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1亚洲概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1亚洲概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21 08: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第七章 亚洲 第一节 亚洲概述
教材分析 (简要) 本节教学从地理位置的学习入手,让学生在学习亚洲地理位置的过程中,了解各大洲或地区、国家地理位置的学习方法,并通过地理位置对地形、气候、河流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习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等自然地理知识和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生产与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读图说出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3、根据地形、地势特点说出河流的分布与流向。
4、初步掌握使用亚洲地形图和有关资料,学会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5、通过资料,学会分析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经济与发展造成的影响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入 出示有关亚洲景观图、卫星图、建筑图等,提问:你知道这些地方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观察齐答,进入新课学习。 激发学生
学习新知
识的兴趣
与热情。












课 第一课时
一、面积最大的大洲
活动(1):读课本P2页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完成: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活动(2):读课本P2页7.1图,完成:
亚洲的经纬度位置:通过图7.1观察可知:亚洲地跨_____、_____、_____三带,其纬度跨_____°,是世界上跨纬度_______的洲;通过7.1图可以算出亚洲所跨纬度,以及经度为______°;通过观察P2页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还可以判断出亚洲是_________最长的大洲
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东临_________(海洋);南临_________(海洋);北临___________(海洋),西面与_________(大洲)接壤;同时濒临了_________(海洋)
活动(3):读课本P2页7.1图、P3页7.2图,完成:
亚洲在世界七大洲中面积居第_____位,面积为__ __km2;亚洲的西北以 山脉、 河、 山脉、 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 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隔着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 洲隔海相望。
过渡: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亚洲的地理位置,接下来我们开始了解亚洲所呈现给我们的地理景象,首先我们了解亚洲的地形与地势,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上学期学习的地图那一节的内容,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
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活动(4):读课本P4页7.3图,完成:
亚洲的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并在图7.3中用圆圈圈出以下地形区,观察它们的位置并记住。
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蒙古高原、伊朗高原
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
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勘察加半岛
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昆仑山脉
观察以上列出的地形区的位置,说说亚洲的地势有何特点?在7.3图中找到珠穆朗玛峰与死海,观察两地的海拔,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亚洲平均海拔居世界第______位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知识点
活动(5):读课本P4页7.3图,完成: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请同学们读7.3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如:黄河、长江流入 洋,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入 洋,湄公河流入 洋,恒河、印度河流入 洋。
查阅相关资料,说一说亚洲最长河是__________;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_____
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 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 部,向四周 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世界上最深的湖是 、死海是世界 点。
阅读课本P5,内容思考亚洲那些河流水力资源丰富?哪些河流冬季结冰?为什么
活动(6):读课本P6页7.6图,完成:
亚洲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缺失哪种气候?找出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分布范围;结合影响气候的因素,简要分析一下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活动(7):读课本P6页7.6图,合作完成:
亚洲东部地区都分布着______气候,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不同,通过课本以及回顾上学期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气候类型名称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夏季气候特征
冬季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说明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完成上表后,想一想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呢?
活动(8):读课本P6页7.7图、7.8图、7.9图,完成:
三种季风气候降水都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季风的影响,读课本P8页7.13图、7.14图,说一说上海市冬季与夏季分别盛行什么风?此时上海的气候特点是?
通过活动(6)、活动(7)、活动(8),总结出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
第三课时
三、人口众多的大洲
导入:前面我们一直都在围绕着自然环境这个话题去了解亚洲,那么现在我们就从人文环境的角度去了解亚洲,了解亚洲的人口、经济,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所学过的知识,世界上总共有多少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分别是哪些国家?你能随意例举出几个发达国家的名字吗?
活动(9):读课本P9页7.15图,完成:
按地理方位,人们把亚洲分成了哪六个地区?这六个地区主要分布着哪些国家?
活动(10):读课本P9页7.16图,完成:
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的多少?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有那几个,各属于哪一个分区?观察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的位置,说一说亚洲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11):读课本P10页7.17图、7.18图,完成课本活动的第2题,通览课本P10~P11,完成以下空格:
亚洲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_________,亚洲除_______外为发达国家其余全为发展中国家,直到现在________在多数亚洲国家的经济占有主导地位;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人口最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很大,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学生读图分析,并
填空,并
抢答
学生读图,并在图7.3中用圆圈圈出以下地形区,观察它们的位置并记住。
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
学生读图查找填空,回答问题
学生查找填空、分析归纳个别回答
读图查找分析,合作探究
学生回顾上学期内容填表,分析归纳
学生读图阅读课本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
识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能力和自主学
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和学生识图记忆能力
培养学生识图,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养成复习习惯,考察学生记忆能力
考察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习 选择题:
1、从所在的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2、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 B、纬度 C、气候 D、海陆
3、亚欧两洲分界线处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南美洲
6.世界人口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7、亚洲大陆东部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其主要原因是
A、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B、受地形的影响
C、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D、受洋流的影响
8、下列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9、亚洲东部和南部发生的旱涝灾害,与哪一种因素的强弱活动有关
A、夏季风 B、冬季风 C、地形 D、纬度位置 学生抢答 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做题应变能力
作业布置 基础题
拓展题
板 书

计 一、面积最大的大洲 二、发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三、人口众多的大洲
1、地理位置 1、亚洲的地形 1、亚洲分区
半球位置 主要地形区 2、亚洲的人口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特征
纬度位置 2、亚洲的河流
2、范围 主要河流
河流流向及特点
3、亚洲气候特点
教 学