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学习)设计表
章节名称 第二章 Flash动画初步 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课时
设计者 所属学校
本节(课)教材和教学(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所用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于2015年1月联合出版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八年级 下册)》。本节课内容为第二章《Flash动画初步》的活动4《制作补间动画》第1节《制作形状补间动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是:“掌握简单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围绕此标准,结合学生已有基础和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对教材的处理如下:参考课本第49到52页相关内容,将“图形变形”、“文字变形”和“位图变形”的具体实例设计入课堂学习和检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实际操作练习为主来进行三类素材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其中文字变形、位图变形为本节课重点,而文字变形由于过程较为复杂,且学生还未学习使用过文字工具,故为本节课难点,拟用任务驱动来突破。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掌握简单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教育技术标准:
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采取有奖答题、随机点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教学(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特点和原理。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导入图片的方法和文字工具的用法。
掌握简单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能力。
在环保徽章的设计任务中加强环保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般特征: 1.初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但还需要设计一些特殊的环节来调动学习热情。
2.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故将原理和制作过程较为简单的实例交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只答疑和纠错,针对重难点,采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方式来进行体现和突破。
初始能力:
1、学生在上一节课第一次认识了Flash软件的窗口和其中的“关键帧”和“空白关键帧”。
2、尝试制作了第一个动画“移动的圆”。
信息素养:
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一定难度的自主探究学习。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了解 形状补间动画的特点和原理。
2 初步学会 导入图片的方法。
3 初步学会 文字工具的用法。
4 掌握 简单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位图变形和文字变形 位图变形以自主探究为主,文字变形设计任务驱动。
教学难点 文字变形 教师介绍前导知识“文字工具”的用法,并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突破难点。
教学环境设计
在计算机教室,学生机屏幕与黑板结合使用,以座位组为单位,演示讨论交流,师生互动。
教学环节媒体(资源)选择及时间控制
环 节 编 号 环节
内容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课前
复习 演示文稿 上节课主要知识点 J E 复习回顾,激发兴趣 3分钟 自制
2 比较
导入 演示文稿、Flash动画 比较“移动的圆”和“圆边矩形”两个简单动画,找特点 FG H 引出课题: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2分钟 自制
3 课堂
学习 演示文稿、
Flash软件、
图片素材 图形变形、
位图变形、
文字变形的学习 D D 学习简单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10
分钟 自制、
课本
资源
4 课堂
检测 演示文稿、
Flash
软件、图片素材 位图变形、
文字变形的制作 D I 掌握简单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15
分钟 自制、
课本
资源
5 拓展
提高 演示文稿、
Flash文件 任务描述 H I 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拓展提高 5分钟 自制
6 课堂
小结 Quiz测试题及黑板 本节课重要知识点 GJ BF 回顾知识,集体总结 5分钟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用Flash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特点:用于矢量图形的补间动画)
1、图形变形——直接绘制矢量图形——
2、位图变形——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形—— 创建形状补间
3、文字变形——将文字分离/打散为矢量图形——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1、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个别指导的教学策略; 2、对于难点,采用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用任务提出问题,驱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老师点拨讲解,学生总结,老师展示知识框架结构,让学生形成知识模块。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课前复习 (3分钟) (我们在上一节课了解了Flash软件的界面,认识了Flash中的帧,并尝试制作了第一个
Flash动画“移动的圆”,本节课我们将正式进入全新的动画世界,开始新的学习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简单的砸金蛋游戏吧!) 有奖答题 展示复习题目及答案,并给答题学生以小小奖励 复习回顾,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机点名确定第一位同学
比较导入 (2分钟) 展示“移动的圆”和“圆变矩形”,引导学生对比二者得出今天的课题 对比思考 展示Flash小动画和问题答案 导入新课
课堂学习 (30分钟)
新授 图形变形: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根据情况给出任务及提示;
观察学生,给予帮助;
集体学习:Flash绘制的图形均为矢量图 自主探究,制作“圆边矩形”动画;
课堂展示、讲解
学习总结知识点 Flash软件的使用 掌握图形变形的制作过程
位图变形:教师演示外部图片的导入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位图变形的方法;
观察学生,答疑解惑;
集体学习:位图要转换为矢量图才能变形 观察学习,自主探究,制作“孙悟空变猪八戒”动画
课堂展示
学习总结知识点 Flash软件的使用 掌握位图变形的制作过程
文字变形:设置任务,介绍前导知识:Flash文字工具的使用; 观察并学习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为完成任务做准备; Flash软件的使用 掌握文字变形的制作过程
为学生演示制作完成环保徽章,帮助学生体会文字变形的制作要点及过程; 观察并模仿 通过Flash软件演示文字变形的制作过程 学习文字变形的制作过程
课堂检测:发给学生任务进行课堂检测,要求自己设计文字变形内容;
集体学习:文字变形要先将文字分离成矢量图形 完成环保徽章;
课堂展示;
学习总结知识点 Flash软件的使用 掌握文字变形的制作过程,突破难点
拓展提高:同时下发“拓展提高”任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完成;
课堂展示 Flash软件的使用 能力提高
课堂小结 (5分钟)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得出形状补间动画的特点及原理;
集体展示知识点,进行小结检测。 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板书总结;
用Quiz编制习题展示问题及答案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同时小结。
给出结语,结束课堂 关闭计算机
教学流程图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拓展提高任务。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部分任务可以由其他同学帮助完成。
形成性检测(课堂小结内容,其中第3题为本节主要知识点)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1 Flash绘制的图形类型 判断题:Flash是一种制作二维动画的软件,直接使用它绘制的图形为矢量图。
2 制作动画使用的快捷键 匹配题:请将Flash中常用的快捷键和它们的功能一一匹配。
3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你能说出它错在哪里吗?
状补间动画时要在属性面板中选择“补间”-“形状”
使用Flash绘制的图形可以直接创建补间动画
从外部导入的位图可以直接创建补间动画
文字变形时要先分离成矢量图形
形成性评价
根据课后小结答题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的如何。
教学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