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课题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理解、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数学思考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问题解决 通过把加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和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转化思想,感悟中小学乘法运算的区别.通过体验有理数乘法运算,感悟和归纳出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
情感态度 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 重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 难点 有理数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的确定.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节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通过回顾,让学生掌握前几节课学过的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多媒体展示)
图2-9-3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两水库的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问题: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
(1)甲水库每天升高3厘米怎么表示?
(2)乙水库每天下降3厘米怎么表示?
(3)4天后甲水库水位的变化量怎么表示?
(4)4天后乙水库水位的变化量怎么表示?
处理方式:学生在观察多媒体图片的基础上,结合正负数的知识独立完成(1)、(2)两个小题;结合有理数加法的知识完成(3)、(4)小题.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将加法转化为乘法:3+3+3+3=3×4=12,(-3)+(-3)+(-3)+(-3)=(-3)×4=-12.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了本课的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应用数学无时不有.符合“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1)研究实际问题:
问题1: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2米的速度向东爬行3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可用乘法来解答:2×3=6,①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6米处.
注意:这里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如果上述问题改变:
问题2:小虫向西以每分钟2米的速度爬行3分钟,那么结果有何变化?
这也不难,写成算式就是(-2)×3=-6, ②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6米处.
(2)引导学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当我们把“3×2=6”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一般地,我们有:
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3)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你知道3×(-2)和(-3)×(-2)分别得几吗?(学生答)把3×(-2)和①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把(-3)×(-2)和②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此外,(-3)×0=0同3×0=0做比较. 本活动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推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通过乘法法则的推导,揭示了有理数运算中加法与乘法的关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4)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5)继而教师强调指出:
“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
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更需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
例如:
(-5)×(-3)………………………同号两数相乘
(-5)×(-3)=+( )……………………得正
5×3=15……………………………把绝对值相乘
所以 (-5)×(-3)=15.
再如:
(-6)×4……………………………异号两数相乘
(-6)×4=-( )…………………………得负
6×4=24……………………………把绝对值相乘
所以 (-6)×4=-24.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教材例1)计算:(1)(-5)×(-6); (2)×.
变式:计算:
(1)(-4)×5;(2)(-5)×(-7);
(3)×;(4)(-3)×. 例题先由教师示范性板书,不但向学生说明解题的格式与步骤,也应提前预料到学生容易出现哪些错误,但只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错误,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提升】
例2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C )
A.都是负数 B.都是正数
C.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D.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例3 若|a|=4,|b|=6,且a,b异号,则ab=__-24__.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做好指导,并指出解答问题的易错点和方法. 拓展提升,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达标测评】
1.计算:(-4)×(-)=_______;(-8)×=_______.
2.若a,b为有理数,请根据下列条件解答问题:
(1)若ab>0,a+b>0,则a,b的符号怎样?
(2)若ab>0,a+b<0,则a,b的符号怎样?
(3)ab<0,a+b>0,>,则a,b的符号怎样?
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本节课主要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求学生能够明确算理,准确作答.通过一组习题进行检测,题目在设计时由易到难分层达标.
课堂 总结
反思 1.课堂总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
2.布置作业:教材P45练习. 注重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通过水库水位的变化问题,引入了本课的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应用数学无时不有.符合“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
②通过对算式和结果的规律的观察、分析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加法的计算和数字的规律变化,进而递推出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得到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推导的过程揭示了有理数运算中加法与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体会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③从课堂过程和效果分析,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合作,对于问题思考和解答都有独立性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