞回巢里,这景色让人感到所见之景都是凄凉惆怅的......
2.“瘦马”:马是瘦马,可以说明他跑了很远的路,马都累瘦了,瘦骨嶙峋的。
3.“小桥流水人家”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溪水,炊烟袅袅的人家,让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名词前面的形容词语能否去掉或换掉?为什么?
预设:1.枯藤的“枯”字,藤,在大家的印象里,是绿色的,就会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枯藤,是没有生命迹象的。
3.昏鸦的“昏”字,昏鸦就是黄昏时候要归巢的乌鸦,连乌鸦都回巢了,而诗人却还在路上流浪,不知道家在哪里。
4.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延伸到远方,连个行人也没有。老树的“老”字,给人一种生命将近的感觉
......
四、思-------结句之精妙
《天净沙
秋思》和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两首诗的结尾句,抒情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预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涯茫茫,空旷而又遥远,“断肠人”只身一人的孤独,疲倦,漂泊不定,这形成一种大与小的对比。
“行人临行又开封”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寄予了“又开封”这个细节里,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意万重”,和言语的“说不尽”,更写出了诗人在萧瑟的秋风里,思归而不得的惆怅和悲凉。
五、思——布局之精巧
比较《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这两首作品的写景方法,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哪一首艺术成就更高?
预设:1.《天净沙·秋思》意象虽然多,但都是渲染了荒凉空旷的氛围,烘托作者的感情的。
例如:《天净沙·秋》所选的意象,感觉前面是凄凉伤感的,后面好像是喜悦的,意象多,感觉表达的感情也有些乱。
六、思——心境之不同
比较阅读:刘禹锡的《秋词》
问: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刘禹锡的豪情的?
预设: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只白鹤在晴朗的秋天,向着白云直冲而去,就把诗人的豪情引到了碧空之上。多么壮阔!
我言秋日胜春朝,这里也很豪迈。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我就觉得秋天比春天的早上还要好,还要美丽,多么自信,多么有力量,多么不拘一格啊!
结合马致远和刘禹锡的经历,比较二者心境之不同。
七、思-----我笔写我心
用词贴切,结句精妙,谋篇布局疏密有致,“秋思之祖”实至名归。今天我们赏析了马致远的《秋思》,还联读了其他写秋天的诗,品秋词,怎一个“思”字了得!在这满天的秋色里,希望同学们也能有所思------思先辈历经磨难,百折不挠;思今日刻苦努力,不负韶华;思明日成为栋梁,报效国家。
板书设计:


用词贴切



结语精妙
疏(共15张PPT)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自由朗读,说说你感受到了马致远怎样的心情和状态?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品味两首诗的结尾句,想一想,它们分别
是以什么方式来抒发感情的?
结句: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浓烈的思乡之情,弥漫在“
”这个阔大而萧瑟的空间里,“
”的空旷和遥远,与“
”的孤独、疲累形成一种动人的对比,深刻地描绘出作者路途跋涉之艰辛,读之使人忍不住心生悲凉,潸然泪下。
结句: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浓烈的思乡之情,暗含在“
”这个
细小的动作里,这个小小的细节,写出了思念的“意
万重”,写出了言语的“说不尽”,写出了张籍思归
而不得的惆怅和悲凉。
天净沙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字、画、诗,都讲究疏密。字,“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
“句有所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文心雕龙
·熔裁篇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在羁?ī旅途中,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天净沙
秋思》。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情语皆心语
思先辈历经磨难,百折不挠;
思今日刻苦努力,不负韶华;
思明日成为栋梁,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