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1.3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1.3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05:2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方法;
  2.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3.在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教学重难点:
  难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重点:学习和巩固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学之前我们先检测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好不好?
1、口算
32×30= 20×14=
13×40= 20×43=
24×10= 50×31=
2.笔算
34×21= 57×11=
师:这几道题同学们都答对了,看来同学们上节课掌握的非常好,你们很棒。
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之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
二、新课讲授
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看一下你从中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例2、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1)独立解答,指名板演。(37×48=)
(2)集体订正,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这样的算式你还会算吗?
三、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1)估算37×48的结果。
48≈50 37≈40
50×40=2000
大约2000盒。
尝试计算37×48的准确结果。
(2) 48×7=336 48×30=1440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笔算竖式法:48×73=1776
3、汇报结果。
方法一:估算37×48的结果。
让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其他学生帮助修改或补充。
方法二:
37×8=296 37×40=1480 296+1480=1776
方法三:
笔算竖式法:48×73=177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观察三种方法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他们有什么联系?
(方法一是估算。方法三实际上是将方法二口算方法的过程用笔算竖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如果我们理解了它的算理,在计算时我们会觉得很清晰、很简便。而方法二呢,当因数都比较大时,利用它来计算就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出错。随着计算的深入,笔算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5、谁再来完整地说一说笔算37×48的计算过程。
6.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 54×29 47×62 78×82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2、 啄木鸟治病。(改错)
3、我会竖式计算。
4、解决问题。
5、拓展题。
四、总结回顾。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37×48=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